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甘地--Gandhi

甘地传/甘地

8 / 240,236人    191分鐘 | 240分鐘 (rough cut)

導演: 李察艾登保羅
編劇: John Briley
演員: 班金斯利 甘蒂絲柏根 Edward Fox John Gielgud 屈佛霍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劉康康

2012-07-26 22:31:28

原來非暴力的成功還是要靠暴力


《甘地》這電影我記得小時候在電影頻道佳片有約上看過一次,那會兒佳片有約還是走菁英路線,放的都是大師級的片兒,不像現在《斯密斯夫婦》之類的都可以上了,完全不知道取向何在。

記得那時候看《甘地》特別感動,還為此寫了一篇作文,盛情讚揚了甘地偉大的情操以及和平的重要性。最近偶然的機會下又看了一遍,除了悲傷一下我們自己國家的《孔子》怎麼拍得這麼渣,也有了點不一樣的感受。

最明顯的一點是,我這次更加明白到甘地為什麼可以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戰勝英國的殖民統治了,不是因為英國人的道德修養特別高,也不是因為英國人講法治而甘地懂法學,唯一的理由僅僅是,在甘地非暴力的背後,有著隨時可能爆發的暴力威脅,這讓英國人如針芒在背。

雖然《甘地》這電影的英國導演極力想營造出甘地善用法律武器與英國對抗的情形來,但他的藝術良知同樣也讓他毫不避諱展示,英國官員對甘地的尊重,僅僅因為他是唯一一個可以阻止印度民眾暴力反抗的人。每當甘地談起自己浪漫主義和人道主義的世界大同理想時,每一個英國官員都僅僅只是露出輕蔑的微笑;當甘地向一個英國牧師談起耶穌「如果別人打了你的左臉,把右臉也伸過去給人打」,這位牧師尷尬地表示,這只是耶穌的一個比喻而已,不能當真。

甘地總是說,當我們用我們的正直和誠實去面對惡人的暴力,而不是用暴力去面對暴力,最終獲得勝利的將是我們。歷史上,罪惡也許會暫時得逞,但最終勝利的,永遠是愛和正義。但悲哀的事實卻是,英國對甘地的一再網開一面,不是因為他品德多麼高尚,更不是因為甘地所宣傳的愛與正義,而僅僅是因為,英國害怕失去了甘地後,印度民眾的憤怒將再也無人可以控制。

所以,甘地對英國的勝利,不是因為愛與正義面對暴力獲得了勝利,而僅僅是面對潛在暴力的威脅,英國選擇了與非暴力的甘地進行談判,從而將損失減少到最小。印度民眾不想直接與英國的暴力對戰,而英國也不願在二戰之後馬上與印度民眾的暴力開戰,於是雙方默契地同時選擇了甘地的非暴力。

所以影片最悲哀的部份,是英國離開之後,印度國內的暴力再也不需要甘地的非暴力繼續束縛它們。甘地驚奇地發現,他的非暴力理論似乎一夜之間再也沒有市場了,再也沒有人願意聽他談論愛與正義的力量勝過暴力的力量。甘地被自己的民眾所拋棄掉,最終甚至被自己的民眾所殺死。

這個一生都相信愛與正義的力量的人,這個一生都在與人類的暴力慾望作鬥爭的人,他知不知道他前半生的輝煌,其實恰恰因為暴力在他背後助威?他又有沒有預見過,他會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如此徹底地敗給人類的暴力慾望,被自己為之奉獻一生的國民拋棄掉,殺死掉?

多麼希望這只是一個電影故事,然而它卻是一個事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