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詭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

林中小屋/尸营旅舍(港)/诡屋(台)

7 / 451,143人    95分鐘

導演: 德魯戈達德
編劇: 喬斯溫登
演員: 理察詹金斯 布萊德利惠特福 克里斯漢斯沃 布萊恩懷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德烈大叔

2012-08-19 20:45:12

《林中小屋》:針對恐怖片迷的幾個黑色要點


     《林中小屋》對於廣大恐怖片愛好者來說可以稱的上是饕餮大作,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裡,這部片子至少向幾十部經典恐怖片致予了敬意,除此在外還大大的調侃了一番傳統恐怖片元素,讓人哭笑不得,但是心中又暗自大爽,拍案叫絕,這絕對是一種恐怖片愛好者才會懂的快樂,而《林中小屋》本身也賺足了恐怖片迷們的口碑,為恐怖片大戶獅門賺足了面子,同時讓眾多恐怖片迷們欣喜了一大把。

      下面我從幾個點來淺淺說說這部電影:

                                          『一』 人物格式

    《林中小屋》開始的實驗室段落讓人看著摸不著頭腦,而當電影標題已經典的老恐怖片電影標題出現方式閃電般出現的時候,電影才逐步進入正題,《林中小屋》角色模式和故事路線走是傳統恐怖片經典的年輕人郊遊遇險五人局,這種恐怖片模式真是一種萬能的套路,不知道在五人模式鼻祖《鬼玩人》之後的多少恐怖電影中出現過,人數可以變,但是那五種典型的恐怖片遇險人物性格基本上在玩這種套路的恐怖片中都能找到對應,也就是片中末尾祭祀台上所列的五種:婊子(性格開放,胸大無腦),運動員(頭腦簡單,肌肉發達),學者(知識淵博,比其他人聰明冷靜點),愚者(一般都是抽大麻打電玩的宅男),最後是處女(較為賢淑、比較健康聰慧的女士),這五種人物性格是恐怖片人物性格中的萬能格式,不論是鬼片、殭屍片還是怪物片都能經常看到這種模式,即使是打破傳統殭屍片套路以創新取勝的《殭屍西恩》,我們都能找到這種萬能的人物格式。那為什麼這種用了幾十年的恐怖片人物格式至今熱門?其實原因是因為這五種性格本身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對沖性,能形成較為合理適於把握的戲劇衝突,而這種格式的人數規模也比較適合成本較低的恐怖片拿捏。我想這才是這種格式歷經時間洗禮仍舊喜聞樂見的根本原因之一。

     至於為什麼都是青壯年,其實很簡單,這就是圖一看點,滿足觀眾的心理潛需求,用小孩太不仁道,用老人看點又不多,而這種帥哥美女一一被虐殺模式才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這算是恐怖片本身所需要面對的一種觀影訴求吧。

                                         『二』 環境元素

    《林中小屋》這四個字當中就已經包含兩個恐怖片要素了,一個是小屋,一個是森林,其實這非常明顯是導演在向山姆雷米的《鬼玩人》致敬,片子的佈景都和《鬼玩人》如出一轍,而恐怖片的森林元素可謂多見不怪了,《致命彎道》、《伊甸湖》、《血腥森林》《邪惡森林》《鐵血戰士》、《狂蟒之災》等等等等一干恐怖片都是以森林作為主戰場,森林其實代表的是一種未知的探求,是一種的神秘主義的所在,在城市,或許能人定勝天,但是在森林裡,一個人的力量其實是被無限縮小的,這種增強渺小感和未知感的環境其實用大海和太空中也是可以替換的;另外是密室,密室總是可以讓故事氛圍更加凝聚,在一群人縮在一個小地方總是能產生不少故事,密室也是代表了一種未知和神秘,外面的人進得來,而角色往往難以出去,這迫使人去直面恐懼,無處可躲。我相信即使看了百遍千遍,以後仍舊會層出不窮的出現以森林與密室為敘事元素的恐怖片。

                                        『三』 旁觀者視角

      旁觀者視角是指以電影角色形式存在的旁觀或者是操縱恐怖行為的一個視角,像《人皮客棧3》、《心慌方》等等,旁觀者一般都是以很冷的形式存在的,他們在操控死亡,消費別人的恐懼和痛苦,這能給電影帶來濃厚的變態、殘酷氛圍,《林中小屋》中的旁觀者視角操控著死亡,操控著故事發展,而到了最後旁觀者自身捲入恐怖事件,帶來了全片的特大高潮,這也是全片最令人拍案叫絕的段落,其實這段的調侃味很重,算是一種打破傳統恐怖片邏輯的逆向的恐怖片思維,讓習慣傳統恐怖片模式的人大跌眼鏡,《林中小屋》在恐怖與戲謔之間拿捏的還是非常成功的,其實這最後一個段落,喜劇與恐怖之間只有一念之差了。說到底,這最大的旁觀視角,其實就是觀眾自己了。

