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刺激--The Sting

骗中骗/老千计状元才(港)/刺激(台)

8.3 / 280,106人    129分鐘

導演: 喬治羅埃希爾
編劇: 大衛華德
演員: 保羅紐曼 勞勃瑞福 羅勃蕭 查爾斯鄧寧 Ray Walsto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ndless

2012-07-28 17:59:50

以實帶虛


    The Sting,中譯《騙中騙》,George Roy Hill導演的這部電影講述了大老千Gondorff、小騙子Hooker率領幫派向一個腳踏黑白兩道的大亨Lonnegan復仇的故事。導演將影片劃分為七個部份:the players 、the set-up、the hook、the tale、the wire、the shut-out、the sting,精彩地演繹了一個連環騙局從設計到實現的各個步驟。這部1973年的電影可謂詐騙犯罪片的始祖,後來此類電影如《十一羅漢》、英劇如《飛天大盜》對其多有致敬之處——或者說得直接一點,此類後來者的很多點子都是因襲此片的。

    第46屆奧斯卡金像獎中,《騙中騙》一共摘取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大獎。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包括了最佳剪輯獎。我看過關於這部電影的評論中很少有談到剪輯的,似乎人們都覺得這部電影的剪輯不值一提?那這部電影的剪輯究竟好不好?我的答案無疑是「好」,接下來就說說它好在什麼地方。

    先舉一個使用交叉剪輯的片段:影片後段the shut-out部份中,長夜慢慢無心睡眠的男主角Hooker敲開了一位女性的房門,女人將Hooker讓進房間,關上房門後,鏡頭疊化,浮現出另一間臥室,我們看到坐在床上的Gondorff抽起了事後煙,然後旁邊蓋著被子的女性直起身......於是這個晚上Hooker幹了什麼我們心照不宣。畫面再次疊化,在一個昏暗的房間裡,鏡頭晃動,我們果然看到了Hooker赤裸的上半身......接著,視點退向窗外,重新取鏡,觀眾發現自己在對街隔窗監視這對男女......窗簾被拉上,一隻手關上了電燈,也宣告了the shut-out部份的結束。

    在舒緩的背景鋼琴聲中,從剪輯到鏡頭移動到場景調度,導演含蓄地營造出了一種曖昧和諧的氛圍——將會在結尾the sting中被徹底顛覆。

    《騙中騙》的剪輯風格其實屬於經典的連貫性剪輯。採用這種風格可以避免觀眾因為剪輯而分散注意力。它要求鏡頭隨著人物關注焦點的變換而變換。這裡的人物可以是電影角色:Hooker去Gondorff的房間找他,一開始Hooker在房間裡四處張望,鏡頭是能夠顯示Hooker動作的中景,忽然他聽見了呼嚕聲,回頭看向床鋪,鏡頭便轉向Hooker視線聚焦之處;又如Gondorff低頭小心看牌時鏡頭會給出他的手部特寫。人物也可以是想像中的觀眾:在一場車站追逐戲中,Hooker在逃命中爬上了站台的頂棚,這時候觀眾會關心在他腳下的警察有何反應,於是鏡頭適時切換到頂棚下,觀眾可以看到這個警察並沒有跟著Hooker爬上頂棚,而是循著腳步聲和Hooker跑向相同的方向。還有一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正反打鏡頭:兩人聊天中鏡頭不斷切換到說話的一方。

    同時值得一提的還有電影中一些鏡頭切換的花樣:圈出、劃變、疊化等。疊化,在前面說交叉剪輯的例子中已經提到了;劃變,常常出現在場景的切換中,暗示空間的變化;至於圈出的例子,可見the tale部份:當Hooker拜訪完Lonnegan出來,路過一輛車時,畫面放大,我們看到車窗里有一隻帶著黑色手套的右手,接著畫面以手套為中心呈一個圓形逐漸縮小......導演藉此暗示著這個人有著不同尋常的身份,或許他就是追殺Hooker的神秘殺手Salino?

