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從心出發的日子--The Company Men

合伙人/企业风暴/公司的人

6.8 / 40,746人    104分鐘

導演: 約翰威爾斯
編劇: 約翰威爾斯
演員: 班艾佛列克 瑪莉亞貝蘿 凱文科斯納 湯米李瓊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北望

2012-08-08 05:51:25

如何面對催悲的人生下半場?


上一波A股行情最噴薄之時,正當紅的一位某著名證券公司首席分析師預言,市場將進入牛市下半場。而滿懷期待的大家等來的卻是4000多點的一路狂跌。
有歌兒唱得好,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時起,有時落。可是,股市、人生,都是一樣,當一切風光鼎盛之時,誰能平靜接受股價或者身家的腰斬?
《合夥人》描述的是08年金融海嘯時美國某造船公司被裁失業的高管們的生活變化。人人名車,家家豪宅,但既然是委身於公司,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這部電影就說得就是這催悲的人生下半場的殘酷。
韓寒曾做過一個比喻,正在KTV準備唱歌,結果被人把歌切了。所謂催悲的人生下半場,差不多也就是這種感受。不過更慘的是,不但歌被切了,還直接被人從KTV里趕了出來。
三個主人公中最年輕的本.阿弗萊克還在一邊玩著高爾夫一邊信心百倍得等待升職,兩位老高管在繁忙的工作之餘,或在酒店裡偷情,或在活動中露臉,不但展現了成功人士的得意和滿足,也盡顯主流社會旺盛的勃勃生機。
但失業後,下半場的催悲就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兩位老高管的出路,一個是自殺,一個是自己籌資設法讓停工的廠子恢復起來並安排被廠方辭退的舊部上班。
如果說這兩個人比較極端,本.阿弗萊克演的這個第一主人公反映了多數人的情況——還不起房貸,付不起孩子參加活動的費用,賣掉車子......最大的無奈來自被人拒絕。一個37歲男人賣身無門,這種挫折感、無力感,足以吞噬掉一切。最終,只好寄人籬下在自己看不起的木匠大舅哥那裡干體力活維持生計,渡過難關。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卡尼曼教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心理現象:人們對同樣數量的損失和贏利感受相當不同。簡單地說,就是丟掉10元錢所帶來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撿到10元錢所帶來的愉悅感受強烈得多。比如,在一個人加薪時,他可能不會在乎什麼,但如果要他減薪時間題就來了。
所以,比起底層人士,成功人士在催悲的人生下半場會過得更不如意。因為,人對曾經擁有過而失去的會更在乎。FT中文網專欄作家「誰誰誰」曾經寫過一篇《後成功時代》,就將許多人成功後,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描寫地淋漓盡致。
人的價值是什麼?
是每月打入工資卡的薪水金額?還是有多少人衝你微笑讚美?還是什麼長什麼總的頭銜?
都是,也都不是。
說是,是因為那些東西確實給你帶來了榮耀和高品質的生活;說不是,是因為即使那些東西失去了,並不意味著說你沒有價值。
在大時代的蕭條面前,老無所依的悲哀可以殺死一個人,其實是因為對自身價值失去的恐懼。
聽過一個廣播節目,梁冬和吳伯凡的《冬吳相對論》中有期主題是「尷尬的70後」。說的是70後其實機會很不錯,相對競爭沒那麼激烈,又趕上網路興起,多數有體面的工作和收入,但由於過早的放棄了學習和進取,在後來的競爭中逐漸被淘汰。其實,這才是對自身價值的漠視和損害。
在應對「中年危機」中,芒格的《窮查理寶典》及其作者推薦的西塞羅的《論老年》和富蘭克林自傳,讓我獲益匪淺。如果再來一次大牛市,我們應能比在股市6000時更為清醒,人可以通過讀書獲得知識,可以思考獲得智慧,可以交友磨礪品格,但人的體驗卻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
當然,包括痛苦,包括這催悲的人生下半場。無論如何,人其實都是在應對前所未有的危機。
其實,與成功相比,苦難似乎更是人生的真諦。
最後,這個電影的海報很有意思,兩個人在走鋼絲中對視,底下一群西裝革履的人在張望。那是他們的更高層嗎?那是更成功的人士嗎?如果是的話,他們其實更加催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