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月昇冒險王國 Moonrise Kingdom

月升王国/小学鸡私奔记(港)/月亮王国

0 / 0人    94分鐘

導演: 魏斯安德森
編劇: 魏斯安德森
演員: 布魯斯威利 艾德華諾頓 比爾墨瑞 法蘭西絲麥多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Elegie輓歌

2012-08-19 23:14:06

《月亮升起之王國》:獻給初戀,孤僻的孩子,以及童年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老師和教科書都如此教導道:一部電影,可以被劃分為兩個方面——其「內容」和其「形式」。內容即是故事本身;形式則是故事是怎樣被敘述出來的,包括電影除了故事以外的所有:攝影,音樂,佈景,服裝,道具,剪輯,音效,敘事手法。由此,一部電影的最高境界便是所謂的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也就是內容又最恰當的形式來表現,而形式又完美的呼應著內容。總之,如果換到我們中華傳統中來說,大概就是剛柔並濟,陰陽互補,天地人達到天衣無縫之平衡的這麼一種境界。
 
  從這個方面來說,《月亮升起之王國》是完美的。
 
  《月》的故事從頭到腳都透著一股荒唐和瘋狂。故事設定在一個童話般的,虛構的小島上,兩個十二歲的孩子瘋狂的愛上了彼此,於是決定離家出走,開始他們自己的奧德賽。然而這旅途中除了絕美的風景和童稚的初戀外,還有暴力,鮮血,死亡,帶有性意味的場景和對話,婚禮,暴風雨,閃電,爆炸,追逐,和逃亡。雖然這些成份在影片中都被韋斯·安德森的風格所沖淡了,但是幾個場景其實表現得還是相當直接。對於這部看似童稚的影片來說,美國PG-13的分級絕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既然韋斯·安德森之前的所有作品中除了《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外都被分到了R級,那麼即使過於敏感的MPAA把《月亮升起之王國》分成R級我都不會驚訝。
 
  這是一個異常誇張的故事嗎?是的。然而這是一個不切現實的故事嗎?完全不是。
 
  首先,故事的兩位主人公是兩個極為孤僻和不受歡迎的孩子。因此,他們的所作所為——尤其是他們對彼此瘋狂的愛戀和依賴——無論看上去是多麼的荒唐,都是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釋的。
 
  其次,童年有著兩副面孔,一副是正在經歷著童年的孩子們所看到,另一副則是注視著孩子的大人們所看到的。對於孩子們來說,童年中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其原因的,這其中的一部份更是神聖的;然而對於大人們來說,孩子們的所作所為全部都透著幼稚,都是荒唐和愚蠢的。
 
  瘋狂的和理智的,荒唐的與神聖的,《月亮升起之王國》從頭至尾都同時概括出了童年的這兩面。對於童年的描繪,再沒有比這更精確。
 
  內容既然已經充滿了荒唐與瘋狂,那麼形式所要做的,就是將莊嚴與神聖加進去。
 
  對於韋斯·安德森濃烈的個人風格,喜歡者喜歡的不行,批評者也批評其為過於自我。然而對於《月》來說,兩派都不得不承認,他的風格在這部影片中再恰當不過。
 
  安德森招牌式的變焦放大和縮小,慢動作,和完全對稱的構圖,這些技巧本來的作用,都在於強調。然而用在這個故事上,尤其是像安德森這樣頻繁和刻意的使用,便強調的過了度,因而變得刻意的神聖,因而也就變得滑稽了。——不過這神聖的滑稽不正是童年嗎?
 