    出乎意料的蒙太奇手法可以引發觀眾的疑惑進而產生思考,而融洽流暢的鏡頭切換方式則能促使觀眾將畫面組織成連貫的經過,不自覺地忽視它只是由攝影機紀錄進而人為拼貼的產物這一事實,讓人想像這是地球另一邊真實發生的故事。那些你看上去流暢、自然的剪輯其實也是精心設計的結果,其中所花費的功夫不見得少。如果你什麼門道都沒看出來,大概是因為你被導演精心構築的現實主義幻覺所迷惑了。

    營造真實感的另一個下手角度就是使用長鏡頭。在走廊和曠野一類場景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連續鏡頭:攝影機伴隨角色移動,景框不斷推進,尤其在攝影師使用手持攝影機的時候,鏡頭移動的同時伴隨著顛簸,景框化為視界,呈現在螢幕上就好像一雙眼睛始終在注視一樣,觀者如身臨其境。

    不同於上面所說移動攝影機位置的推位攝影,本片中常見的長鏡頭則是攝影機位置不變而角度改變的搖鏡頭,而且是出現在追逐戲中。我們常見現今的電影用短鏡頭與快節奏來營造追逐打鬥時的氣氛,而《騙中騙》導演卻是先給出街道的大全景,通過適當轉動攝影機角度,在一個鏡頭裡表現大量的人物動作。典型的例子就是Hooker第一次遇見追殺者那段:視點始終固定在Hooker居所的街道對面,首先看到的是Hooker逃出房子,兩名追殺者接著衝出房門,鏡頭轉動跟隨其中一人,這個人衝到馬路上,螢幕外駛來一輛車子(垃圾車?),此人向後躲避,同時,畫面被這輛車佔據,車輛緩緩駛過,從街道另一邊我們看到Hooker正扒在這輛車的側面,鏡頭再轉動跟隨Hooker,於是我們看見Hooker就這樣在兩個視線受限的追殺者眼皮底下跑掉了。整個場景僅僅用了一個鏡頭,卻有出色的喜劇效果。

    長鏡頭同時也是對演員演技的大考驗。電影的幾位主演都是極為優秀的演員,Gondorff(Paul Newman飾,這部電影裡面他太帥了)和Lonnegan(Robert Shaw飾)在火車上玩牌的對手戲尤其精彩。他們的表演功力的高妙難以用語言形容,這裡我只有說他們的表演才是決定一部電影假不假的關鍵。

    導演在藝術細節上儘量讓這部電影顯得真實,也沒有忽視其他方面。脫衣舞女郎、旋轉木馬、電話亭老太太等等貼近生活(當然不是貼近東方生活)的細節更為這部電影增加了真實感——但它們的作用又不止於此,請始終不要忘記這是一部關於騙術的電影。這樣一部電影再讓自己顯得真實也還是和現實主義電影有本質區別;後者的目的是展現更多的現實,前者的目的則是做儘可能逼真的偽裝,先讓你信以為真最後再告訴你你被騙了。各種伏筆與暗示被隱藏在生活細節中,但其中同樣藏有誤導性細節,既誤導角色也要誤導觀眾。本片錯綜交雜的三條敘事線索騙子復仇、殺手追殺、警察追捕中都有一定的誤導性內容,不僅有人物語言的誤導也有鏡頭語言的誤導,一切真相都將在結尾部份sting中大白——未免劇透,這裡我就不多說了。不過我確定就本片的敘事與誤導手法分析展開甚至能夠再寫一篇文章,


    話說回來,僅僅評論《騙中騙》為一部關於騙術的電影是不恰當的。影片中另有一個引人注目的主題:朋友義氣。整個復仇計劃就是因Hooker的義氣而開始,又是因為有一群講義氣的老千而得到解決。甚至影片中設置Erie (一開始扮演搶劫者的小伙子,Hooker和luther的朋友,後面多次出現,不過悲劇的是我第一遍看時好幾次沒認出他來)這個人物就是專門用來表現這種義氣的。再考慮到這部電影拍攝於1973年,我們可以評論它是千術類型電影乃至所有賭博片開山之祖,有著很多創造性的元素(如果誰知道更早的同類電影歡迎告知)。我們還可以分析旋轉木馬、跛腳等元素的象徵意味。聯繫歷史背景分析此片的黑色幽默也是一種選擇......

    總之,無論出於電影本身的精彩還是出於它在電影史上的地位,我都向你推薦這部電影。哪怕你已經看了太多同類影視作品(要特別提及的是hustle第一集),無法再從此片獲取新鮮感,只為領略保羅紐曼的風姿也是值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