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台)

8.4 / 1,829,396人    164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安海瑟薇 連恩尼遜 喬瑟夫高登李維 湯姆哈迪 蓋瑞歐德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2-08-27 16:22:51

從蝙蝠俠的格鬥術說起


《黑暗騎士崛起》上映後,有彈有贊,不少批評者都對格鬥動作的設計大為不滿。這也難怪,卡通片中的蝙蝠俠常常是飛旋著擊倒敵人,那軌跡連最優秀的雜技演員也模仿不來,老四部真人版電影裡雖沒那麼花哨,至少也是帥氣俐落的高手做派,上竄下跳不帶喘氣的,腿踢的又直又圓,符合大多數人意識里全能武術家的設定。養眼慣了,猛地見到這全靠蠻力的一拳一腳,摟抱打滾,當然覺得太業餘。但諾蘭聽完這吐槽可能要吐血,綜觀該系列三部曲不難看出,他致力打造的是一套風格寫實的犯罪動作片,雖然打著「蝙蝠俠」的旗號,卻和尋常漫畫科幻片不是一路,更不是真人版卡通片。因此動作設計的優劣,要換個角度評價。

動作片的打鬥風格要和影片基調相符,一旦違背肯定會鬧笑話。007電影裡龐德總能在不污染西裝的前提下,三下五除二搞定對手,即使到了克雷格扮演的愣頭青,也不可能像史泰龍、阿諾的某些角色一樣,和對手在泥漿地裡滾著搏鬥,紳士特工和叢林莽漢的身份決定打架方式的區別。《駭客帝國》里維斯一出手就是中國功夫加慢鏡頭,如果《虎膽龍威》的老布也這麼搞定對手,影片會變成惡搞喜劇。

武打動作有很多種拍法,大部份人喜歡看或飄逸或凌厲的誇張架勢。看多了中國功夫片,再看好萊塢的搏鬥總有點提不上勁,這是很多影迷的通感。但寫意的武打是高度風格化的,類似於西方的舞蹈片段落,與寫實情境存在天然不協調,設想個極端例子,假如《神探亨特張》里警匪打起來跟伯恩鬥殺手似的,觀眾會做何感。偏偏,除了《蜀山傳》等所有角色都「超人」的少數作品,但凡動作片,情節多少都有現實依託,如何將超越現實邏輯的動作段落與之水乳交融,成了眾多電影人探索的命題。

香港的武術指導對此頗有心得,懂得讓武打風格巧妙轉換,來配合影片的寫實元素。《太極張三丰》決戰敵方高手,又是輕功又是四兩撥千斤,玄妙無比,但從龐大軍隊突圍時,是用長棍一掄一大片,強調力量與反應能力,而非功夫的神奇。《英雄》里諸高手單挑時都喜歡飛在空中,還用慢鏡頭特寫大做洗髮水廣告,但長空飛雪殺入秦宮時,優雅武功立刻不見了蹤影,老老實實一刀砍一個守衛。張徹電影裡的大俠只要對上軍隊和官兵,通常都是盤腸戰死的,絕不會輕飄飄飛來飛去,然後哎呀,中了一箭。

古代題材由於年代久遠,給人距離感和神秘感,還可以適當誇張,講當代的故事,分寸感更難把握。《抗日奇俠》為什麼雷人?因為一邊是年代明確的抗戰背景,是個槍炮橫行的具體年代,觀眾都耳熟能詳,一邊我國大俠們卻飛簷走壁,出拳腳、射飛鏢、比拚內力,等於把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混搭起來,還不做任何調和。這感覺像是義和團重現,而且憑「神功」戰勝了洋槍洋炮,荒唐至此,不招來噓聲才有鬼呢。

有一種說法,武打片是我國唯一的類型片。可見華語電影人對該類型的嫻熟程度。但連他們也無法完美協調武打與現實基調的矛盾,只能靠架空背景、轉換風格等方式來轉移注意力,諾蘭當然更不可能,所以他採用了最穩妥的方式。

