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The Dark Knight Rises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黑暗骑士黎明升起(台)

8.4 / 1,829,396人    164分鐘

導演: 克里斯多福諾蘭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安海瑟薇 連恩尼遜 喬瑟夫高登李維 湯姆哈迪 蓋瑞歐德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Bill

2012-09-09 20:24:28

Why do we fall? Because we have limits.


在Batman : Begins 這部電影中,當年少的Bruce Wayne跌入井底,被父親救上來之後,其父說過這樣一段話:Why do we fall, Bruce? So we can learn to pick ourselves up. 在The Dark Knight Rises 這部影片中,當Bruce Wayne真正身陷囹圄、藉助繩索卻無法脫身的時候,鏡頭回閃到了此前的這段畫面。於是Bruce Wayne加倍努力的鍛鍊自己,不藉助任何外在幫助,最終脫離困境。

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不同於以往的英雄漫畫電影,其著力點放在了Bruce Wayne的個人成長和歷煉上,描述了他內心的掙扎、與社會法律的衝突,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平衡Bruce Wayne和蝙蝠俠的雙重身份。

作為這一系列電影的開篇之作,Batman: Begins 力圖表現Bruce Wayne成長為蝙蝠俠的全過程,從他第一次經受蝙蝠的驚嚇,再到不堪忍受蝙蝠劇引發的自身恐懼,在和父母先行退場後卻間接導致父母被槍殺,蝙蝠給Bruce Wayne帶來的恐懼,不僅是生物本身,更承載了一層自責和負罪感。在成長的道路上,Bruce Wayne經歷過懦弱和徬徨的年代,也曾因為是否要親手結果殺人兇手而猶豫不絕。手刃兇手不能瓦解全部的仇恨,更何況還被人捷足先登;當Rachel帶他見識到Gotham地下城——這座城市真正罪惡、黑暗以及黑幫橫行的城市風貌的時候,Bruce Wayne才真正開始努力為自己樹立一個願景——消除罪惡,打擊罪犯。

蝙蝠俠不同於其他漫畫電影的地方在於,蝙蝠俠的願景是自己的自發行為,他很清楚穿上這身斗篷之後自己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他曾經猶豫過,曾經感到無助,曾經想著放棄,只是他最終選擇了堅持。堅持需要通過各種苦難的磨礪,於是他選擇去西藏求取真諦。影子聯盟接納了Bruce Wayne,而Bruce最初也願意成為其中一員,因為在一開始二者還能有共通點:打擊罪惡。只是當影子聯盟為了這一目標,寧可打碎所有桎梏、讓整個社會制度瓦解甚至讓城市完全經歷重生這一系列的目標,卻無法為Bruce Wayne所接受。作為「城市之子」,他從小在這座城市長大,這座城市是Wayne家族的心血,接濟孤兒、興修交通、創造就業,整座城市已經與Wayne家族形成了一體,他無法看著自己的城市就此完成一個「從大亂到大治」的過程,況且這一過程的代價是昂貴的。Bruce Wayne的初衷只是打擊罪犯,他是這樣做的,更是這樣堅持的。於是我們看到了他和影子聯盟的衝突,看到了二者多次的交鋒,作為一個一直存在的對手,影子聯盟的存在督促著Bruce Wayne時刻不放鬆自身的鍛鍊,影子聯盟為自己培養了一個最難纏的對手,直到最後一刻。

當Bruce Wayne成功的克服了對蝙蝠的生理恐懼之後,他需要戰勝一個更大的難關:對自己所承載的負罪感的恐懼。在他選擇穿上蝙蝠衣,以幪面騎士的身份在黑夜中打擊罪惡的時候,他在企圖以這樣的方式克服自身的負罪感,並想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得自我的解脫。蝙蝠俠是不用槍的,蝙蝠俠更不會殺人,雖然他的父母是被槍殺,而他目睹了這一切;但是這樣的經歷也讓蝙蝠俠恪守了自己的原則:每個人都可以被拯救,整座城市都可以被拯救。

