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格鬥青春--Punch

少年菀得/坏孩子的一击(港)/格斗少年菀得

7.3 / 1,286人    110分鐘

導演: 李翰
演員: 劉亞仁 金倫奭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木衛二

2012-09-09 01:45:25

追尋自我的菀得


沒想到《少年菀得》是這樣一部片子,有喜劇搞笑,還有突然插入的煽情段落,極大地滿足了觀眾的情感投射。這彷彿說明了,在觀看一部電影之前,如果你不去掃劇情簡介,不去看預告片,你所獲得的觀影體驗將會更加真實和刺激。就像起初,我只是覺得,《少年菀得》會是一部青少年勵志片,可能有關體育題材,也可能是其他。結果,電影所展示出來的資訊容量、提供的社會樣本,均大大超乎我的意料。

在看過太多控訴社會、批評現實的韓國電影之後,突然冒出這麼一部散發理想光芒、有著近乎完美人生和大同世界的影片,實在有些不可思議。正因如此,這部電影的最大缺點就在於結尾,它顯得太過圓滿了。即便我們可以說,菀得還在路上,然而,其樂融融的歡聚尾聲真的太過和諧了——每個人都找到了最好的位置和歸宿。

作為一部類型片,《少年菀得》的最大優勢就是集合了多種類型片的創作模式,並且打亂了它們,令人猜想不到故事的類型走向。回想下片中出現的人物,有名有姓且有一定戲份的角色,圍繞在菀得身邊的,居然有多於十個。當我以為有些配角是功能角色時,電影又否決了這種自信的猜想,像那位喊過幾回又不急著露臉的謝頂大叔,很多電影經常有這類調劑角色,電影卻把這個人從頭帶到了尾。再不然,就連菀得的前桌同學、小教堂裡的印度阿叔,他們都會給觀眾留下較深的印象。又比如在菀得第一次上場打拳,一般電影要嘛會誇大主角的天賦,要嘛就是表現意志剛強。結果,菀得被飛腿劈中,躺地上傻樂。而在家庭從殘缺走向完美的過程中,影片並沒有減少師生關係和愛情部份的刻畫,甚至還進行了微妙的互動。

片中,按照內容比重,師生大於家庭,家庭大於愛情,此外還有略為簡單的搏擊課和課堂生活。然而,看完回味電影,你會覺得,《少年菀得》簡直是面面俱到,把一個少年所能涉及的日常生活全部考慮到了。一開始,菀得不滿父親、沒有母親、痛恨老師,慢慢地,他找回了這些斷裂或消失的情感紐帶,對這些身邊人產生了認可。而先於這部內容,電影還加入了倒敘和閃回。曾經,菀得心目中的父親也很完美。長大後,一切都不同了,他感到羞辱,覺得父親軟弱無力。

表面上,電影是把一個本可能會走向自毀或者犯罪的少年,變成了一例被感化、經過諄諄教誨和耐心引導的成功案例。然而,不考慮外力作用,《少年菀得》的意義和價值更在於菀得的內心成長,他成功尋找到了自我。這個尋找過程,由出現母親的線索開始,然後是理解父親、萌發愛情以及理解老師的潤物無聲。

由小教堂和外籍勞工的內容可以看出,韓國社會已經西化得相當厲害,很多問題也變成了跨國婚姻和國際化衝撞的遺留問題。《少年菀得》所持有的立場是包容跟和解,老師善待學生(表面上混帳不正經)、母親關心兒子(即便消失多年)……這種關係逐一作用到主人公菀得身上,他從不解到明白,產生了積極反饋。原有的青春期衝動,也被引到了更為健康的搏擊鍛鍊還有單純的校園戀愛上。在市集上看父親賣力地跳舞表演、給母親買雙鞋,短短幾幕,少年的成長變化已經不言而喻。

這種變化從菀得對《拾穗者》的課堂發言就開始出現了,而關於這部電影的終極探討,我也想落回在這幅現實主義的油畫上。同畫作一樣,《少年菀得》裡的父母和叔叔就像是畫像裡的卑微人物,為了生存,他們低頭、忍耐。即便電影沒有深入挖掘苦難,不過從老師的「課餘追求」可以讀出來,編導很在意勞苦大眾,就像關懷那些遠道而來的非法勞工。貧窮不該使人害怕,害怕貧窮才是無藥可救。

與此同時,我也留意到了那片挨得很近的低矮街區,它看上去稍顯雜亂。結果,由於樓與樓挨得太近,它反而令電影人物找回了在現代都市中遺失的鄰里情感,或者通俗點說,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還有這個國度的依存關係。在我看來,這種默契關係,從敵視誤會到共處一室的解決方式,它們都讓《少年菀得》看上去像部不太典型的通俗市民劇,如果挖掘每個人的故事,保不準還可以翻拍成長篇電視劇。【北京青年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