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Hendrick Z

2012-09-15 05:40:04

瑕瑜互見


「用太平洋的手法拍30年戰爭中的下級軍官和大頭兵,用海濱帝國的手法拍總督法官銀行家包稅人,再用羅馬的手法讓王公貴族們串個場再現些名場面」——這是我以前在圍脖上提起過的對17世紀歷史劇的期冀。當時以為是痴心妄想,不意其中最後一條倒真有了一次接近實現的機會(儘管時間上略有偏差,應在了16世紀)、而且是在這麼一部影片裡。

之前也算對拉法耶特夫人的事蹟有些耳聞、知道她寫的是哪一類故事,加上這樣主題明確的海報,故而對影片風格有個十分自信的預判——如此一來開局之舍閨閣而取沙場,確實大出意料。尤其這戰場戲格局雖不大卻拍得頗用心,不似敷衍過場,更出現了古裝劇絕少涉及的屠戮婦孺情節(戰爭陰暗、人性扭曲的反思大多存在於一戰及以後的時代,那之前是籠罩在英雄佳麗的傳奇光環下的),與原本不高的期望值兩相對比之下,著實把我的興緻調高了幾檔。

影片的前半部份作為「16世紀法國貴族私人生活繪卷」也確實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有卡佩子孫們對「洛林來的外國佬」吉茲家族的敵視,有兩位領主爭了10年的20里格的獵場,有「洞房花燭任圍觀」的婚俗,有富有女繼承人的誘人嫁妝,有外表鄙陋的鄉間古堡,有「疾病隨血液流出」的醫療理念,有星相蘊含政治哲理的迷信……甚至還有鰻魚的養殖與烹飪(「餵以下水和豬肉打出的醬,養在石床上的清水裡,一個月就肥」、「剝皮,烤至褐色,塗以鳳尾魚油,用麵包渣滾一滾,再烤上10秒,蘸著橄欖油、檸檬、芥末、胡椒調成的汁食用」)。我們熟悉19世紀貴族們的圓頂禮帽、緊身胸衣、馬車、穿制服的男女僕人、舞會、家宴、劇院包廂,16、17世紀的貴族卻似乎只是屬於宮廷的——如果不和王室成員扯上關係,他們似乎就無關緊要;一旦離開都城,就不要指望他們在自己的封地上出現。於是可以想見,本片中這些細枝末節在我看來是多麼有趣和值得玩味。

到此時為止,我已經轉而認定本片只是想借拉法耶特夫人的小說為框架做一次時代還原的實驗,剩下的只有一個問題——處理好實驗與作為框架的主線劇情的關係,而這在我看來本是不難解決的。然而當影片進展過半、越來越深入主線劇情後,我不得不承認正是這一點成了它的軟肋。它終於還是落入了四男一女愛情糾葛的窠臼,似乎再也沒辦法脫身。前半部份如此吸引我的展現時代特徵的細節越來越罕見(宮廷芭蕾、安茹公爵的波蘭語課和老蒙龐西耶續絃勉強算是,其質量也無法與上半部的相比),狗血倒是毫不吝惜地潑了一桶又一桶。如此落差讓我失望之餘不免生出一睹原作探明究竟的衝動。

很容易找到原作的英譯版,篇幅不長,讀起來卻挺艱難——因為它實在是太乏味了。我自認為對於年代古早的作品頗有體諒之心,如《源氏物語》就還讓我覺得別有一番風雅格調,但這篇小說在我看來實在毫無亮點。幾乎沒有對話,敘事手法如同流水帳;作者最大的優勢本在於其對貴族生活的了解,卻對環境、風俗等不著一字;就連它的主旨——愛與責任、理性與情感的爭鬥(可嘆,我原本是鍾愛此類題材的)——都表現得極其蒼白,既然它根本談不上有什麼人物內在的刻畫,全部的心理描寫無非是「戀人太過可愛,使得他/她情不自禁」一個模式而已。我並無意貶低拉法耶特夫人的才華,她的另一部更著名的作品《克萊夫王妃》很好,但就事論事,《蒙龐西耶王妃》要平庸得多了。

