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南
2012-08-17 06:48:55
但看這生旦淨末醜如何輪番上台演完這人生戲
末代皇帝
有人說它是關於中國的最好的電影。
更多人糾結於:這是外國人眼中不客觀的中國(尼瑪,你中國人看中國有客觀過嗎?單就電影而言。)
我的評價兩個字:平靜。
在波瀾壯闊更迭交替的歷史進程中,這人物無奈的安靜。就像導演說的「皇帝只是一個寂寞的孩子」。這只不過是亂世裡的一個寂寞孩子的故事。
好電影,不過看完後卻是惆悵的,就如同清茶入口中,還有待回味樣。當時真是覺得差了點什麼,這樣淡然,一生結束了。後來再翻史料,更是覺得這電影表現的遠不如其人物本身那麼精彩。可現在,在我寫下這些東西的時候,卻是邊回憶邊整理思緒邊回味,越發覺出它的好來。
印像極深的幾個場景:
文秀留書出走,大雨,僕人送傘與她,她回頭望著那樓房,如同望進自己的過往裡,激動的把傘扔掉,說道:I do not need it! I do not need it! 這一幕音樂也是極好的,音節短促而跳躍。她踩著音符跳進雨幕中,奔向了她自己嚮往的自由。
兩次布的運用:一次是小溥儀登基的時候,門外籠著黃的一片,他快步奔出門去,跳進那一片明黃色中,此生再也出不來了。一次是溥儀13歲時(要贊下13歲的這個孩子氣質超好),在房間裡,揚起白布,人在一邊,溥儀在另外一邊,隔著布,溥儀翻轉享受著人手撫摸,透著白布手影舞動,那人陷在裡面,閉著眼睛,不願醒來,那樣孤獨,那音樂又響起,哀婉若泣,傾訴一個孤獨的故事。
還有幾次關門的場景:一次是溥儀聽聞母親過世後,想回家去,他快步走進門牆裡,外面是忙碌一片的繁華,光打在人臉上,溥儀急步走著,似乎馬上就能穿越那道門,走進那外面的世界裡。可是沒有,他出不去。望著逐漸合上的大門大喊到:open the door,open the door。還有一次,在滿洲里時婉容被送走,他再次被關在紅門裡,喃喃道:open the door。他這一生,從沒有打開過這門。
最後一個場景,溥儀在故宮門口,花1毛錢買了張票,回去看了看。外面高音喇叭響鬧喧天,裡面空空寂寥,烏鴉聲聲啼叫,夕陽下,他佝僂著腰,跨過「禁止入內,違者罰款」8個字,如同輪迴一樣,怎能不讓人欷歔。
整部電影演員全部是講英語,一開始很不喜歡英語吟唱式的句式語調。慈禧太后說話的時候,真有種進入西式魔幻片的感覺,很不習慣。再者這些年清宮戲太多,見多了宮廷戲裡的腔調,有些東西英文聽起來覺得相當彆扭。不過等到影片行進大約1/4英國師傅進宮的時候,慢慢的倒是聽得習慣了。後來的英文念白,更是讓人能跳脫出所謂歷史,把影片當成一個獨立的電影來看待。
1988年,獲得九項奧斯卡大獎。精彩。
1988年,放到現在也毫不褪色。經典。
但看這生旦淨末醜如何輪番上台演完這人生戲。
話外:
不得不說,演員真的是厲害,尊龍本身也是妖孽樣的人物,看著他的時候,就想到他在《蝴蝶君》裡的扮相,之前只看過一點點。看完《末代》後馬上又把《蝴蝶君》拉出來看了遍。不過尊龍的臉龐線條過硬,攝影鏡頭取身體全景的時候,總覺得臉和身體神態不太協調,但鏡頭如果只放在他臉上的時候,真是楚楚盈盈纖纖柔柔的女子一枚啊。想當年,尊龍可是程蝶衣的一號人選,結果後來種種原因,蝶衣給了哥哥。最後也不知是哥哥成就了程蝶衣還是程蝶衣成就了哥哥。兩人相比,個人認為,尊龍稍遜了一點,風華絕代的哥哥。
註:《蝴蝶君》本身就電影來看,真是個漏洞百出的故事,可是可是它竟然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只能說這彪悍的人生從來就不是你能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