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顫慄黑影--The Woman in Black

黑衣女人/颤栗黑影(台)/黑衣凶灵(港)

6.4 / 194,888人    95分鐘

導演: 詹姆士瓦金斯
編劇: 珍古德曼
演員: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希朗漢德 珍妮泰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雲飛揚

2012-09-20 08:47:32

終於又在電影院裡看到鬼了



從小說到話劇,再到電影,《黑衣女人》的故事藍本的確是經過反覆試煉的。只是,在全球恐怖驚悚片沒落的趨勢之下,也沒能激起多少漣漪。中規中矩的影片,談不上失望,也挑不出亮點。想必有一大半影迷,純粹是衝著丹尼爾·雷德克里夫去的。藉助漫長的八部《哈利波特》,被觀眾所熟知,並迅速成長,可以說是已經順利的完成了「螢幕成人禮」。作為「後哈利波特」時代的第一部作品,選擇壓抑黑暗的題材,挑起喪妻痛楚的大樑,看得出他是在極力讓人們忘卻先前小男孩的形象。沒有了魔棒,沒有飛天掃帚,轉眼間就化身為了凡人。於是在樂此不疲的獨闖陰森老宅、進火場救人、潛沼澤撈屍體等舉動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他的敬業有加。單憑這些橋段,我想對於片子本身而言,就沒什麼好吐糟的了。本片最大的觀影體驗,便是本以為中國電影院裡不會有鬼,始終在為那些靈異現象找邏輯,結果最後卻是真滴,這個可以有,本來。

《黑衣女人》的故事核心簡潔明了,那便是一位母親的「愛之深,恨之切」。類似的報復就好比是低調版的《咒怨》,畢竟人家黑衣女人從來不親自動手,而且目標只是孩童。哪像是十惡不赦的伽椰子,向來都是來者不拒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詮釋的亞瑟,飽經風霜的模樣,在貫穿始終的英倫式陰暗佈景中,一直沉浸於痛失愛妻的悲傷之中,晃晃而不可終日之下,本能的對神靈抱有信仰,或者說是幻想。如此一來,他便不知恐懼為何物,孤身一人反覆探尋凶宅。當故事行進到屋內的椅子會自發搖動,玩具會無緣由的被啟動的時候,咱們國人俗稱的「鬼」就必有無疑了。自此,亞瑟便更加一發而不可收拾,妄圖同「黑衣女人」對話,看來是想跟「她」交個朋友,順便問問能否給去世的妻子捎個話,送點日用品什麼的。這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手法,在現今的恐怖片中是被濫用的、遭人詬病的。恐怖片的成敗正是在於此,必需要有一個可以讓觀眾信服的理由,給恐怖元素的延續找一條順暢的、出其不意的道路。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影片,只是打著「恐怖」的幌子,自說自話的在無病呻吟。

其實《黑衣女人》的故事,可挖掘性還是很有深度的,完全能夠說的比現在好一些。就拿西班牙的《孤堡驚情》來說,國內也引進過。同樣是以母愛為主題,在不失恐怖驚悚的前提下,通過插敘、倒敘的手法,花大量的筆墨去呈現母子關係的閃影,不但不會顯得拖沓,反而會大大提升情感的深度與價值。而反觀《黑衣女人》中,除了寥寥幾封默讀出來的信件能夠感知母親對於孩子的愛,剩下便是無休止的報復。難道導演是認為,那句反覆念叨的「我永遠不會原諒你」,最能凸顯出母親愛子的瘋狂麼。那麼,這段母愛就委實陰暗,一點也不純美了。在沒看過原著小說的前提下,我以為加幾場母親與孩子嬉戲、分離、思念的戲碼,再把孩子的死與小鎮民眾的冷漠聯繫起來,或許從情感上,會更有料一點。當然,也免不了會落入俗套的窠臼。但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毫無營養、蒼白無力地將復仇進行到底吧。

當「愛」成為「恨」的理由,這個社會就不和諧了。為此,國內的版本在末尾處的設定是,火車並沒有裝死父子倆,很俗很和諧。只是,那個攙扶了摔倒老人,輕則賠錢,重則牢獄的,還真不知道是哪個國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