  韋斯·安德森的另一個招牌是他古怪的,簡單至極的運鏡:他電影中所有的鏡頭一共就只有三個運動方向:靜止,縱深上的縮放或是跟隨,還有水平方向上的橫向拉動。最重要的是,所有鏡頭都是如此嚴格的遵守著這三條規則,因而便由過度嚴肅產生了滑稽感。
 
  其實這些都是韋斯·安德森的一貫風格了,從早期成名的《青春年少》到他最近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都是如此。然而在《月亮升起之王國》中,他的風格與故事本身要契合的更好,同時他的使用要更加的大膽。比如說他之前評價最高的《青春年少》(Rushmore),其中雖然也有許多這樣的構圖和攝影,但還是有許多的場景採用的是更加傳統的手法。而反觀《月》,構圖一路對稱到底,而攝影則是超大量的運用橫拉——這從影片美妙的序章就可見一斑。
 
  他還加入了新東西:剪影。本來,剪影鏡頭並不是什麼新鮮東西。然而,韋斯·安德森在《月》裡面的剪影做的相當絕對,不僅是人物,就連整張畫面構圖都完全是黑色的剪影。這種迪斯尼動畫似的手法他即使在《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中也沒有用到。不用說,這種手法自然是賦予了故事極強的童話感。
 
   影片的場景設計是古怪的,幾乎完全不真實的。全部故事發生在兩個小島上,而小島上的設施全都簡單和誇張到了極點。對此,最為恰當的形容大概是這樣:影片的佈景幾乎像是直接從小學生的畫作中取出來的。自然,這也是童話的一部份。然而為什麼故事設定在60年代一個虛構的小島,而不是在一個更具代表性的城市區域呢?除了韋斯·安德森的個人口味外,這其中也許還有更重要的原因:當我們回想起童年時,難道不感覺到恍若隔世嗎?不僅僅是時間上的距離,還有空間上的。童年,似乎總是發生一個封閉的區域的。
 
  說到形式決不能不提配樂。尤其是在《月》中,形式上最能表達出童年的感覺的,莫過於音樂。Alexandre Desplat所配的原聲音樂,底子是輕快活潑,其主體卻是宗教音樂一般的神聖。這從其曲目的名稱也能看出來。Desplat所配的五首曲子一共分為7個部份,卻都是同一樂曲的分支;而那總曲叫做The Heroic Weather-Conditions of the Universe——宇宙中的英勇的氣候狀況。
 
  不過,Desplat只配了影片一半的音樂,剩下的一半則是引用自別處的。然而即使是這些引用的配樂,都完全與故事相映成彰。比如是影片開篇的音樂是Benjamin Britten所作的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Orchestra(「年輕人的管絃樂指南」),其內容便是解析一部管絃樂是怎樣構成的。而影片結尾的倒數第二篇音樂則是開篇音樂的第二部份,一頭一尾便教授了管絃樂的構成。這看似隨機的選擇實際上了從另一個角度概括了故事本身——這不正是所謂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嘛。
 
  除此之外《月》還有諸多細節可以仔細鑽研,在此就不加破壞了。重點在於,《月亮升起之王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鏡頭,每一個音符都是如此的精妙,完全的和內容結成了一體。然而,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在這基礎之上,《月》還保持著絕美的形式:絕對對稱的構圖,婚禮的慢鏡,吊橋,海峽和塔樓的剪影,「月亮升起之王國」,「杜鵑鳥」合唱,Desplat古靈精怪的配樂,整部影片美得令人心醉。
 
  曾經有人批評韋斯·安德森的影片為「迷人然而淺薄」。不管他過去的作品如何,《月亮升起之王國》絕不是這樣;這是一部看似淺顯實則深刻的電影。或者說,它在兩個方向上延伸著,並不互相阻礙。對於不希望過度解讀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古靈精怪然而精美絕倫的,可愛而又迷人的影片;對於希望繼續挖掘的人來說,這是一部完美的童年頌歌。
 
  初戀和問題兒童不過是一部份而已。影片詠頌的,是所有我們曾在童年所犯下的愚蠢的,神聖的,可愛的事情。一個完全童話化的小島,一個完全誇張了的故事,一群如此不真實的人物,一幅幅如此絢麗的畫面,一曲曲如此動人的音樂,《月亮升起之王國》是如此的虛幻。
 
  然而它又是這麼的真實。它是童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