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自在

2012-08-03 19:49:01

教育是社會的良心


教育是社會的良心,這只是我想為這部電影寫幾句文字時,在心頭偶然冒出的一句話。按照我的習慣,可能會圍繞這句話,做一番陳述和論證。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無意義的不是麽?這是所有人的知道的常識。但為什麼我還會為一句常識而作重複?因為這句常識太重要了?因為它現在太稀缺了?因為它照出了我們心中疼痛的地方了?
是的。我是這麼認為的。當我頭腦中開始思考教育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的第一線索不是宏觀的教育體制、社會現象、知識體系。我的第一線索是我自己的切身經歷,我的感受,和我的記憶。和我所期待的相比,我受到的教育並不理想,充斥著功利、迷茫、重複、機械、單調、意識形態。這些讓我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思想是困惑的,情感是貧瘠的,知識並沒有很好地轉化為對社會的認知。這是非常糟糕的。書本、教育中存在的純潔世界,和社會現實是格格不入的。這種認知,只有在社會中受到委屈、吃到苦頭的人才能體會。
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各種極端的青少年問題。性、自殺、虐待動物、侮辱、嘲笑等等。這些都是教育應當起到修復作用的責任,但是,教育很難做到。在大部份教師的眼裡,「希望他們在我的課堂上不要死掉,活著上下一節課」,就可以了。這既是教育者不負責任的心態,也是他們對於教育本身的無奈,也是他們面對心力投入和回報得失所作的權衡。影片中亞裔女教師在學生面前崩潰的原因,也就在此,教師面對自甘墮落的學生,無能為力,為維護他們自尊而又強顏待之,這種情感分裂是極難承受的。要嘛奔潰,要嘛徹底無所謂,嗑藥的中老年男教師就是這麼做的。當他徹底不在乎之後,獲得了內心的平靜,拜託了痛苦。這是個好的結果嗎?不是的。因為學生被他辱罵之後,得到的不是正面的提升,只是一道新的傷口。
到底社群糟糕到什麼程度,才會讓人們採用互相傷害的方式來獲取內心的平衡?誰該為此歸咎、承擔責任?為什麼在其他的美國校園電影中很難發現這種黑色和灰色的表現?想一想《美國派》、《歌舞青春》、《回到十七歲》、《死亡詩社》,在想想《風雨哈佛路》、《火箭科學》等等。有個簡單的結論浮現出來,那就是越是富裕、社會地位高的家庭,孩子在教育中受到的某一些傷害,就會少一些;反之,就多一些。
也就是說,富人的孩子的煩惱,或許會集中在誰愛我不愛我,哪裡去get fun 或get laid;窮人孩子的煩惱,則集中在能否付得起學費、如何面對糟糕的家庭、如何在學校獲得尊重、如何克服自卑?後者的問題,要沉重的多,要負擔的多。當他們在同一間教室上課,閱讀同一本教材的時候,我們的教育者其實,很少會想到幾十張稚氣面孔後,背負的不同的沉重命運。
面對生命不可承受之痛苦,有兩種方式來解決。一是長痛不如短痛,自殺;二是相信痛苦會過去,一切會過去,熬。
影片中愛攝影的女孩選擇了自殺。痛苦並不直接導致自殺,它通過喚起人自殺的衝動而實施自殺。當人們有自殺衝動,反覆確認,並對社會徹底作出失望至極的評價,確認死比活著更美好時。作為痛苦來源的呈現在自殺者面前的社會,是令活著的人感到羞愧的。
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乎其他陌生人的。當真正去思考這個問題後,你會發現這是個很糟糕的問題,「真正」、「在乎」很難界定,其表現也很難界定。大部份人都只在乎自己,對需要關懷和幫助的人保持距離。就像面對落水者,大部份人在岸邊觀望,希望裡面的人能得救,卻不敢下水。
影片中的男主角老師,其實,我並不覺得他既是善良的人,也不是善良的人,他所體現的善良,有他個人的痕跡和侷限。在我看來,他是個徹底對社會失去失望的人,活著僅僅是在盡一些應盡的義務。為什麼他要幫助遇到的可憐人,我覺得是同為可憐人的共情效應。
不忍心看到另一個自己,不忍心自己承受的苦難出現在眼前的孩子身上。
這種感情是簡單的、本能的,也是沉重而偉大的。
這種感情,是沒承受同樣之苦的人,所無法理解的。無論此刻的他,是窮人還是富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