很多影迷評判電影時一廂情願,總覺得「這樣不好,如果我來拍便如何如何」。殊不知把構思變為現實,就像《變蠅人》的物質重組一樣,很可能經歷巨大變化,導致結果與設想大相逕庭。早幾年有人抱怨好萊塢的女特工都細胳膊細腿,卻能打翻大男人,太不真實,去年索德伯格拍了部《制勝一擊》,主角是壯碩女格鬥家,觀眾立刻嫌她糟蹋了美男,懷念起瘦弱女特工來。有人曾經吐槽華語功夫片都是打外國人,太審美疲勞,結果後來出了不打外國人的功夫片,他們又覺得不夠振奮了。都是「葉公」精神的遺風。雖說「有本事你拍一個」是臭名昭著的狡辯詞,但也不該一有不滿就指手畫腳,自認處處比編導高明。

試想一下,那邊廂,大群警察與暴徒正在街頭火併,槍棒相交,血流成河,鏡頭一轉,蝙蝠俠和貝恩單挑,你踢個無影腳,我使個迷蹤拳,接著放兩個暗器,借力騰空,在建築和車輛上跳躍追逐,閃展騰挪,在空中飛腿互踢……打的是很過癮,但觀眾一定不會鼓掌,只會哄堂大笑——黃飛鴻風格一定行不通。那麼甄子丹的抱摔,托尼•賈的飛膝,史蒂文•席格的老拳呢?雖然已足夠接近實戰,但這兩位一個面罩糙漢,一個斗篷大俠,本身裝束已具有強烈的浪漫元素,有點脫離寫實的地基,要飄然而起了,怎麼辦?寧可打起來多幾分笨拙,以此作砝碼將風格壓回地面。

蝙蝠俠和貝恩的打鬥剔除了絕大部份花哨噱頭,雖說兩位都不是練家子,但效果確實呈現實戰中高手角力的模樣。成龍出身雜耍班,李連杰是套路冠軍,他們在螢幕上打的好看不是因為現實里能打,而真正練家子若不服武指調教,上了螢幕通常不美觀:UFC高手「克羅埃西亞戰警」米爾科的動作片乍一看是流氓鬥毆,空手道冠軍龍格爾大部份電影裡都是大擺拳亂揮,《敢死隊》里美摔大神蘭迪•庫卓與史蒂夫•奧斯汀的對決似乎毫無章法,《硬漢2》里柳海龍打的遠不如劉燁、焦恩俊好看哩。但儘管普通觀眾看不出他們的大巧若拙,潛意識中仍能產生微妙的說服力,精心設計過的「拙」與設計低劣的「拙」,是能夠憑直覺區分的,《黑暗騎士崛起》明顯屬於前者,雖然打得趔趄疲乏,但絕非街頭鬥毆的王八拳,且幾乎沒有僅供觀賞的花架子,與犯罪片基調高度統一。

除了格鬥場面,影片的武器設定也毫不賣弄,沒有越過非幻想片的界限。警匪對抗所用的無非是現實可見的槍械和爆破物,最牛逼的不過盡人皆知的核彈,以及被手持化的EMP。至於蝙蝠車、蝙蝠飛機,造型上充分考慮了空氣動力學,不像高來高去的變形金剛,完全是當代科技理念和水準的產物。看過影片,你會相信若有足夠的財力支持,科學家完全能實現蝙蝠俠的裝備。有人說稱本片為科幻片是對諾蘭想像力的侮辱,筆者深表贊同,憑空構建高科技不難,但既不超出現實科技又要叫人眼前一亮,那需要天才的靈感。

《黑暗騎士崛起》並不缺少超級大片的奇觀,但這種奇觀並非《星戰前傳》式花里胡哨的眼球過山車,而是一種史詩般的體驗,從畫面和精神兩方面衝擊觀眾內心。好萊塢唯一能在純粹的大場面上與科幻片抗衡的是什麼?不錯,史詩片。回過頭再看本文主題,如果影片中一出招就是360度迴旋踢,一開火就是雷射亂射,這份史詩味就徹底崩壞了。嗯,《蝙蝠俠與羅賓》倒是曾經把兩者都做到了極致,但其慘敗令華納五年不敢拍漫畫大俠。

身處金錢至上的污濁之地,諾蘭無法不對商業規則妥協。但他仍堅守著自己的底線,執著的在作品中貢獻普世情懷和私人趣味——在創意越來越同質化的好萊塢,這些都是獨特而稀罕的好東西。幾年之內,好萊塢將被蜂擁而至的漫畫角色攻佔,但在預見的將來,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仍將是超級英雄電影的一座巔峰,可仰望,很難超越。

文/方聿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