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詭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

林中小屋/尸营旅舍(港)/诡屋(台)

7 / 450,315人    95分鐘

導演: 德魯戈達德
編劇: 喬斯溫登
演員: 理察詹金斯 布萊德利惠特福 克里斯漢斯沃 布萊恩懷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麥田裡的終結者

2012-08-20 04:01:12

【原創】《林中小屋》隱喻深度解析,不可多得的神劇本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評論裡許多人宣稱我這篇文章是過份解讀,相信我,我知道什麼叫過份解讀。自己還曾就影片接受美學和二次文本的問題發表過論文。我也會對那些過份解讀恐怖遊輪穆赫蘭道之流嗤之以鼻,但本片的隱喻,說是隱喻,其實根本連「隱」都算不上,我甚至懷疑這些道理是否真的需要有人來分析給大家聽———直到我看到很多人都說讀過文章後受益匪淺,也許你們真的被糟爛的字幕傷的很深。我可以有把握地說,這篇文章所分析的內容並沒有任何一點是導演和編劇最初不想表現的,這部影片雖然除了諷刺恐怖片產業以外沒有過多的深意,但也絕對不是看完圖一樂的爛片。】


今天看了720P的林中小屋,因為之前覺得字幕翻譯的實在太扯淡(「drawer」翻譯成「貞操帶」之類),於是這次是720P片源直接帶著英文字幕看的,自覺應該少了不少爛翻譯的誤導。看完後覺得這真的是美國恐怖片的一次徹頭徹尾睿智的自嘲。看完讓人——所有觀眾,甚至部份美恐導演——都不由得對著編劇說一句牛逼。


首先要確定的是,本片與其說是恐怖片或懸疑片,不如說是一部黑色喜劇。還記得一般恐怖片的標準開頭嗎?沒錯,都是一個/一群無腦年輕人被本片標誌性怪物殺死的過程。本片卻只是兩個nerd主管在不停地討論cabinet和drawer的問題。


但如果仔細揣摩台詞,還有意外的驚喜。


女主管加入兩人之後,說過一句「Stockholm went south」(斯德哥爾摩完蛋了)這句話要聯繫起後面的對話來理解,兩人問不出原因,只能嘲諷到「他們那邊的產業一向很不穩定」,然後又補充了兩句「everyone knows you can』t trust Swedes」,「there’s just Japan and us」


那麼,看完全片以後我們了解到,這個「產業」在片裡指的是「犧牲年輕人來供奉上古巨神」,但現在在我們看來,這個「產業」指的就是「整個美國恐怖片的流水線產業」,包括其中臉譜化的角色,沒信號的手機,崩塌的坑道,都是美國恐怖片裡喜聞樂見的內容。


那為什麼又說「Stockholm完蛋了」呢?鑒於女主管說這句話時完全是用的談論同行的語氣,所以這句話可以解釋為「瑞典(和我們同行的)恐怖片產業完蛋了」那麼,我們現在就要尋找一部同時和瑞典、恐怖、斯德哥爾摩沾邊的片子,答案只有一個——08年瑞典轟動一時的電影《生人勿進》。《生》的成功就在於打破了恐怖片很多傳統,引入了純真的小孩,冷峻的風格等等在恐怖片領域並不常見的元素,因此廣受好評,還翻拍了美版。但在《林》中,卻只被公司的主管認為是瑞典恐怖片產業走下坡路的代表。這也是一個絕妙的鋪墊,容後再表。


其實影片嚴格來說,最驚艷和出人意料的鏡頭只有一個,就是老鷹撞上電子屏障的場面,聰明人看到這裡差不多就明白接下來的劇情了,這個鏡頭就等於突然一下點醒了觀眾:你現在看到的不過是一場真人秀。但接下來發生的劇情基本可以在任何恐怖片裡看見:年輕人一不小心喚醒了沉睡的邪惡——首先make out的情侶必須死——以及專門戲弄觀眾的有驚無險場景(比如Jules和狼頭舌吻的場面)。讓我們熟悉的以為又看到了一部流水線恐怖片。


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本片多了一條故事線,即「有關部門」是如何暗箱操縱恐怖片流程的,恐怖片老觀眾會笑著發現,原來經常在美恐里看到的元素,諸如角色的愚蠢決定,環境上的重重險阻都是「有關部門」暗中使壞的結果。比如雷神大哥前一秒還準備釘住所有出口,死守小屋(打破流水線的行動),但聞到一股仙氣就立馬又改口說大家分頭等死(符合流水線的行動)。如此情節實在是給流水線產業重重地打了一下面。


不用非常細心的觀眾也可以發現,本片中「有關部門」是被塑造成一個反面組織的,而他們所代表的「恐怖片流水線化」自然也是本片想要抨擊的現象。所以本片的中心思想根本不是想講一個天衣無縫的故事或者營造一種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氛,而只在於對美國恐怖片流水線產業的一次黑色幽默的自嘲而矣。


另一個可以支持並擴展本論據的元素就是片尾出現在神殿和Marty互毆的西格尼·韋弗,西格尼·韋弗是誰?《異形》中雷普利的扮演者。西格尼·韋弗上一部出演的電影是什麼?諷刺美國外星人流水線產業的電影《保羅》。西格尼·韋弗這次出現是為了什麼?——不言而喻。


下面就要說到一個很多人都提到的問題:本片的結局。


在本片的結局中,「有關部門」全線陣亡,西格尼·韋弗被扔下懸崖,剩下的兩人一起坐在神殿裡等死,最後世界末日來臨,上古邪神出現。


……


大部份觀眾看到這裡的感覺都是:搞什麼?


我們不妨回過頭看一下西格尼·韋弗在神殿給出的解釋:「這是一場獻祭的儀式」,「這個儀式是為了取悅上古邪神」,「如果年輕人不按照順序死,上古邪神就會發怒,整個世界就會毀滅」。


翻譯一下再看。


「這是一場流水線的產業」,「這個產業是為了取悅觀眾」,「如果恐怖片不按套路發展,觀眾就會發怒,整個流水線產業就會被破壞」

明白了嗎?整個片子其實都是一場絕妙的比喻,把觀眾比作上帝的另一面——上古邪神,把電影公司比作草菅人命,暗箱操作的「有關部門」,而在劇中按照觀眾意願死去的年輕人又成了產業中最無辜的人。


但編劇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


這就是為什麼影片一開始要說「斯德哥爾摩完蛋了」,因為《生人勿進》也是打破瑞典常規的恐怖片代表,「有關部門」認為它「完蛋了」,但事實正好相反,《生》在國際上獲得了巨大成功。就像本片一樣,本片在美國恐怖片上所做出的變革,也贏得了很多好評。


而一切原因,就在於「有關部門」認為會毀掉世界的:maybe it’s time for a chang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