2012-07-21 17:12:23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太多對這部電影上升到民族及追溯戰爭起源的高度的看法了。
就光說說電影本身吧。
倒覺得,這部電影所突出的主題是人。戰爭狀態下的人,不論你是什麼家境(在日本這一點很突出)。
在小學校園的時候,一個大嬸(雖然也不算很大嬸啦)指導了在混亂中的兄妹,讓阿泰去找母親並同時替他照看妹妹,最後還幫他們去領米。醫生給了阿泰他母親的戒指。
兄妹被送到了被稱「家境還算殷實」的阿姨家,但阿姨卻漸漸地認為兄妹倆是累贅,並出言嘲諷謾罵甚至到最後迫使兄妹倆離開了阿姨的家,又宣稱和自己無關。試想一下,如果阿姨能夠照顧可憐的兄妹,不致於使他們之後遭遇那樣的生活,又何嘗會有這個悲劇,估計會變成歌頌親情的偉大吧。然後是那家的男主人,在聽老婆說兄妹是想另外自己煮飯吃,便說「那好啊可以省下我們的很多糧食了」。那家的女兒只出言說了句「是媽媽罵了他們吧」,然後就不再出聲。
但我們可以指責什麼?妹妹確實小孩子,無可厚非地尋求基本的需要,哥哥疼愛妹妹盡力滿足並使妹妹開心,而阿姨家同樣也需要溫飽,需要在戰爭中維持生機,家裡的孩子都得去工作。注意了,這時候阿泰確實每天都是躺著什麼也不幹,只是逗妹妹開心,等父親消息。難道作為一個正常的人就應該偉大地每天任勞任怨刷那些多出來的碗筷?
其中有一幕阿姨家的女兒在和兄妹一起吃飯時略略紅了臉,反應的特別真實,很符合日本女子及家庭的情況,雖然是表弟但畢竟也算是「外人」。
賣雜貨的在收錢後幫他們找了些雜貨。農民老伯同樣如此,往後再請求時便說「我也只能維持生計」。
妹妹弄掉了偷來的馬鈴薯,騎自行車的人停車注視許久,阿泰拾起馬鈴薯衝過去的時候他是知道那些是他們偷來的東西,但是他什麼也沒有說,一臉無奈。
阿泰偷東西被大叔狠揍,送到警察局後警察維護阿泰,因為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多了,他同情那些無家可歸的人,而且不給予他們懲罰。當然這樣做他並沒有損失什麼。
「偷竊在戰爭時期是很重的罪」,但為了生存阿泰不得不去偷東西,而且後來是在空襲的時候去偷。他甚至感謝空襲,感謝那些炸彈!高畑勛這樣處理是有深意的。別忘了在片子的開頭,逃難的時候從阿泰背後的人家中扔出來的大包大包的財務。
後來醫生在給妹妹看病時的慣性與無力。
最後戰爭結束,衣著光鮮的女孩子興高采烈回到她們的別墅。對面是兄妹倆暫住的洞穴。洞口亂七八糟擺放的炊具和懸掛的鞦韆。
阿泰臨死,人們匆匆走過,有人扔下硬幣。阿泰死後,清潔工打掃衛生,面對滿地的流浪者,沒有顯示出太多的哀傷,只是略微地嘆息「又是一個」。另一個清潔工面對舊糖盒說「沒有用的,扔了」。
在戰爭的亂世,有什麼是有用的?
至於這部片子和日本人價值觀中的那種精神,尤其是戰時,所展現出來的東西是有著天壤之別的。這個就不多加討論了。影片製作時間也是值得留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