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搜索--Caught in the Web

搜索/CaughtintheWeb

6.5 / 1,157人    117分鐘

導演: 陳凱歌
演員: 趙又廷 高圓圓 姚晨 王學圻 陳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uiluibi

2012-07-24 05:23:35

面向記者、媒體,凱哥の逆襲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輕度劇透)
      在影視圈裡,向來都是以記者和媒體的視角去關注影視作品、導演和演員,而陳凱歌的新作《搜索》,則來了一次「逆襲」,反過來對記者行業做了一次審視,當然也伴隨著對網路冷暴力的聲討。但是,作為一個商業影片,它是經過了創作的,目的仍然是票房和盈利,那麼《搜索》對於記者行業和媒體現狀的描繪,以及它對於當今社會複雜人性的表現,真實幾何?深度幾何?誠意幾何呢?

    《搜索》中,都市白領葉藍秋(高圓圓 飾),在突然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後,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因而在公車上時沒有給一個老人讓座,甚至出言不遜。這一幕被滿腦子新聞激情的實習記者楊佳琪(王珞丹 飾)拍到,並交給了電視台的「老記者」陳若兮(姚晨 飾),後者如獲至寶。「墨鏡姐」事件經策劃播出後,引起了輿論的公憤,這讓葉藍秋自己和周圍的人陷入一場不可預想的事態中。事件終歸以一場悲劇收場,令所有人瞬間從一種亢奮的心態轉入了反思。

    《搜索》會很容易讓人想起幾年前的另一部電影——《無形殺》。這部2009年由王競執導的影片,直接刻畫了當年網路上興盛一時的「人肉搜索」,以血淋淋的事件,讓人們看到了網路的不可控。而「無形殺」這個片名也毫不隱晦得表達了網路暴力對於公民個人的極大傷害力。

    陳凱歌的《搜索》,更全面地展示了在這個傳統媒體、新媒體相交融的時代下, 與媒體相關的人們的眾生相。電視台記者陳若兮的一句話「適者生存」,道出了媒體行業形成現在這一狀態的根本原因。在人們印象中,傳統媒體(報紙、廣播、電視等)與新媒體(以網路為主)的最大區別在於,傳統媒體更加權威,從業者素質更高、更具有社會責任感,而網路媒體則趨向於「點擊率至上」原則,甚至毫無自我約束力。陳導通過《搜索》讓人們看到了,在激烈競爭之下,一些電視記者這樣的「話語權者」也淪為「媒體民工」,為了吸引眼球挖空心思、疲於奔命,甚至不惜犧牲某些個人利益。

    說到對記者行業還原的真實度,當然,《搜索》畢竟是電影作品,相信陳導也無意把矛頭對準電視媒體行業,這只是他所選擇的一個素才。有影迷評論指出,陳凱歌當年轟動一時的「痛罵記者」事件,正是因為一些記者「出格」的問題激怒了他,因而他對媒體行業現狀也有了思考。其實,導演也生活在老百姓中間,能細心體察社會,或者結合自己的經歷,拍出有意義的作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無可厚非的是,《搜索》的確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了現今一些記者的生存現狀。競爭之下,一些媒體不得不把吸引眼球放在首位,其他的全都靠邊兒站,他們無意要傷害一些團體或個人的利益、生活和隱私,只是無暇考慮後果。另一方面,網路已成為民意表達的重要平台,但是虛擬就是虛擬,人們都隱藏在幕後,一個平時彬彬有禮的人,一到網上或許就成了人們所謂的「網路暴民」,這是一個可以盡情表達觀點的,甚至是盡情發洩的場所,但是當這一切對準一個現實的人、一個普通的人,這種力量將是是毀滅性的。
    有影迷說過這樣的話:「不拍『大片』的中國導演都是好導演!」這或許是調侃地表達了對當代中國導演的失望。2005年陳凱歌的《無極》獲得了不少的「差評」,在豆瓣網、時光網等主流的電影社區網站,都僅得到了4分(滿分10分)的尷尬得分,人們都驚詫不已:這還是拍出來《霸王別姬》的陳導嗎?
    中國的第五、六代導演,在中國的電影界不可謂不成功,已然站立在金字塔頂端。但是想更上一層樓的願望人皆有之,於是中國的「好萊塢」式大片出了不少,拋去了觀眾的欣賞口味,目標就一個:奧斯卡!但是似乎基本上都鎩羽而歸了。或許《搜索》中的大老闆沈流舒,就有著陳凱歌自己的影子:一個已經功成名就的企業家,滿腦子都是想做跨國集團老闆;一個成功的導演,滿腦子都是拍國際大片的抱負······

    而這次,對於陳凱歌的這部《搜索》,不少影迷都表示,陳導這次是帶著誠意來的。雖然故事一開始的「讓座門」,以及絕症、小三、老闆的情節設置,讓人擔心這會不會又是個「俗套」,但是當電影映完,的確是有一些觀眾擦著眼淚鼓掌的。尤其是葉藍秋之死,讓主題進入一個相當的深度,也讓這部影片的誠意盡顯。《搜索》不僅反映了媒體行業中一些記者的生存現狀,也反映了人性的明亮與晦暗,也讓人民在回想這部電影時,思考一下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心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