在The Dark Knight 這部影片中,Joker的出現意在刺激蝙蝠俠打破這條原則。作為一部續集,The Dark Knight 可以被列入歷史上最好的各種續集電影行列,並且這部影片讓這個系列、甚至讓整個英雄漫畫電影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這部影片的人物設置很像1995年的電影 The Heat。正反雙方的鬥智過程跌宕起伏,各種算計讓人目不暇接。作為無政府主義者,Joker沒有任何的準則,他搶劫銀行、挾持黑幫、建立團體,這一些沒有完全準確的目的,以致於在那場精彩的審訊室對話中,Joker可以得意洋洋地對蝙蝠俠說,You complete me! Joker讓Bruce Wayne看到了自身的侷限,看到了城市最深層的黑暗面——人性的黑暗。Bruce Wayne試圖通過蝙蝠俠去行使正義,讓整座城市坦然有序,但是他卻無法改變人心底的黑暗,更無從了解其他人的真實想法。當Bruce Wayne說出「Batman has no limits.」的時候,Alfred告訴他,but you do, sir. 蝙蝠俠自然可以不受拘束,按照自身的準則去匡扶正義,只是Bruce Wayne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卻無法擺脫自身的束縛,他也會衰老,他也會生病,他更要忍受這種人格分裂式的白天和黑夜兩種不同世界的生活。蝙蝠俠沒有假期,沒有週末,他所承載的壓力來源於對自己的承諾,而這樣的承諾是幾乎是肉體和精神的極限。Joker的存在,是對Bruce Wayne精神抗壓能力的最大挑戰,而Joker幾乎成功了。在本片的最後,Alfred燒掉了Rachel寫給Bruce的拒信,因為老管家知道Rachel是Bruce Wayne,作為一個普通人,僅存的精神動力,在Bruce Wayne經歷喪失女友、失去幫助並無法尋找繼續承擔蝙蝠俠的動力的時候,那封拒信或許是壓彎他神經的最後一根稻草。在Alfred的幫助下,Bruce Wayne拖著疲憊的身軀,雖然茫然但是卻繼續履行著自己的承諾。 蝙蝠俠需要尋找一個社會制度內的替代者,這個替代者能夠以合法的方式做蝙蝠俠所能做到的事情,Harvey Dent已經很接近這一標準,只是在最後功虧一簣。Harvey Dent是這部影片中悲劇色彩最重的人物,他以「光明騎士」的形象出現,以城市合法守護者的身份打擊罪犯,這一切的目的卻只是在獲取女友的芳心;Harvey Dent差一點就成功了,在他、Gordon警長以及蝙蝠俠的共同努力下,這種城市最大的黑幫幫派被一網打盡,整座城市的秩序似乎就要來了。只是在這個時候,誰都沒有料到Joker的巨大能量。Joker一點一點的揭開了城市中最醜陋和最黑暗的一面,他是一個徹底的恐怖主義者,他不以逐利為目的,他更不追求任何可以妥協的條件,他只是想讓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都表現出自己的本質,這是他最大的樂趣。只是這樣的「樂趣」,卻險些讓整座城市陷入無序和恐慌。在這部影片的後半部份,兩艘船上的人所進行的,是大規模的人類行為學實驗:Joker希望看到的,是人性中最自私的一面,這種完全自我的行事方式將讓他的計劃獲得完全成功;Bruce Wayne所希望的,是人類能夠保全自身的道德和憐憫、行善,這也是他為之奮鬥的意義。最終的選擇讓蝙蝠俠有了繼續存在的動力,也為這部影片的收尾奠定了基礎。當受傷之後的Harvey Dent如野獸一般吼出」Why it’s me that lost everything?」的時候,Gotham昔日的光明騎士、蝙蝠俠最佳的替代者最終被Joker拉下了馬。我無意指責Harvey Dent的選擇,畢竟當一個人處於事業、生活雙重打擊,前途一片黯淡的時候,他極有可能失去對自己的控制。Harvey不是Bruce Wayne,他沒有經歷過Wayne那樣的傷痛記憶,在巨大的打擊面前,他選擇了回歸chance。當社會標準下的「正義」不再適合Harvey Dent的時候,他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去實踐這種「公正」,而這樣的實踐已經不再顧及社會的代價。我不知道當蝙蝠俠最終撲倒雙面人的時候,他的心裡在想什麼;只是我覺得或許會有一點點懊悔,如果早一點解決Joker(事實上也不可能)的話,Harvey Dent不會墮落,而Rachel也不至於死於災禍。這一切行為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逼迫蝙蝠俠放棄自己的準則,這一切都只為了他而設計。

