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台)

8.4 / 1,829,396人    164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安海瑟薇 連恩尼遜 喬瑟夫高登李維 湯姆哈迪 蓋瑞歐德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綠茶婊拯救自由

2012-08-31 04:58:26

現代神話「蝙蝠俠」三部曲:死亡的偶像與文明的重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第一部「蝙蝠俠」里,韋恩的父母死於街頭,仇恨讓他對整個社會制度失去了信賴,讓他差點兒用一把左輪手槍殺死了他的仇人。身為和韋恩青梅竹馬的瑞秋得知此事後把他痛斥了一頓。迷失的他深入亞洲親身犯罪和入獄以了解和理解關於犯罪的一切。他的仇恨和憤怒,還有堅毅與天賦讓影武者聯盟把他收入門下。但他們的矛盾始終是要爆發的。在成為敵人之後,忍者大師與蝙蝠俠成為了兩個不同陣營的人:一個是城市文明的守護者,一個是堅信城市代表墮落所以必須被摧毀的破壞者。

作為一個有著三千萬人口的巨型都市,高潭是現代文明的驕傲,高度發達的城市文明意味著在其背後有著極度複雜的社會分工與協作系統,以及維持其不致於陷入無盡衝突的一套地面上與地底下的法律。
城市向來是文明的驕傲,城市的發展程度代表著文明的發展程度。影武者聯盟一直致力於在"文明墮落時通過毀滅來更新文明",它曾毀滅了羅馬,製造了瘟疫,還試圖通過製造大蕭條來毀滅高潭。其做法與對城市文明的仇恨不禁讓人想起在柬埔寨發生的那次紅色慘劇。

在使用經濟武器毀滅高潭的戰爭失敗之後,影武者聯盟使用了生化武器。它並不直接殺人,而是讓市民陷於恐懼中而自相殘殺:看,不是我毀滅你們的,是墮落的你們自己毀滅你們自己的。

影武者聯盟再次失敗了。忍者大師死了。但是小丑來了。與作為一個有著宏偉理念的革命組織的影武者聯盟不同的是,小丑不在乎那麼多東西,它才不在乎什麼毀滅與新生,它唯一在乎的就是證明"所有人都和我一樣",或者說是證明"其實大家都是神經病所以既然你們都和我一樣神經病那麼我其實跟你們一樣正常一樣沒病"。它運用得最好的武器就是恐懼,它利用恐懼讓人們自相殘殺,一個人可以因為他老婆在醫院裡打點滴就對另一個與他完全陌生的人開槍,沒有人領導他,他就開槍了。
在炸船遊戲中,恐懼差點勝利了。但是秩序卻最終阻止了恐懼。在「黑暗騎士」的片頭,黑幫銀行經理曾拿著散彈槍憤怒而又自豪地說過意為"盜亦有道"的話。讓罪犯把引爆器扔出窗外的或許就是這種"道"。而在運送普通市民的船隻上,民主投票阻止了船內一觸即發的暴動,無論投票的結果是對是錯,是否道德,但至少它讓人們的博弈歸於程序與秩序,而不是流血廝殺。投票的結果是引爆另一艘船上的炸藥,但在投票結果明確之時卻最終無人按下引爆器,投票分散了罪責,但按下引爆器的罪責卻要一人承擔。很幸運地,真的非常幸運地,小醜的炸船遊戲失敗了。
但小丑利用體系的腐敗把"光明騎士"丹特逼上了私刑復仇之路。

