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花嬉春--Singin' in the Rain

雨中曲/雨中情/万花嬉春

8.3 / 260,813人    103分鐘

導演: 史丹利杜寧
編劇: 金凱利
演員: 金凱利 唐納奧康納 黛比雷諾 珍哈根 米勒德米切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小蟲

2012-09-01 07:09:12

singin' in the rain, progressing in the sounds


無聲電影轉有聲電影絕對是個講不盡的話題。半個世紀以前的singin' in the rain在說,半個世紀後的the artist仍在說。說這個是電影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一點也不為過。singin' in the rain中就用很多詼諧的方式講了那個時代的變化。

影片首先讓我想到的是剪輯的變化。無聲電影因為不受念台詞的聲音制約,剪輯電影的自由度很大。格里菲斯在默片時期就發展出古典剪輯和主題蒙太奇等剪輯方式。但有聲電影出現的初期,是採取聲影同步錄製,這對於剪輯來說是一次挑戰,要剪輯鏡頭的同時保持聲音的連續性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於是,技術精湛的剪輯師大多收起了自己的鋒芒,電影誕生之初最常見的「段落鏡頭」重掌江湖。所謂「段落鏡頭」,可理解為一刀不剪的長鏡頭。製片廠的老闆辛普森先生在派對上展示的一段實驗性質的有聲影片,就是從頭到尾都沒有經過剪輯,甚至連鏡位和機位都沒有變過的段落鏡頭。

第二個是場面調度的變化。場面調度的內涵很廣泛,主要是指電影導演如何選取鏡框、設計構圖、分配場面內的區域空間、確定攝影機和被攝物的距離等等。singin' in the rain里表現出的演員站位和表演的變化。我們在螢幕前看到演員揮灑自如,但千萬不要以為表演是隨意的。每一步的路線,每一次站位,都是導演、攝影師和燈光師共同商量出來的。有聲電影誕生之初,如今那種毛毛球的收音器還沒有出現,麥克風只能藏在佈景里。而且麥克風的收音效果並不理想,離得遠的演員往往會錄不到音。因此導演在場面調度時,不得不被錄音因素牽制著。演員也因為這項技術缺陷,不得不調整自己的表演方式,說對白時儘量對準麥克風。不然就會像電影裡lemon那樣,還保持默片時期誇張的表演風格,頭左搖右擺,聲音完全不入麥,惹得導演敢怒不敢言了。

第三就是新老明星的交替。The 阿提斯t的另一個片名叫「星光夢裡人」。我覺得形容無聲電影轉有聲電影時期的好萊塢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成名是一場追逐浮華的夢。這個技術革新的時代,默片巨星一夜隕落,無名小咖瞬間崛起不是傳說。前面提到,有聲電影和無聲電影對演員的表演風格的要求是不相同的。默片沒有對白,對話的資訊很大程度上要靠演員誇張的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來傳遞。但電影有了聲音,複雜的劇情只需兩三句對白就可交代清楚,從前那套表演方法反而顯得浮誇造作。很多默片時代的巨星就因為無法轉變自身的表演方式而讓自己的演繹生涯走向了末路。

演員的聲線也成為一樣很重要的因素。singin' in the rain里出現了決鬥騎士的男女主角共同接受語言大師訓練的場景。演員要學習如何吐字圓潤清晰。雖然說話的腔調和技巧可以後天練習,但嗓音卻是天生的。有的演員聲線太不動聽,或者於個人氣質很不吻合,都制約了他們戲路的拓展。相反,一群年輕聲音悅耳的演員就輕易上位。加上有聲電影出現不久後,電影就迎來了歌舞片的鼎盛時期,對演員的聲音要求更加高。正如能唱會跳凱西代唱代出頭,而紅極一時的李蒙卻因自己扁平的聲線毀掉了演藝事業。

第四就是劇本的改進。還記得geane kelly在戲中戲裡說:「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時,電影院的觀眾說了一句:「寫出這麼爛對白的人都有錢拿嗎?」默片時期對白的作用被降到了最低,最多偶爾在字幕卡上寫兩三句簡短的話。於是,從來沒有人想過琢磨對白,台詞粗糙單調可想而知。但是有聲電影可不允許編劇這樣胡鬧下去,為此他們開始挖空心思寫金句。到戲中戲《舞之騎士》上映時,枯燥的對白已經變成了富有韻味的歌詞。

電影發展過程中,每一項新技術的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電影人各種不斷的實踐和嘗試。正如有聲電影誕生之初,導演對聲音的運用還不是很熟練。最初那些有聲電影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可能是因為觀眾對聲影同步的新鮮感。他們驚嘆於開門的動作和門鎖的聲音可以如此同步時,與其說是在欣賞電影這項藝術,還不如說是在觀摩錄音這項新技術。正如阿凡達的劇情爛到極點,都不妨礙其成為一部意義重大的電影,因為它開啟了3D時代,它從技術層面啟發了後來的導演電影原來還可以這麼拍。

電影的魅力在於,它藝術的昇華是和每一項新技術磨合的結果。新技術的誕生,引發人們對拍攝電影的方式的思考,演變出新的電影理論,然後在一遍又一遍電影人的實踐和影評人檢閱中,找出藝術和技術的融合的最佳方式,電影史於是就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