                                         『四』 怪物嘉年華

       《林中小屋》中最初出現的那些殭屍其實並沒有那麼嚇人,在殭屍以軍團規模出現的當今螢幕,幾個單打獨鬥的殭屍實在讓人害怕不起來,當然,在《林中小屋》中這出現幾個殭屍、幾個殺人狂算是打醬油的,末尾段落的恐怖軍團才是最後的王牌,就是在末尾恐怖角色以軍團規模出現的時候,《林中小屋》毫無顧忌的向數量龐大的經典恐怖片展開了致敬,我看到了《活死人之夜》的殭屍、《致命彎道》中的食人魔、《迷霧》中的惡魔蟲子、《寂靜嶺》中的小女孩、《午夜凶鈴》中的女鬼、《猛鬼屋》中的殺人狂、《小丑回魂》中的小丑、《養鬼吃人》中的魔鬼,還有狼人、巨蟒、魚人、幽靈、異形、巨怪、哥布林等等等等,簡直是一場盛大的恐怖片中怪力亂神的血腥狂歡節,各種經過改造又似曾相識的恐怖片新老朋友一一亮相,應接不暇,對於恐怖片愛好者來說,這無異於是一次大狂歡,這種對傳統恐怖片瘋狂的顛覆讓人大開眼界,這也是這部電影作為恐怖片最為成功的地方,你看到了它的開頭,你卻基本上猜不到它的結尾,而它對傳統恐怖片敘事的調侃,也是此片的一個個性化標籤,裡面既有繼承,也有致敬,更多的是調侃和反叛,令人耳目一新。

                                 『五』 最後的那個永遠是女人

     片中西格妮韋弗的出現讓人驚喜萬分,又讓人哭笑不得,她的出現調侃味太重了,導演的心機大大的壞!作為異形系列長期的倖存者,這位異形皇后可以算是一個時代恐怖片的標竿性人物,另外西格妮韋弗可能算是恐怖電影史最早最經典的一位女性倖存者吧(未考證),雷德利斯科特的《異形》留西格妮韋弗這位勇敢的女性作為最後的倖存者是有意味的,因為女性可以生育,代表了一種希望,在《異形》在故事整體的冷色調下,導演特意給太空留下了一個希望,這本是一種藝術化的寓意。但之後續集為了商業的需要,西格妮韋弗一次又一次的在異形大戰之後倖存,成為恐怖片最後只留女性的「先驅」。而之後幾十年中這個設定居然神奇的成了美國恐怖片的一種預設的潛規則,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恐怖片,要嘛沒有倖存者,要有倖存者基本上都是女性,這些女性在恐怖事件不停發生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成長,到了末尾徹底的「受洗」(難道是像徵一種女性的覺醒意識?),總而言之,《林中小屋》「無情」的對這幾十年來延續的恐怖片「潛規則」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的調侃,讓各路恐怖片迷不得不會心一笑。

                                 『六』 笑點與恐怖

      恐怖片似乎和喜劇片是親家,一部優秀的恐怖片除了需要足夠的惡趣味,也需要一定的笑點,我就不吐槽《林中小屋》里各種嘲諷和調侃帶給死忠的歡笑了,片子中不少段子就能讓人捧腹了,包括能神奇伸縮又可以當武器的大菸鬥,旁觀操控者與魚人的「邂逅」,還有各種逗趣的對白等等;要說此片不好,倒是有一點:它不夠恐怖,雖說它在恐怖與調侃之間處理的足夠圓滑,但當恐怖片裡本令人生畏的怪物變成黑色幽默的產物的時候,它就沒那麼嚇人了,但是現在大部份恐怖片也賣的不是故事和情節的驚悚,大部份賣的只是血漿和暴力,《林中小屋》的定位也和這類恐怖片不一樣,不論怎麼樣,《林中小屋》足夠血腥,足夠黑色,足夠瘋狂,足夠顛覆,這一些足夠,就已經能滿足不少恐怖片迷了。

                                          『七』 玩味

   《林中小屋》應該算是今年恐怖片的翹楚了,覆蓋著各種恐怖元素的黑色幽默讓人眼前一亮,難以忘記,可以算是對恐怖電影產業的一次小小的總結,各種顛覆和各種逆向思維突破了恐怖片創作的一些框架,在恐怖片審美疲勞的當下,《林中小屋》給恐怖電影打了一劑強心劑,雖說如此,恐怖片的發展也不能長期靠這偶然出現的一支兩支強心劑啊,開拓新的題材,創作更好的劇本才是長久之路。當然《林中小屋》作為一部讓人絕對猜不到結尾的恐怖片,它不僅很好的在故事方面贏得了觀眾,也在各類元素和段子的運用上討好了數量龐大的恐怖片迷,讓恐怖片文化發揚光大,《林中小屋》給日益對恐怖片審美疲勞的恐怖片影迷送上了一份最好的禮物。

    作為一個恐怖片影迷,難以抑制對《林中小屋》的好感和喜愛,最後祝恐怖片精神在血漿與尖叫中得到永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