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神探愛倫坡:黑鴉疑雲--The Raven

乌鸦/神探爱伦坡黑鸦凶杀案(港)/爱伦坡悬案渡鸦疑云(台)

6.4 / 88,276人    110分鐘

導演: 詹姆斯麥克特格
編劇: Ben Livingston
演員: 艾莉絲伊芙 約翰庫薩克 路克伊凡斯 布蘭頓葛利森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心生

2012-07-25 17:36:41

可有可無的伊萬的動機


看完全片,我最想解決的是伊萬做這一切的動機,這多少有些無聊,但是這個動機能否存在,決定了這個片子在我心中是算差,還是算湊合。
於是,以下僅以鄙人的一種理解,拋磚引磚,一起討論:
謙卑的排版工,埃德加的超級粉絲伊萬,所做這一切的動機,也許是出於羨慕他的才能,嫉妒他寫出的那些文字中或被承認或被誤解的成就,想到自己一直只是埃德加旁邊一個默默無聞的排版工,進而先從恨自己的無作為開始,漸漸變成恨埃德加這個人以及他所有的附屬,包括他的小說、詩還有艾米麗。
於是,伊萬經過幾次實現埃德加小說的殺人情節後,通過綁架艾米麗,來間接綁架埃德加的雙手,在暗處不斷挑戰自傲的埃德加,迫使埃德加寫出伊萬自己想要的結局,以達到一種扭曲的戰勝、征服後的成就感。
最後兩人在報社面對面較量時,伊萬問埃德加,你就不關心我扭曲的心路歷程?我覺得,這是編劇在耍小聰明,其實,不是埃德加急於知道艾米麗的下落才不問為何,而是編劇放棄了解釋伊萬動機的打算,多少有些偷懶。
當然他的動機又是可有可無的,他最大的動機是來自編劇,編劇用心良苦想地想把埃德加的小說雜糅進一篇電影中,而伊萬的所為,其實是完成了編劇的動機。所以愈加的動機,何患無窮。
編劇的大方向當然是不錯的,但是,結果看起來多少有些不盡人意,過程中好似留足了懸念,卻在一個又一個重現埃德加小說中殺人情節的橋段中,慢慢弱化了電影本身的魅力。
不知道大家是否如此,我在觀影的過程中,不斷給電影添枝加葉,甚至還斗膽預測庫薩克扮演的埃德加就是最後的變態殺手,還想他是精神分裂等等,是否會有人覺得,按照我這個思路,這個電影也許會一下子庸俗地精彩起來……
但是,這種自作多情的推測,不得不被電影的各種細節否定,我沒法找到埃德加的在場可能性,於是果斷否定自己回到編劇的思路上來。
最後,真正的兇手浮出水面,雷得我外焦里嫩,編劇這尾收得有點兒草率,感覺好似胡亂揪出來一個人就成了那個變態殺手,這也是我說伊萬的動機可有可無的原因,沒有伊萬·雷諾茲也會有伊蓮·雷諾茲……編劇你要真是覺得最後的殺手是誰不是重點,何苦在過程中不斷留那麼多懸念,還誤以為你在玩兒高智商……
所以回到開篇說的伊萬的動機,其實這個動機是該在電影裡交代清楚的,既然沒有,我們就要按種種可能給他找個動機,找不到,就別怪我們咒罵,找到了,就算是自我安慰吧。
======================================
不過話說回來,編劇利用埃德加目前被世傳的資料(大家可以百度、谷歌、維基等等,或者看看豆瓣那些複製過來的材料文章……),包括生平跟他的作品,編出了這樣一個故事,而且最後扣在了與現實中埃德加一樣的結局上(奄奄一息地坐在在巴爾的摩一個公園長椅上,嘴裡不斷重複著「雷諾茲」),也算是及格了。
輕鬆點,按照劇本的邏輯,聊聊幾個埃德加跟伊萬之間的細節:

伊萬在生活中會隱秘地給埃德加帶來自卑與憤怒,比如影片前部份伊萬唯唯諾諾地告訴埃德加他的文章被砍掉了,一方面讓埃德加在自己的粉絲面前直接出醜,惱羞成怒,另一方面伊萬自己獲得快感。

1849年10月7日奄奄一息的埃德加·阿倫·坡,在巴爾的摩一個公園長椅上被發現,之前發生的事情至今依舊是迷。而最後空墳墓的墓碑上寫著艾米麗的死亡日期也是1849年10月7日。墓碑上的日期預示著伊萬想要跟埃德加在10月7日這天做一個了結,並且提示埃德加必須在下面的報紙連載的小說中,把艾米麗寫死,於是伊萬殺死艾米麗的行為就只是在無辜地模仿小說,而這,相當於埃德加親手殺死自己心愛的人。伊萬知道埃德加不會這麼寫,料到埃德加會選擇換命,於是,一旦埃德加在接下來的小說中寫出要用自己的命換艾米麗的命,也就相當於成全了伊萬想要殺死埃德加的目的,這樣埃德加的死,幾乎相當於自殺,影片的邏輯走到這裡,還是有些精彩的……

當還沒暴露的伊萬看到埃德加果真把自己寫死後,假惺惺大力反對埃德加的選擇,看著眼前人乖乖地走進了設計好的圈套,該是怎樣一種扭曲的快感。

PS:鐘擺的死法,到底是當初《電鋸驚魂》致敬埃德加,還是如今《烏鴉》模仿《電鋸驚魂》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