The Dark Knight 這部影片最終以蝙蝠俠選擇犧牲自己的名聲換得社會安定而結束,這也是The Dark Knight的本意:蝙蝠俠無法以合法的身份存在,能夠這樣存在的只能是Bruce Wayne;雖然整座城市把希望寄託在蝙蝠俠的行俠仗義上,但是他畢竟是一個越軌的非執法者。蝙蝠俠所能做的,是在暗處保護這座城市,在人們需要幫助的時候「適時」出現(雖然這多少需要一些運氣);蝙蝠俠的內在個體是普通人,他也會犯錯、他也會輕信別人、他更會有把一些個人的情感夾雜在事件的處理之中。而這些因素,在The Dark Knight Rises裡面,得到了驗證。

在Bruce Wayne成為蝙蝠俠的第二年,他遇到了平生最難對付的敵人——Joker;雖然費勁力氣最終戰勝對手,但是Bruce Wayne付出了身體和心裡的雙重代價,並且他失去了Rachel,這一些因素促成了Bruce Wayne就此隱居8年。這8年里,在Harvey Dent法案以及Gordon警長的努力下,整座城市度過了平靜的8年;這8年里,沒有蝙蝠俠,也沒有Bruce Wayne。如果就此下去,或許到了某一天Bruce Wayne會選擇放棄自己蝙蝠俠的身份——因為他在衰老,更因為他有生理和心理的傷病。他試著用時間去沖釋對Rachel之死的自責,他試著在放棄自己作為蝙蝠俠存在的另一面,只是這一切隨著Bane的到來而被打斷了。Bane的人物設定和Joker不同,Bane有自己的計劃、有自己的主張和行事方式,Bane是一個領袖一樣的人物,他的演講極具煽動性,他的身體訓練比Bruce Wayne更好,速度更快且力量更足。不過Bane並不是一個身體加強版的Joker,在癲狂這一點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與Joker匹敵,因為Joker才是徹底的無規則行事者;Bane來自影子聯盟,他所做的正是影子聯盟想實現的目標——徹底重建整座城市,甚至不惜毀滅當下。Bane和Bruce Wayne的共同點在於,他們都對自己萬分的嚴格,他們是做大事者,因此他們都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忍耐、什麼時候需要爆發。從這一點上看,Bane和Bruce Wayne或許還有一些惺惺相惜。在這部影片的前半部份,Bane處處做到了料敵在先,因為那時他在暗處,並且他已經對蝙蝠俠有了全面地了解,甚至知道那就是Bruce Wayne本人。在Bane的整個計劃中,擊倒Bruce Wayne只是這個計劃的一部份,並且在那樣的環境下,他有十足的把握;而擊敗Bruce Wayne,就等於消滅了蝙蝠俠。於是在把Bruce Wayne打折之後,Bane可以公開地實施他所有的計劃,他也可以光明地出現在整個城市之中——因為現在,他是城市的掌控者。如同當今眾多動盪的國家一樣,雖然Bane的口號是「還政於民」,但是因為他控制著這座城市最具威脅的武器,因此這個「民選」的政權依然很脆弱。首先,城市經歷的是無序的搶劫,人們可以自由選擇住所、自由支配所有財產,在這樣的條件下,城市不再擁有秩序;其次,雖然城市出現了民選的法庭,但是法官的判罰沒有任何依據,行刑者也是Bane的手下,法官實際上還是Bane的傀儡;然後,當裝載著核彈的車輛在城市裡巡迴的時候,整座城市的居民看似是自由的,其實是人質——如果他們反抗,代價或許就是所有人都死亡,在這樣扭曲的「自由」之下,大多數人選擇了堅守在家中,等待者最終的死亡宣判。

