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消失的子彈--The Bullet Vanishes

消失的子弹/奇案风云之消失的子弹/TheBulletVanishes

6.5 / 2,264人    USA:108分鐘

導演: 羅志良
編劇: 羅志良
演員: 謝霆鋒 劉青雲 楊冪 井柏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loster1991

2012-08-25 06:48:14

《消失的子彈》,消失的不止是子彈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推理:
      推理的戲份,佔據了劇中很大一部份,不僅份量足,還有質量。在近幾年看的電影中,不計康伯巴奇的《神探夏洛克》,這一部《消失的子彈》可算是推理的精品。推理劇一忌謎題過於簡單,二忌答案無中生有,三忌劇情鬆散,《消失的子彈》卻大玩了界限一番。」消失的子彈「這一全劇線索一直穿插引領著劇情,推理劇常有的」伏筆「也用的爐火純青,槍戰、重口味等一直維持影片的熱度。
     我認為推理劇的核心應由兩大部份構成,一,犯罪情景推理,即兇手如何殺人的推理。二,犯罪動機推理,即兇手為何殺人的推理。不得不說本劇在這兩方面都把握的相當好,通常一個好的推理劇都是把其中一方面做到極致,而《消失的子彈》把兩方面都做到了。
      全劇一直捉住觀眾的視覺與思維在」如何殺人「上,而把」為何殺人「這個想法給遮蓋了。到後來,消失的子彈真相得出之後大家才開始會想,兇手為何殺人,這種二次推理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因為觀眾的大腦沒有放鬆的機會。而導演的絕就在於,當觀眾到最後也想不到兇手為何會殺人的時候,導演還要告訴我們,幕後兇手另有其人,並且是一個好人,這時我們可能會懷疑結局會不會很坑爹。然而,動機就是我們深有體會的」社會的罪「,並且根據之前埋下的伏筆,結局就顯得出人意料卻又情理之中。
      本劇的重點並不在於」消失的子彈「,而在於人物之間的關係與社會的各種矛盾,但無疑」消失的子彈「本身已經是一個成功的案件,因而在講述社會話題時,不會讓人產生說教的感覺。
 
人與社會:
      民國時期的氣息雖充滿著整部電影,但裡面的社會架構和利益關係卻讓人似曾相識,讓人心裡不由得感嘆一句,現今的社會何不是這樣?官商勾結,底層人物不擇手段攀上社會階梯,這不正赤裸裸的把現今社會諷刺了一回。
      按照劇情安排,本劇雖然是"雙雄"結構,但從開始的監獄對話,到最後的離城都可以看出,敘事主體顯然是劉青雲所飾演的「松東路」。 不得不說,劉青雲此劇中飾演的松東路,與他幾年前的電影《神探》中的角色有非常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會以代入角色的方式去破案。
     一場推理劇,推的不是案件,也不是兇手,而是人心,是社會的罪。松東路來到了一個新的城市,看盡了社會間的爭奪,於金局長與丁老闆,他無可奈何,於郭追,他於心不忍。 松東路並不屬於這個社會,他是」體制外「的角色,導演借他講述了社會,他是電影中才會存在的角色。他是民國的」小王子「,看盡世界,走馬觀花,卻無奈離開。
      謝霆鋒飾演的「郭追」是矛盾共同體,既有善心,卻又殘忍;目的高尚,手段卻不正確。就正如戲中一段,郭追在介紹和金局長手下關係(忘了詳細名字)時說過,」我們曾經是軍人,後來當了殺手,不問原因,只收錢。「到後來,郭追成了警察,而金局長的手下則仍然是受僱的殺手,可見郭追心態上向公義的追求。但可悲的是,雇用金局長手下的正是郭追,一個為了高尚目的而雇兇殺人的人。錯的是郭追,錯在他生存在如此社會。
      多少生活在底層中的人沒對過上層社會報以恨意,想登上頂端改變不公,但登到頂峰時,單純的想法不復存在,利益與誘惑卻油然而生。社會中也難免預到這種情況,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誰沒試過。當初高尚的目的最後成為嗤之以鼻的罪行,不勝枚舉。
 
結局:
      最後兩槍,是看的最緊張的時刻。本是郭追要先對自己開槍,但松東路卻對自己連開了兩槍(加上第四槍)。這是因為松東路追求真相,他等不及要問清楚郭追。他永遠不顧性命去追求真相的本性在影片一開始上吊的情景已經可以看出。而最後郭追坦誠了自己的一切罪行與目的,他也警告了松東路說」你要知道我是第一快槍手。「最後誰會開槍,又會是誰倒下,我們好像並不知道,也好像早就知道。
      我認為,松東路不會開槍,於理,松東路不支持「私刑」(參考郭追懸吊工人片段);於情,他認為郭追也是一個變壞了的善良的人。郭追最後的自殺,應該是他對自我過錯的醒悟。他製造了消失的子彈的同時,他也註定製造了他良心的喪失。郭追其實除了自殺還有兩個選擇,一走了之繼續當局長,或把鬆動來殺了。但這兩個選擇都無疑是對自己罪惡的一個延續。
      最後,槍聲一響,影片終結,消失的子彈得以尋回,喪失的良知也用生命換了回來。可是,生命已經消逝。
      劇終,人卻不得釋懷。是因為,戲,真如人生。
      戲已終結,但現實卻還繼續演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