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灰
2012-09-03 00:23:58
一切榮譽,總會消失
《巴頓將軍》是由美國導演福蘭克林•沙夫納與1970年以二戰中真人真事作為依據拍攝的軍事傳記片。影片中巴頓將軍英勇過人而趾高氣昂,驍勇善戰卻不顧士兵傷亡,是十六世紀的游吟詩人和戰士,但一腔壞脾氣和滿口髒話。他是二戰英雄,也是戰爭狂人。
他,所代表的是美國英雄主義的悲劇。
影片無論是開頭還是結尾都運用大遠景拍攝,鏡頭中只有一個人,便是我們的主角巴頓。開頭是佔滿螢幕的星條旗,之後巴頓一身戎裝,勳章赫赫,似乎是在對一群即將上戰場的新兵訓話。鏡頭一直投射巴頓,在狠話的時候給了近景,談榮譽的時候給了中近景。沒有被訓話士兵的出現。很明顯,導演想要表達巴頓是主角,個人主義色彩十分濃重,最終會上升二戰的英雄主義色彩。結尾是巴頓的背影配上廣袤的草原,藍天,風車還有懦夫狗威廉。巴頓的畫外音在講述古時希臘戰爭的故事。最後一句話是:「一切榮譽……總會消失。」之前街上的牛車滑落暗示真實的巴頓死於車禍,而導演安排了這麼一個牧歌式的結局,大概是對英雄的崇敬,希望如果可以的話,讓一位英雄歸田卸甲,安度晚年。
影片中,在外景,只出現過一次黑夜,一次雪地前行的茫茫雪景。其他時候尤其是巴頓作戰的時候,必定藍天白雲。強光,飽和光,給人一種戰爭的崢嶸與光榮。這是巴頓渴望的。堂堂正正的戰爭。
「他是十六世紀的堂吉訶德。」德國人如是說。
英雄是勝利的盟國,邪惡的敵人便是法西斯。但是只是英雄擊敗敵人的簡單故事情節毫無看點,於是導演還還原了盟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也是巴頓的悲劇所在。一位戰士怎會勾心鬥角的政治呢?在巴頓搶先攻下巴勒曼,導演做了笑點處理:德軍與英軍聽到消息的反應都是「damn」。這只是一個開始。後一個了一個小兵一記耳光就卸職巴頓,隆美爾聽了都無法相信。諾曼第登陸作為了誘餌,進攻柏林又被長官艾爾和同僚上司布拉德束手束腳。巴頓只能積怨心中。最後在和俄國人慶祝勝利的晚宴上,罵他們是狗娘養的。無不是巴頓的悲劇。
當然,除了生不逢時的客觀條件悲劇外,巴頓還有內在條件的性格悲劇。德國人評價他是十六世紀的人,為戰爭而活,沒了戰爭他也得死;巴頓走訪古遺址,能嗅到千年前的味道,戰爭的味道;冰天雪地中他為當年拿破崙進攻俄國的失敗嘆惜。二戰時期哪裡會有這麼一個熱衷於戰爭和勝利的將軍?蒙格利爾的爭功,布拉德的隨遇而安,政治嘴臉的政治家們,誰能有巴頓的境界? 「憑君莫問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巴頓雖然不好封侯,不過,他為戰爭狂熱,為戰爭的榮譽,為戰爭的無止盡。如此,便是與時代格格不入的巴頓的內在悲劇。
筆者認為,《巴頓將軍》算是「美國的主旋律片」。開場的巴頓個人演講,字字句句說要消滅敵人,粉碎敵人,片中卻沒有巴頓開槍殺死人的鏡頭,只有殺驢的。結尾也是沒有殺盡納粹分子,把科學家都留了下來。看得出來巴頓並不是以血腥殺戮為目的只是好著十六世紀騎士狂熱的戰爭,又體現了美國人的人道主義精神。稱得上是一部人物記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