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台)

8.4 / 1,832,404人    164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安海瑟薇 連恩尼遜 喬瑟夫高登李維 湯姆哈迪 蓋瑞歐德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ZDSM

2012-09-03 22:09:01

蝙蝠俠的比較文學試題(附參考答案)


Q:簡要證明你也是蝙蝠俠迷
A: Frank Miller, Alan Moore, Simon Bisley and Grant Morrison's Arkham Asylum(《阿克漢姆瘋人院:嚴肅的地球上一座嚴肅的房子》)(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237231/)
以及上海教育電視台,17:00—17:30,週末,九十年代。

Q:比較一下小丑和貝恩的人物形象
A: 貝恩的形象很有趣,半機械半野獸,不同於原著,諾蘭還給了他一雙人類的眼睛,並且把面罩的用處做了改動:不是提供他增強能力的藥物,而是僅僅緩解他過去創傷的痛苦,這點倒和星戰裡的黑爵士很像。其實面罩仍然是貝恩這個角色的力量之源,按照慣例我們必須為一個超級暴徒找一個往日的創傷作為理由。彷彿這樣,我們在心理和道德上已經有了某種不戰而勝的安全感。現實並沒有一個革命領袖是這種造型,這種混搭式的恐怖片造型本身已經暗示了他半吊子起義只是虛張聲勢。
貝恩的失敗和他籠罩在小丑陰影中確實不無關係——他籠罩在小醜的虛無主義中,而且幽默感也不太行——只好搬出「忍者大師」(Ra's al Ghul)那套為了人類文明重生之類的陳詞濫調。相反,小丑提出的是另一套更有誘惑力的老生常談:藝術和犯罪、自由和選擇、存在和虛無。

希斯萊傑的天才表演比諾蘭劇本中的角色更有爆炸力,比如在監獄中鼓掌的情節就是演員自己的即興發揮。萊傑把握住了一種比小丑本身更強大的能量,投注於這個角色之上。他是如此耀眼,以致於我們忽略了小丑這個角色本身的裂縫。上文講到,小丑根本是一個超現實的人物,例證很多:他雖然沒有貝恩一身橫練肌肉,但是在肉搏中其實從未輸過,無對手是黑幫大手、憤怒的警察還是蝙蝠俠本人,蝙蝠俠甚至動用了一個機關才反敗為勝。如何組織精密的犯罪、一個燒掉一整座鈔票山的老大如何讓手下人誠心跟隨也是一個謎(而貝恩這裡的解釋是影子邪教,所以死心塌地)。甚至他是一個沒有過去的人——這點更和貝恩冗長俗套的往事形成對比——被捕後警察無法弄清他的來歷,他自己對傷疤的解釋則有三個不同版本……好像他是一切社會陰暗力量直接抽象濃縮出來的代理人!
因此我們在這裡遇到的,是一個相當科幻的角色:一場完全出於假設的瘟疫。具體的條件與合理性被擱置了,我們津津樂道於討論可能發生的後果。然而單從所謂思想層面來說,小醜的邏輯也並不自洽。比如他對雙面人說:一切都是計劃、計劃,而他自己則是一個崇尚混沌、無計劃的人云雲,他還讓雙面人拿槍指著自己的頭。當然我們仔細想想,小丑好意思說自己是無計劃的人嗎?甚至——我們難道不是陶醉於他計劃的慎密麼!
也許這是小丑流行的原因,他的雙重性滿足了觀眾自身兩種相反的隱秘慾望。


Q: 分析一下蝙蝠俠系列中的女性角色
A:第二部的優勢除了在交代小醜的簡潔上,也在交代蝙蝠俠的簡潔上。蝙蝠俠比較俐落,比如沒有和女人太多的糾葛。第二部的女人是以一個「失去的女人」的方式出現的,她甚至(「很意外地」)乾脆死了。這保留了蝙蝠俠最大程度的深情(悲傷),又不拖戲。相比第二部走過場式的功能性的女主角,第三部的兩個女人才真正是雞肋。如果我們對比波頓和諾蘭對於貓女的處理,恐怕不禁要問,諾蘭的「貓女」也配叫貓女嗎?

Q:什麼是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並簡述理由
A: 《守望者》。因為它既是一部百科全書,又是一個墓誌銘。

Q: 比較一下超人和蝙蝠俠
A: 在同樣由貝爾叔叔主演的《美國殺人狂》中我們碰巧可以發現,華爾街和殺人狂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蝙蝠俠白天是個賣軍火的,晚上是超級警察。而超人的身份比較分裂。
另外,超人有兩個爹。

Q: 比較一下超人、蝙蝠俠和雷鋒
A: 本質上一樣,都是為人民服務。但有披風會比較酷,超人的披風是純裝飾性的,蝙蝠俠兼顧了實用性,所以最酷。


Q:舉出《崛起》的三個不足
A: 陰謀太傻、愛情太假、第二部太好。

Q: 對扎克和諾蘭合作新超人怎麼看?
A: 讓扎克一個人來就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