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派翠克,一歲半?--Patrik Age 1.5

养子十五岁/派翠克,一岁半?/一岁半的帕特里克

6.9 / 8,393人    103分鐘 | Canada:10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艾拉列姆哈根
編劇: 麥可莊克 艾拉列姆哈根
演員: 古斯塔夫史柯斯嘉 托克派特森 托馬斯柳恩格曼 Annika Hall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uika1986

2012-08-15 08:28:36

那些細節中的小溫馨


其實當我們將瑞典電影《養子十五歲》貼上同志電影標籤的同時就代表了我們內心對同性戀的一種有意無意的區別對待。

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是歧視。但是其實是需要主觀惡意,這這種下意識的區別對待其實並不算是一種歧視。

但是正是這種「非我族類」的態度造就了歧視的土壤。

 

事實上,《養子十五歲》的題材並不新鮮,養子女與養父母之間的價值觀矛盾。

可以說請青春期遇上更年期,也可以說是家庭題材的一種延伸。不過如果養父母剛好是同性戀的話,整部電影就有趣了許多。

一個男孩子,被一對同志伴侶收養,基本上男生的第一反應是「這裡面有沒有什麽骯髒的內幕?」

很多恐同者的一個論點就是他們擔心「自己會被同性戀者強姦」……

雖然同性戀和異性戀一樣不完美,但是社會對同性戀卻更加苛責。這其實就是一種「非我族類」的新聞。

每年社會版上中老年男性對女童的性侵案數量和頻率要遠遠多於同性之間的戀童。

可是大家還是很容易為同性戀貼上戀童癖的標籤。

這其中就包括Goran和Sven的養子Patrik。

 

Patrik母親過世,父親吸毒……基本上你可以猜到這個孩子接下來的遭遇。

一定是被收養家庭放棄,然後有各種犯罪記錄等等。

當然,他還是一個並不怎麼喜歡同性戀的男孩子。

結果他被期待收養孩子期待許久的Goran和Sven收養了,僅僅是因為福利局將Patrik的年紀弄錯了。

Goran與Sven以為Patrik只有1.5歲,結果他已經15歲了。

 

作為Patrik來說,再度被收養,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結果收養者還是一對同志伴侶。

這個15歲的男孩子自然是驚恐萬分,頭一晚即便是穿著全套的衣服也不敢入睡,唯恐被Goran或Sven給怎麼了。

當然Goran和Sven也不滿意收養一個如此大的且劣跡斑斑的男孩子。

可是在相處當中,Goran卻發現自己對這個孩子產生了父愛。而Patrik也對Goran有了父子之間的依戀。

可是這一切讓Sven很不滿,畢竟兩人世界裡忽然多了一個對同性戀有些厭惡的孩子,這日子怎麼過?

於是,兩人分開了。

 

當然故事的結局還是Goran和Sven和好,Patrik坦然接受了自己有一對同志爸爸的事實。

最有趣的是,Sven前妻的女兒也原諒了Sven,於是一家四口加隻狗,這簡直是個太完美的故事了。

 

《養子十五歲》一如所有的歐洲電影一般,對細節有諸多象徵和刻畫。

是的,Sven看上去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男人,他有點配不上老好人Goran。

可是你看到Sven最後為了Goran戒了酒,還換上重來不穿的運動服與Sven一起參加晨練……

你可以知道,在Sven心中,Goran是個多麼重要的位置。

還有Patrik,從起初不敢脫衣服睡覺到最後見到自己兩個老爸在那親熱也見怪不該,還如同一般男孩子那般只穿著內褲入睡的時候……

這代表他已經在內心接受了Sven和Groan,不再認為這兩個人會是性侵自己的怪蜀黍了。

當然還有Goran的女兒從非主流變成了一個正在改進的女生,這或許是Goran在與Patrik的相處中領悟了如何當一個父親吧?

 

好吧,既然是同志電影,當然也不忘嘲諷下異性戀。

比如片中總愛嘲笑同性戀的那兩對模範夫妻,私底下卻在那背著彼此的愛人出軌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