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低俗小说/黑色追緝令(台)/危险人物(港)

8.9 / 2,221,546人    154分鐘 | 178分鐘 (original cut)

導演: 昆丁塔倫提諾
編劇: 昆丁塔倫提諾 羅傑艾佛瑞
演員: 約翰屈伏塔 山繆傑克森 烏瑪舒曼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氣

2012-09-13 19:59:10

(08年文章)視聽超連結-析《黑色追緝令》敘事結構


 

2007年的《記憶碎片》(Memento)對於觀影者可以說是一場智力遊戲,需要高度集中,以擺脫和影片主角一同陷入記憶的迷沼。當一片片破碎崩離的記憶段落在正、反兩條敘事線索中交織上升時,顛覆性的時空邏輯贏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勝利。觀眾大呼過癮,影評如潮好勢,緊張的氣氛和步步緊扣的懸念氣勢如虹。

但當這些已經諳熟時空顛覆的視聽體驗的觀眾,再回頭看1994年昆汀•塔倫迪諾的《黑色追緝令》,相信依然會有驚喜。

這部以「低俗」和「小說」命名的電影一開頭就一本正經地引用了《美國傳統詞典》(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的釋義,給出了「pulp」(低俗)的定義:1.一種柔軟、潮濕、不定型的物質,2.內容聳人聽聞的雜誌或小說,一般都用粗鄙的紙張。

導演是一個三好學生,一定要引用權威字典?怕觀眾不知道:「低俗」的定義?抑或,昆汀在此暗示自己的電影,就像1935 年誕生在英國的「企鵝」版通俗文學讀物一樣,是攪和了各種廢棄報紙、書籍而成的再生紙張、故事碎片?

這一幅黑底白字拉開了拼貼,或者個人稱之為「視聽超連結」的盛宴帷幕。

 

整個電影已經用段落標題分成了幾段:

1.一對情人「小南瓜」和「小白兔」在餐館吃飯時,突發奇想打劫餐館。他們剛掏出搶,就上片頭字幕。

2.殺手Vincent和Jules一路聊著天,去殺人並拿回手提箱。聊到Vincent要陪Mia。結尾是兩人同時開槍殺了Brett。

3.「Vincent和Marsellus的妻子」:Vincent奉命陪Mia一晚,兩人跳舞,後來Mia又吸毒過量。這一段的開始就是Butch和Vincent穿著T恤在黑幫老大Marsellus處,打了個不友好的照面。最後則是小時候的Butch拿到傳奇性的金錶的段落。

4.「金錶」:拳擊手Butch騙了老闆的錢跑路,但在拿回金錶的過程中又救下了被辱的老闆。這一段中Vincent和Mia又見面了,是在老闆發現Butch騙了他。同時在這段中,Vincent被Butch開槍殺死了。

5.「Bonnie的情況」:回到第2段,在開槍殺完人之後,廁所里又跑出另一個人。之後Vincent的槍走火打爆了線人小弟的頭,vincent和jules就跑到老搭檔家裡求救脫身之計。在這裡換上了一身T恤。

6.Vincent和Jules穿著T恤來到一家餐館吃早飯,於是遇到了第1場的打劫。

 

根據每一個段落中隱藏,或者說是「明藏」的線索,正確的故事發展順序可以清楚地排列為2-5-6-1-3-4。總體上邏輯並不像《記憶碎片》一樣來了一個徹底的顛覆,而僅僅在看似連貫的2、3、4之後,冷不丁地倒轉時間線,切回到一開始的殺人。但這些片斷之間給人強烈的斷裂感,就像是點開某一關鍵詞的連結後獲得的全新語境的驚喜。比如金錶,看完Mia被救的緊張而完整的片段,出來出現一個小孩在看動畫片,並且一個軍人魔幻的講述了一隻金錶的故事。甚至救好像電視劇中間的廣告時間,輕鬆一刻。並且廣告的主角還是剛剛電視裡出現過的一個神秘角色「Butch」,觀眾自然被這個「廣告」吸引,希望知道更多與之相關的故事,於是螢幕便出現了擁有下劃線的「金錶」幾字。這是一種完全的超連結的跳躍感。

超連結式的敘事的跳躍感還體現在台詞中。語言帶出了不斷加大的資訊量,新的時空被引入,比如第一段殺人前的那一路上,兩個黑衣大男人從漢堡、起士,甚至在殺人的同時,還再聊Mia的八卦,聊漢堡。

但是有時你又會發現某些廣告你是躲不開的,某些明星的八卦到哪裡也會被提及,再跳躍,依舊能摸到這個世界遵循的「大道」。極為細心和有偵探精神的觀眾可能就會發現第4段Butch逃回家的路上,背景出現了一塊招牌JACKRABBIT SLIM'S,這是第3段Mia與Vincent吃飯的地方,世界很小——精彩的故事可能就在你家拐角的那家餐館裡發生,世界有很大——那麼多人都擁有獨立的個性和側面。

隨機組合的連結還帶來了另一特點,那就是所謂的「多角度」,和重新審視世界秩序的決絕。新聞理論中有「三點採訪」法,也就是一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要用三個不同利益點的當事人來闡發,讓各方眼中的世界呈現彼此的張力,並置出現在一篇報導中。在《黑色追緝令》中,Vincent扎個小辮,一身贅肉,嘟嘟囔囔,在第3段中他擔任Mia的保護者,跳舞、救人,絕對的主角。但是在緊接中的第四段中,Vincent就是一個剛從廁所出來就被射殺的「跑龍套」,如果單這個故事線索的發展,誰又會知道他會跳舞,有可愛動情的一面。再加上他和Jules一起殺人的那些段落,他作為殺手的一面則是衝動、急躁的。種種的形象集於一身,形成強大的張力,引起觀眾思考。第一次觀看時,本人甚至不敢相信,這個Vincent真的就被一槍輕鬆地殺了。導演不擔心觀眾不接受,根本不安排一些細膩的情感過渡,兀自發展著情節。另外還有黑幫老大Marsellus正襟危坐教訓人、被強姦、被車撞等多角度,Jules前後兩端經文念誦的不同,都同樣是強烈的互相斷裂。

