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Rosencrantz & Guildenstern Are Dead

君臣人子小命呜呼/罗森·格兰兹与吉尔·登斯顿之死/罗森克兰茨和吉尔登斯特恩已死

7.3 / 23,844人    117分鐘

導演: 湯姆‧史都帕
編劇: 湯姆‧史都帕
演員: 蓋瑞歐德曼 提姆羅斯 李察德瑞佛斯 Joanna Roth 依安葛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鯨魚君

2012-08-15 06:24:07

第95名:英國影片《君臣人子小命嗚呼》——影史100部反類型片全盤點


配角的美好時代

 

《君臣人子小命嗚呼》 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年代:1990年 / 類型:反類型 / 導演:湯姆·斯托帕德 / 主演:加里·奧德曼、蒂姆·羅斯

一句話評價:莎翁戲劇新章法:哈姆雷特王子淪為配角,小信差成為歷史代言人。

 

       羅森撿到一枚金幣,下馬,將它向上拋了二三十次,重複了二三十次「人頭」——在電影一開始,就這麼毫無來由的給你看這如同機關槍一般重複的動作和聲音,讓觀眾幾近崩潰。這段戲奠定了整部電影的基調:荒誕不經,和這拗口搞笑的片名一樣,影片中正兒八經的悲劇氛圍是用放大鏡都找不著的。

 

配角也有春天

       這部電影名字很無厘頭,但它的原名更加讓人崩潰:《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已死》。可能原作者湯姆·斯托帕德名字越長越能把人繞暈,要不然他也不會躋身世界荒誕派戲劇家的行列。欣賞荒誕派戲劇,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無法理解的事情,但其實《大話西遊》《發條橙子》中的荒誕早就被大家所接受,所以《君》中所謂的荒誕不經就只能算小巫見大巫,至少它的故事大家還是知道的。

       電影的主角是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這兩個小人物在《哈姆雷特》的結尾被處死了。在原著中,他們倆僅在戲劇臨近結尾的部份才出現,而且台詞屈指可數,幾乎是兩個被忽略的配角。但《君》卻從這兩個配角的角度出發,重新對《哈姆雷特》進行結構。作者賦予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很多獨特的個性,比如羅森喜歡研究一些有的沒的事物,看似帶著一副科學家似的嚴謹態度,可他研究的大多數對象,都是毫無用處的、小兒科的東東。電影一開始它就用硬幣研究起機率來,並且得出結論:百分之百都是人頭向上。而在花園裡,他又發現幾個吊起的罐子挨在一起,只要讓最邊上那隻罐子敲擊其他罐子,就會把另一頭的罐子抬起。可是當他想要躍躍欲試表現一番的時候,罐子卻不爭氣的碎掉了。就算是洗澡,羅森也能發現浴盆裡的水位線會隨著自己站起蹲下而改變,為此他還童心未泯的玩起了水裡的小船。可以說,羅森這些神經表現成為全片最大的笑點。與之相對,吉爾則更多表現出一種沉穩,試圖用理性,概念,意象等等來解釋整個世界,這也剛好符合一個瘋子旁邊要有個正常人的搭配邏輯。但吉爾也並非能忍受得了羅森的傻×表現,在網球場地上,他就被羅森自嗨式的遊戲精神搞得不正常了。因此,這對歡喜冤家能靠侃大山侃完整部兩個小時的電影,這功力可不簡單。

  也有研究者稱,羅森克蘭茨和吉爾登斯特恩實際上是同一個人。羅森喜歡研究科學,而吉爾喜歡談論哲學,在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科學家和哲學家的思考方式就存在差異。以荒誕派的角度,科學都是沒有意義的,科學家研究的東西都沒有價值,所以才呈現出羅森像個孩子一樣幼稚。而哲學其實也是荒誕派影射的對象,所以吉爾總是一副痛苦的、冥思苦想的樣子。他的內心OS其實就成了賈玲白凱南相聲裡的經典段子。「真的嗎?真的是這樣嗎?這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呢?」這二者剛好可以捏成一個人物形象的兩面,縱然片中的其他人比如哈姆雷特的表現也挺雷人的,但羅森和吉爾荒誕不經的做派,足以秒殺其他所有的配角——儘管他們也是配角來著。

電影皆是舞台

  整部電影帶有濃重的戲劇腔調。不論是演員的表演還是道具背景,都像是在舞台上呈現出來的一樣。這種模糊了真實和戲劇的表現風格,是斯帕托德一直想要的境界。在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就將戲劇和現實做了完美的連結,比如哈姆雷特指導劇團的演員,將叔叔謀殺父親並奪取母后的所有陰謀當著叔叔的面表演了出來,令其罪行昭然於天下。在這裡,戲中戲是映射戲劇里現實的工具,而《好姆雷特》本身又是一樁與現實聯繫在一起的戲劇。所以身在戲劇之中的人,究竟是在演戲還是在真實的世界裡呢?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充分體現了這種雜糅。哈姆雷特指導著一群戴面具的演員,表演叔叔、父親和母后那段糾葛的生死恩怨,但接下來的鏡頭中,坐在台下看戲的成了戴面具的演員,而台上表演的是兩隻手偶,其中有一隻代表叔叔,他向代表父親的手偶的耳朵里投放毒藥。這一幕被台下戴面具演員看在眼裡。但隨著叔叔的一聲怒吼,情節似乎又一下子拉回了現實,原來坐在台下看錶演的是哈姆雷特的叔叔。於是表演者從演員到手偶,再到演員,觀看者從演員又到當事人,這種跳躍性的剪輯完全將現實和戲劇拉攏到一個彼此不分的境界。或許這正是電影的魅力,能把演戲和看戲完美的統一。

 

反類型指數:

★★★★

 

適宜人群:

所有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