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官兵衛
2012-07-28 08:31:36
《菊與刀》的電影重現
該片是60年前太平洋戰爭的兩大對立陣營,為了共同紀念太平洋戰爭而拍攝的電影,美國導演伊斯特伍德試圖從美日雙方的視角出發,對共同的戰役進行詮釋與重現,意圖追溯雙方在那個時代所堅持的信念,並引發包括中立國在內的觀眾們對於二戰的反思。對比《父輩的旗幟》與《硫磺島的家書》,個人認為後者似乎更具有震撼力,相比之前的《虎虎虎》、《珍珠港》從美式英雄主義的敘事,它以日方為第一視角,更凸顯的是與西方異質的文明所體現的戰爭觀與價值觀。而相比日方所拍攝的《螢火蟲之墓》、《男人們的大和號》等反戰系列,它沒有糾結於被害者和加害者的轉化,更像是第三方的敘事。因而,筆者認為它與本尼迪克特在戰後迎合美軍佔領日本需要所撰的《菊與刀》,在敘述方式上有些類似,而在影片表現戰爭的一些細節上,也能看到《菊與刀》的影子,筆者認為它是電影版的《菊與刀》。
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將日本人的性情總結為「恬淡又富於激情,寧靜又好戰」,美國在拍攝關於日本題材的電影方面,也基本上沿用了本尼迪克特的思路。其實在《硫磺島家書》之前引起轟動的《最後的武士道》,關於西鄉隆盛的刻畫就是如此。渡邊謙飾演的將官,原本在美國接受過軍事教育,個人生活上也推崇美式的生活方式,然而,當大本營派遣他到硫磺島作戰的那時起,從一下飛機的那一刻,就肩負起了保衛天皇與皇國的責任,因為在戰時日本士官的眼中,皇國日本與家族、個人是統一的,哪怕是作為延緩美軍登陸本土的棄子,也得盡力奉公,為皇國赴死。
《硫磺島家書》影片的一大亮點,還在於它對戰時日本人生死觀的刻畫。無論是渡邊謙所式樣的士官,還是二宮和也、加瀨亮飾演的士兵,他們心中是存有對家庭和故土的眷念,他們是在以赴死的覺悟來爭取生存。同樣,在鐵缽山中集體「玉碎」的將士,當他們引爆手榴彈之時,他們內心深處無不存有對於家庭、故土和現世的眷念,盡力生存的觀念,其實一直存在於日本的民間信仰之中。而當士官向眾人宣佈,為了皇國赴死,眾人高喊」天皇萬歲「的時候,眾人集體性地選擇了」玉碎「,渡邊謙飾演的士官,也在最後的關頭誓死不降。它體現了一種高於自我生命的信仰,但這種信仰並沒有完全將生命隔斷,它通過靈魂、通過靖國神社,將生與死連接起來。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所描述的,宛如怒放的櫻花,短暫燦爛的綻放一瞬,既而隨風飄散,卻無比的美麗。
《硫磺島家書》也試圖從日方的角度,來營造反戰的氛圍。它將憲兵、大日本婦女愛國會、以及母親與妻子為赴戰場的士兵縫製」奉公袋「等細節,穿插於戰爭場面之中,讓普遍的人性在殘酷的戰爭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本片的重要線索——家書,則是通過親切平實的話語,道出了父親對兒女、丈夫對妻子的祝福和期待,它沒有過多的去強調戰爭本身,而是在殘酷的戰爭中,透露著對和平、安寧的一種嚮往與追求。
」捨生成仁、捨身取義「的精神,以及」寧可玉碎、不願瓦全「、」青山埋忠骨「的理念,原本來自中國,只是在之後,這種精神逐漸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磨滅了,而自古信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則將中國人所提倡的奉公與玉碎,在二戰時候發揮到了極端的程度。很多人以為,日本模仿了中國,殊不知它自身的宗教信仰、以及近代道路中,已經確立起了一套與中國完全不同的理念系統,正如本尼迪克特的《菊與刀》以及《硫磺島家書》中所描繪的,戰時日本人的信念,將家族、生命、天皇、祖國、民族融合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大和魂「也就成為了堅定赴死的精神支撐,哪怕失敗,也要壯烈。
該片還有一個缺憾,大概是它過多的參考了《菊與刀》,或許是它只是以戰爭轉折衷的日本為視角,它沒有涉及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一些深層的精神,例如,」近代的超克「、」解放東亞「的精神,這也被一些右翼借題發揮,宣揚戰時武勇,而總體而言,相比老套以民族主義為戰爭主題的影片來說,它更強調了普遍的人性與生命的價值,對細節和音樂的處理,也匠心獨運,不失為中國人了解日本人戰爭觀與價值觀的一部經典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