明確的看清故事的主線和故事敘事順序,這對於現在的觀眾來說絲毫不困難。而困難的是像導演一樣用遊戲的輕鬆心態,來消解、解構一切,精心地、隨機地截取片斷重新組合。有人用「散點拍攝手法」、「圓形敘事結構」來描述這個區別於傳統「線性時空觀念」的非邏輯的邏輯觀,但我更願意用「超連結」這個語彙,因為「後工業時代」已經成為一種止步於文本狂歡的過去時,而網路生存帶來的數字體驗和視聽體驗則以前所未有的態勢席捲你和我。

所謂後工業時代,所謂web2.0,抑或後現代媒介社會的資訊內爆,種種「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字眼所指向的都是一個全新的語境,一個電影需要與之對話的語境。人們漸漸習慣網路生存,微軟的視窗系統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谷歌的「雲計劃」——在千百公裡的對流層里,人們已經可以翻雲覆雨地從一張照片到一篇部落格、從Adsense的廣告到MIT的網路課堂。有人說這是一種思維向跳躍、流動的進化,同時也有批評說,自由讓人們迷失在連結本身,迷失在資訊的汪洋大海的生存而不是生活之中。「現代主義電影的整體敘事失去了存在的條件,後現代電影導演拋棄了因果主導的縝密的理性敘事,追求碎片式的形象。」不管怎樣,是時候改變了。

 

萊塢經典的敘事線安排,是有邏輯,有發展起伏。採用順敘,加閃回的手法。

倒敘也是一個較為經典的敘事結構,經典的影片如《鐵達尼號》。從沉船的打撈和老年rose重新看到「海洋之心」作為契機,喚醒一段悽美的世紀愛情。 《莫扎特》的宮廷樂師,他的追憶講述和情感的推進把對莫扎特的回憶切割成很多片段,但是因為他的感情線索,使得整個莫扎特的身平故事依舊是完整的。

或者像《紅色小提琴》,穿插著前世今生,把百年前這把提琴的波折坎坷的長時間跨度下的經歷,與當代拍賣會現場的幾十分鐘的競價,進行全程的穿插,更有懸念和接近性。

《黑色追緝令》的敘事結構還可以與一部片子相比較,就是《sin city》。由三個小故事組成,都在罪惡城市裡發展的暴力血腥的故事,但是每個故事的主角都是不一樣的人,互相間的聯繫,可能在同樣的發生背景——一個與警察簽署合約不來管,可以自由販毒的被女性所監管的「城市」。更有趣的聯繫,是第一片段中出現的巨人保護的小女孩Jane,竟然是第三片段的主角,她的那段艷舞令人印象深刻,當巨人再次在酒吧出現的時候,觀眾會獲得一種強烈的與以往電影不同的觀感。但是sin中整體拍攝的風格化非常強烈,並且故事間主題和線索都相對獨立。削弱了《罪惡之城》的後現代解構意味。

 

昆汀•塔倫迪諾的這部作品被譽為是後現代電影的經典之作。這個曾在電影租賃店工作的導演兼編劇,還參與了另一部打破傳統敘事結構的電影《羅拉快跑》的編劇。對於後現代來說生產就是用來被破壞的,用遊戲和批判的精神玩轉敘事線,帶來顛狂的觀影體驗,用強烈的反傳統精神和「新奇」的技巧贏得了觀眾的注意。

這樣一種具有叛逆精神的解構,正是與當時藝術界、或者說思想界盛行的後現代主義,拼貼,波普文化想契合。Andy Whahol的《瑪麗蓮夢露》,理察.漢密爾頓《究竟什麼讓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迷人》(1956年)都是這種拼貼和斷裂創造的新秩序的產物。而瓦爾特.班傑明則說,電視匣子在改變形象與世界的直接而散漫關係方面起的作用不可估計。

《黑色追緝令》的導演兼編劇,昆汀•塔倫迪諾更是坦言自己的後現代傾向,認為一切都是可以被嘲諷。他曾開過錄影帶租賃店,在店中不僅飽覽各類電影,更是培養了他穿梭於各個故事場景的跳躍思維。在本片中的一些片段他也採用了其他影片的經典橋段。

 

雖然顛覆,但是後現代的另一個體現——宗教的救贖況味似乎在這部影片中也無可免俗。當後現代把一切價值觀都否定的時候,導演卻在幾個小片段中都講了這個主題,表達了自己在玩世不恭之下的大眾情懷。

全片都充斥著F打頭的字眼,並且槍殺、黑幫、賄賂、吸毒、警察犯罪等等無所不包的暴力,但是這些「低俗」卻常讓觀眾噴笑,比如當腺上素針刺入Mia心臟後,她說的那句「something」,或者是Vincent和Jules被冷水沖洗換上Tshirt的一幕。

有人說昆丁的最大貢獻是把「淺薄」的後現代電影拍成了「史詩」。他讓我們感受到了輕鬆和暴力,更體驗到了一種新時代的提前到來,而現在這個時代就在我們身邊,看看Youtube上紛繁的鏡頭和谷歌上的億萬連結,答案便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