直到這個時候,蝙蝠俠再次崛起才會充滿意義——當整座城市都失去希望的時候,人們自然會回想起曾經的守護者,很自然的蝙蝠俠會成為一部份人的精神寄託,因為他們不相信自己能夠改變這一切,他們希望有人帶領大家走出困境。於是在片尾,警匪雙方的街頭混戰,一開始雙方劍拔弩張,但是卻沒有任何一方願意先開火;直到蝙蝠俠點燃了這根導火索,這場大規模的混戰才真正開始。這場混戰的主角,依然是蝙蝠俠和Bane;作為各自陣營的領導者,這二人之間的終極較量在很大程度上將決定整座城市的走向。在經歷過囹圄之困的Bruce Wayne重新崛起之後,他真正實現了對自己的超越;當Bane以過去的經驗看待重獲新生的蝙蝠俠時,戰鬥的結局或許已經註定。在第一次較量中,蝙蝠俠摸不清Bane的弱點,於是處處被動;在第二次較量中,蝙蝠俠掌握了Bane的弱點,因此更有底氣。在第一次擊打到Bane的面罩之後,Bane氣急敗壞地施展了一連串重拳,卻無法命中蝙蝠俠的要害;而蝙蝠俠在躲過這一波急風暴雨之後,在這次雙方的終極較量中佔到了上風。只是如果以這樣的方式結尾,無法托起這一系列頗具厚重感的故事主線,於是我們看到了Ra’s al Ghul的女兒以特別的方式出場——只是在這部長達164分鐘的史實長片中,這一段的處理略顯薄弱,讓整個劇情頗有一種「急轉直下」的感覺,或許這部蝙蝠俠的終章將會推出加長版,在這個版本里能夠把這一段故事交代的更詳細。

蝙蝠俠的悲劇結尾是從這部系列的開篇就註定了的:在Batman: Begins的結尾,Rachel表示如果Bruce能夠回歸正常的生活就可以在一起(事實上不可能);在The Dark Knight中,Joker一語道破天機,Batman和他一樣都是怪胎,都是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當這個社會不再充滿罪惡的時候,Batman將會成為這個制度最大的敵人;於是在The Dark Knight Rises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警察將Batman視為大敵,寧可放走Bane也要將Batman圍住並試圖活捉的場景。即便戰勝Bane,Batman依然是目前制度難以容忍的「越軌者」,雖然每一個人都會感激他為城市作出的貢獻,但是一個活著的Batman將會讓所有人寢食難安。因為如果你有一丁點兒的違法行為,或許你就只能祈禱Batman不會立刻找上門來,市長、檢察官、警員無一例外,並且在不遠的將來,或許他們才是Batman的敵人——如果Bruce Wayne把打擊罪惡的信念堅持到底的話。正如這最後一部電影所反映的,Batman無意改變目前尚可維持的社會秩序,無意將其推倒重來(Bane正好相反),於是Batman必須犧牲掉自我,成就一個「黑暗騎士」的傳說和社會正義的象徵品,唯有這樣Batman才能實現與目前社會秩序的妥協和統一。

在The Dark Knight中,Bruce Wayne談到「我所說的激勵民眾的方式,不是這樣(其他人冒充Batman出現)」。究竟如何去激勵民眾?曾經Bruce Wayne在Harvey Dent身上找到了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卻很悲涼和心痛;在這一系列的故事中,Bruce Wayne逐一克服了身上的弱點:對雙親被害的自責,對蝙蝠的恐懼,對自身極限的挑戰,對無法解救Rachel的悔恨;可以說Bruce Wayne所承受的痛苦與其看似風光的蝙蝠衣成正比,當Batman逐步成為城市的守護神的時候,Bruce Wayne本人的苦難,尤其是精神層面的折磨就更近了一層。他要保持健康,他要鍛鍊自己的身體抗擊衰老,他要尋找合適的接替者,他更需要承受雙重身份帶來的困擾。當警察被困在地下工事中,當整座城市被核彈疑雲籠罩的時候,Bruce Wayne幾乎是拼盡全力與自身極限抗爭,Selina Kyle曾經央求Batman放棄城市,和她一起遠走,但是Batman背後的Bruce Wayne卻無法放棄他對這座城市的承諾。在影片的最後,當Batman駕駛著The Bat,裹挾著核彈飛向外海的時候,Bruce Wayne唯一可謂寬慰的是,無論如何他都可以放下作為Batman的責任和重擔,無論生死,他將無需背負Batman以及黑暗騎士的壓力。Bruce Wayne實現了當初的承諾——只是Rachel再也無法回來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