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愛,穹蒼--To the Wonder

通往仙境/爱穹苍(台)/爱是神奇(港)

5.9 / 24,594人    112分鐘

導演: 泰倫馬力克
編劇: 泰倫馬力克
演員: 班艾佛列克 歐嘉‧柯瑞蘭寇 瑞秋麥亞當斯 哈維爾巴登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amouse

2012-09-15 16:13:05

不再新鮮的音響散文詩


  泰倫斯.馬利克儼然一位當代「散文電影」大師。其他電影人或許有習慣經常記下看到的震撼故事或有趣段子,以豐富其下一部作品的靈感和素材,但馬利克顯然永遠像個詩人那樣,隨手記下觸動自己的風景、情感和心境,至於故事,於他而言,能大得過這個永遠悸動的美麗世界嗎?

  如若說畫面和意旨宏大、劇情和角色模糊的前作《生命之樹》至少還有關於還在在與強力父親的糾葛中成長和感悟之敘事,等到了新作《通往仙境》中,馬利克就大刀闊斧的去除作為劇情電影應有的一切巧合、設計和矛盾衝突,徹底成就一部遍佈風光和心靈感悟的「知音體」純愛片。

  任何人的純愛當然也都是個事,一個總圍繞著羞澀、溫存、爭吵、出軌並最終依然相濡以沫的事,一個和任何一對深愛的戀人沒啥大同小異的事。電影大師們總善於在這些太陽底下沒新鮮的事中,或變化花樣或穩抓情緒,一次次從不囉嗦的讓人動容。只是,泰倫斯.馬利克選擇了按電影本體論而言「最不電影」的方式去訴說,稀疏的對白和鬆軟的情節不是推動愛情進行的能量,而只是伴隨2小時舒服畫外音的點綴,與那些逆光鏡頭裡的農業和畜牧業小清新效果相當。

  刺眼又讓人想擁抱的午後逆光、瀰漫著麥浪氣息的黃昏柔光、拍擊陸地的粼粼波光,泰倫斯.馬利克早在1978年還真正說故事的《天堂之日》中,就以每天就著日落前開機的「黃金時刻」拍攝法,證明了自己雕琢光影的強大能力。他總能將一眾好萊塢大腕,置於其神秘光線下,修飾他們本就分外分明的外形稜角,讓鏡頭外逐漸開啟的天堂之門,感召地球上的這些漂亮人兒——蝗蟲撲過田野後接受命運安排的理查.基爾(《天堂之日》)、被日軍圍在瓜島溪流中等天堂之手帶走的阿德里安.布羅迪(《細紅線》)、在海邊屏息回憶父愛的西恩.潘(《生命之樹》,以及本片中無論在聖米歇爾山懸崖還是在美國西部曠野中都一言不發的本.阿弗萊克。

  為了這份天堂榮光,馬利克還為這段幾乎僅剩歐嘉·柯瑞蘭蔻法語畫外音的愛情故事,加上了毫無關聯的、由賈維爾.巴登飾演的神父角色。於是,他也力圖建構著一座超越語言的巴別塔,無論片中人說著法語、英語、西班牙語還是義大利語,他們都彼此理解著愛的語言以及上帝的呢喃。

  馬利克熱愛純粹之美,經過幾十年的電影製作實踐,在這部《通往仙境》中,差點百分百實現了音畫分離。除了三三兩兩無關痛癢的對白,被淨化了的聲音是詩歌,是馬利克關於愛情的思考和心境;畫面也在徹底做著一番明的淨化,就連本該污垢滿佈的廢棄工業廢墟,也被雕琢得如同仙境。

  這樣試驗化的嘗試其實並不新鮮,影迷們早在Godfrey Reggio的《生命三部曲》中就見識過此類散文式「音響電影」的強大魅力,更極端的例子,當然是德里克.加曼在失明後拍攝的只有詩歌而螢幕全藍的《藍》。但能將試驗影像近乎商業化帶到影展甚至院線的,唯有泰倫斯.馬利克。只可惜,由於前有《生命之樹》這株金棕櫚攔路虎,《通往仙境》只能被評價為一部微縮版的《生命之樹》,唯美依然卻了無新意,或者說,試驗的藝術品始終是束之高閣的藝術品,而無法成為滿足慣性觀影習慣的產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