卡贊扎基斯曾寫過一個故事,懦弱的木匠為統治者製造刑具,後來,上帝把神蹟將於他,把他心底深處的信仰釋放出來,他擁有了眾多的追隨者。可是他的內心一直痛苦。有一天,他哀求自己最優秀的弟子去出賣他,以自己的生命去為世人贖罪。他的這個弟子為了他和他的老師的信仰去告密了。
木匠被處死。弟子背負了萬世罵名。
「黑暗騎士」中的韋恩,他走上俠客之路是因為父母的死,而父母的死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他對蝙蝠的恐懼。蝙蝠俠的身份本身就意味韋恩對自己的戰爭。他通過與墮落的世界宣戰來發動對自己的戰爭,他對外的勝利就是對自己的勝利,他對外的失敗就是對自己的失敗。他與影武者同盟的區別在於他的目的只是通過打擊罪惡來修正高潭,而影武者同盟是要讓高潭陷於毀滅的瘋狂而"對整個文明進行洗牌"。他與小丑不一樣的是他的"規則"與"目的",規則讓韋恩有了底線也有了弱點,"目的"的明確讓他面臨"內外"兩難之時選擇了為了高潭而獨自承受一切。
韋恩與丹特的關係十分微妙,而「黑暗騎士」的結局則強化了韋恩的自我犧牲與"蝙蝠俠"身份的危險與模糊,這也是韋恩通過自我犧牲把權力歸還給體制的過程。就像卡贊扎基斯筆下的猶大一樣,成為罪人是為了樹立起上帝的榮耀,而在高潭,這個"上帝"就是法律。蝙蝠俠承擔了無盡的罵名,把光榮歸於代表法律與體制的哈維•丹特,而哈維•丹特則充當了為高潭而死的聖徒。
警察對蝙蝠俠的追捕,就像是人們在把羔羊趕入沙漠中一樣。

蝙蝠俠可以動用私刑,因為他本身就是非體制的,但是丹特卻不行。戈登是高潭司法界的驕傲,無論是客觀的社會原因還是戈登,韋恩與丹特自己的主觀行為,都把他與法律制度捆綁在一起了,如果連維護法律的光明騎士都要通過私刑復仇,那教市民如何相信法律?如果這個偶像破滅,那市民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對法律制度的信心將會重新幻滅。經歷死亡後的幻滅會更讓人絕望。絕望的極致就是價值觀的虛無。

第三部「蝙蝠俠」一開始就說了:"丹特是我們的信仰。"嚴刑重典的「丹特法案」依靠"丹特"這個近乎於神的已經死去的偶像維持著他在市民心中的合法性。如果這個法案(從劇情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法案的確存在著讓公權力過大的致命弊病)失去了信仰的支持,那它必然崩潰。所以影武者聯盟的革命新領袖貝恩在全世界的面前撕碎了丹特的照片,他把真相告訴了世人,以此打擊法律、甚至是整個政治體系的合法性。一千多名被關押的犯人被釋放了,他們拿到了槍械,加入了革命的隊伍,而對高潭的社會現狀一直不滿的那些人也加入了革命的行列,法律徹底敗壞了,貝恩拿著核武器把城市封鎖了,他要"還權於民"。但是出於對文明的憎恨與妄想通過血海來通往天堂的殺戮,又如何能真的拯救世界呢?富人被毆打,驅逐出他們的家。貓女的小偷姐妹看到這一幕感覺很高興。但貓女並不高興。或許是因為她見過領導這場共產主義運動的那個領導人的真面目,又或者是她沒有那麼傻。代替法律的是"稻草人",哪怕過去曾與貝恩狼狽為奸過的富人,也落得沒入冰水的下場。"流放還是死刑"就像是貝恩宣稱的"把權力返還給市民"一樣,選擇是虛假的,權利是沒有的,無論如何,最後的結果都是毀滅。
與小丑相比,職業革命家貝恩不止運用恐懼,他還了解希望能對人產生的心理影響。他知道希望能如何控制一個人,也知道希望破滅的痛苦。恐懼與希望其實是個連體嬰。他用恐懼更用虛假的希望來讓整個國家幫他封鎖城市,他把"光明騎士"的謊言撕得粉碎。但是他卻沒想到韋恩能從地牢里爬出來。他人的恐懼與希望並不是貝恩一人所能完全掌握的。

警察從地底出來象徵著黑暗腐敗的制度在面對巨大的毀滅性災難時的重生。曾經懦弱自私的警官也穿上最好的制服戰死於街頭。丹特神話的破滅製造的空缺讓蝙蝠俠取代了。活生生的偶像是危險的,甚至只要偶像的繼承者是活生生的,那都是危險的。不知道韋恩決定"假死"是因為疲倦還是接納了管家老爺子的意見,反正他在市民的心中他已經是一個殉道的聖者。被讚頌的只是一個"死者",沒有新的活的偶像被讚頌。這或許是最好的結果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