這樣看來,本片選擇這樣的原作為載體,可稱是高難度的改編,能有上半部這樣的成果也著實不易。要知道夏班納叛離新教陣營的原因原作中根本沒提,他和蒙龐西耶親王的交情、蒙龐西耶公爵對梅齊埃爾侯爵的慫恿、婚禮的過程也全部是一筆帶過,影片將其豐富到了這樣的程度,既符合人物的立場又巧妙地將時代背景融入其間,其實是頗見功力之處。然而一涉及愛情主線,這些優點就全部喪失殆盡。電影對這本談不上高明的故事無法挽救倒也罷了,竟至於讓它變得更糟卻實難理解。舉例而言,蒙龐西耶親王在原作中不過一個存在感薄弱、以維護榮譽的丈夫的形象出現的龍套,影片的上半部對其大大加以豐滿,塑造出一個重情義、沉穩、理智的形象,他對妻子遵從父命出嫁、與自己夫妻之義大過男女之情有著清醒的認知,也很接受這個現狀;而影片的下半部份卻忽然將這個形象砸得粉碎,代之以暴躁、衝動、疑神疑鬼,就此朝著藍鬍子的道路狂奔而去——他監禁女主角的情節甚至是原作里都沒有的。如果劇情只是需要一個可憎的丈夫作為道具,又何苦先揚後抑?另一個例子,女主角少年時原被許配給馬延,與未婚夫的兄長吉茲的私情是二人都小心隱藏的,電影中哪裡有一點點發乎情止乎禮的樣子?女主角對她誤認作吉茲公爵的安茹公爵所說的話,原作中無非是提醒他謹慎克制,電影中卻成了私會的邀約。

說到底,影片不甘於忠實再現拉法耶特夫人筆下因意志不堅而屈服於情慾誘惑、招致種種不幸的薄命閨秀,又或許難以把她拗成那種當時確曾存在而現代觀眾看來亦不那麼陳腐的慣於風流韻事、盡享情愛歡愉的貴婦,便走了所有道路中最最愚蠢的一條——自以為是地把一些獨立自主、真愛無罪的苗頭硬塞給這個角色,把帶有勸誡意味的自食苦果悲劇結局掰成勇敢深情的女性追求幸福卻被自私功利的男性背叛——放在19世紀背景下或許堪當稱頌,可角色偏偏身處16世紀,這些思想於她而言超前得滑稽,我們這些21世紀的觀眾又很難對此類陳詞濫調有多少共鳴,於是所有這些嘗試也就只能化作矯情中二了。這一點很像我之前看過的另一部以英國內戰為背景、同樣試圖以多男一女的狗血愛情主線帶出點批判反思的影片《魔鬼的妓女》(相較於著眼貴族私人生活細節的《蒙龐西耶王妃》更側重大事件的展現,部份場景確也誠意十足,但仍不免被糟糕的主線拖累),所幸《蒙龐西耶王妃》在矯情中二和自以為是方面倒沒有走得那麼遠。但與原創劇本的《魔鬼的妓女》不同,《蒙龐西耶王妃》是一部改編作品,若是對拉法耶特夫人的道德勸諭不屑一顧,至少拿出些比它更嚴肅更有價值的東西來,何必披著原作的皮販售一些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根本沒有立足土壤的廉價口號?

自然,拉法耶特夫人畢竟也只是身在17世紀而以傳說和想像描摹著100多年前的圖景,更多是借古喻今排遣自身的愁緒,她的這部小說既未體現太多史學價值,文字技巧亦很粗糙。但是,選擇這個載體是否註定失敗?我並不這麼認為。在我看來,這部作品如果還有什麼可發揮的地方,一是其背景提供的可供進行「時代還原」實驗的空間,二就是它那在拉法耶特夫人筆下也未能得到很好表述的主題——「愛與責任、理性與情感的爭鬥」了。就第一點而言,影片前半部份做的足夠出色,後半部份也並非沒有再進一步的機會——比如芭蕾場景,如果不僅僅止步於後台而是讓鏡頭在舞者與焦急等待情人的女主角之間切換,既可增加戲劇性也可藉機做一次古代舞蹈的展示。就第二點而言,電影可以運用的技巧其實很多:表演、構圖、光線、鏡頭、剪輯、配樂……如果劇本的後半部份不那麼失控,甚至在劇本已經如此的情況下演員(尤其是女主角)的演技能夠好上一點,至少本可以做到比原作那些單薄的文字更令人信服。遺憾的是,這些也只能是假設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