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得PAN哥不
2012-09-23 21:30:22
擁抱溫柔
我跟朋友說,可能最適合我的工作是電影放映員,因為我那麼喜歡給別人放我喜歡的電影,要是他們看完後還會說一句:「太好看了,真是個好片子」,那我就要高興得飛起來了。於是,在連著幾天給別人放了好幾部大名鼎鼎的作品卻沒有看到我期待中的回應時,我跺跺腳,好吧,我們來看《我家買了動物園》。於是這就是我第二次看這部電影了。
依舊很喜歡。記得第一次看的時候還覺得節奏稍顯拖沓,這一次和朋友邊看邊談,卻實在覺得,它平緩有致,敘事輕輕淺淺的,含蓄又溫柔,實在大合我心。所以想為它寫點什麼。
故事背景在2010年。主人公班傑明的妻子因病離世,給他留下了一個14的兒子和一個7歲的女兒,全家生活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兒子因為母親的死性情大變,乖張孤僻,這次甚至因偷竊而被學校開除。兒子必須得換學校,同時為了給全家換一個新環境,儘快從家庭危機中走出來,班傑明一家搬家了。他們一眼就看中了郊區的一所房子,卻被中介告知,如果要買這座房子,就必須連帶買下旁邊一座停業已久的動物園…………
劇情其實很簡單,那到底是什麼如此吸引我呢?
首先是一個耐看的故事(耐看和劇情無關)。影片以班傑明經營動物園的歷程為主線,穿插了父子關係、班傑明與美女飼養員的感情、兒子與鄰家女孩的懵懂愛情、班傑明與前妻的故事,以及他自我的奮起等多條支線。雖沒有大的曲折,卻也小波瀾不斷,小驚喜一個接著一個,不會覺得單調。沒有誇張的表演,情感很克制所以含蓄,是孔子所提倡的」樂而不淫「的那種境界。所以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的感情一點一滴積蓄起來,卻不會落入俗套地在最後如洪流般宣洩出來。我們可能會很早就知道結局,卻依然願意看他們把故事演完,看著預期中45度角的陽光灑滿世界,我們臉上洋溢著傻傻的笑容,然後,回過頭來,注視著一起看電影的同伴,會心一笑。故事結束,沒有醍醐灌頂的哲理,沒有刻骨銘心的感動,沒有驚心動魄的刺激,只有那些淡淡的溫暖、綿綿的感動延續得更久,更舒服。
合適的演員應該算一個原因。馬特達蒙的平民臉看上去就很讓人放心,再加上在《心靈捕手》《天才瑞普利》中就已經讓人印象深刻過的對人物心理細膩入微的刻畫,幾場感情戲拿捏得當,真摯動人,這次飾演一個憨憨萌萌的大叔,實在是不二人選;女神斯嘉麗這次雖然有故意扮丑、以求打破花瓶「美譽」之嫌,但其飾演的動物飼養員依舊是遮擋不住的艷光四射,為影片增色不少;幾個小演員:艾麗范寧俏麗溫柔、科林福特酷勁十足、麥琪伊莉莎白瓊斯萌萌可愛,個個都是心頭好啊。特別是艾麗范寧,第一次看她就驚為天人,我給影片打五顆星,其中一顆就是專門送給她的。到這裡才說到電影裡最重要的演員,對,是動物。憂傷的老虎、暴躁的灰熊、霸氣的獅子、頑皮的猴子、優雅的孔雀,還有蛇、仙鶴,豬,羊駝……動物園裡展開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卷。總能看到可愛的生靈,你還有什麼理由心情不好起來呢?
還有很重要的,是它的配樂和攝影。配樂是這樣一種東西,放在爛電影裡完全體現不出作用,硬性嫁接甚至會顯得聒噪,而如果一部好電影恰巧又配上了合適的音樂,阿彌陀佛,那電影水平就要上一個臺階了。再來說它的攝影,手法上中規中矩,沒有過於玩弄技巧,最出彩的是它對光影的運用。影片裡基本上是一派陽光明媚,僅有的一場大雨也是酣暢淋漓,綠意盎然。況且,大雨之後,那透過繁密樹葉射過來的清澈的陽光,美得更加醉人。於是,在《我家買了動物園》里,Jónsi高遠的聲線與加州的明媚陽光相遇了,交錯的光影中,音樂與美景裹挾而至,觀眾的心不由自主地似要舞動起來。
到了影片結束的時候,你已經心滿意足地要離開了,卻突然看到一行字:「本片系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百度一下,你看到竟真的有這麼個動物園,一剎那,你心底的花開了,借用一句俏皮的話:「又相信愛情了」。你會相信,這個世界到底有那麼多可愛的東西。不是我們的感動廉價,不是我們看不出情節俗套,實在是,在一個堅硬冰冷的世界,我們太需要擁抱這樣的溫柔。
這是一部很治癒的電影,這是我看完電影后最直接的評價。也是從這部電影,我對「治癒」這個詞有了真正的理解。然後,我習慣性地打開豆瓣,找到《我家買了動物園》,驚喜地發現有那麼多評論和我使用了同樣的詞,它們的作者和我有同樣的感受!豆瓣里它的評分為7.7,應該算不低了,但我真覺得它理應獲得更高的評價。我接著發現,那些為數尚少的批評集中指向了它脫離現實,比如:「有斯嘉麗詹森那種素麵朝天也不差的容顏,不去修飾也凹凸有致身材的美眉不會去給熊掃大便,原型角色肯定是土糙的country women,更別說把馬特達蒙大叔個人魅力的落差,換做隨便一個美國小鎮土著中年大叔身上,這個覺得你就沒那麼愛了。哪怕更善良真誠更愛生活一百倍。「這段話實在是說得俏皮可愛,我都笑起來了,另外,即使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也必須承認他的話看起來很有道理。於是,我開始思考一個問題。
什麼樣的電影才是好電影呢?標準很多。但似乎有一個公認的看法:脫離現實的電影不是好電影。從1895年電影誕生開始,它就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以盧米埃爾兄弟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和以梅里埃為代表的浪漫主義,一開始,人們驚奇於炫目特技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紛紛買票進入電影院,沉浸在浪漫主義電影所製造的夢境裡,然而,到後來,當電影被確認為第七藝術之後,電影藝術家們似乎要把電影完全與戲劇割裂開來,故事片從此與藝術脫鉤,評論家們指責那些戲劇性強、多以喜劇結尾的電影脫離現實,」小資產階級的低級趣味「」奇技淫巧「」自娛自樂「」精神鴉片「。特別是在某些特定的年代,電影成為政治鬥爭的需要。那些個人的旨趣之作,常常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這點在改革開放以前的中國、在前蘇聯表現得尤為明顯)。事實上,那些公認的傳世佳作,也鮮有以情節、以娛樂性、以教化人心見長的作品,再進一步分析,你會發現那些獲獎電影關注的似乎都是陰暗面(這點在現代電影發展潮流中甚至有畸變的趨勢,不拍個同性戀題材的都不好意思稱呼自己為電影人了),似乎都以悲劇收場。簡單來說,一部電影,如果不把人看得垂頭喪氣、沉重萬分,那多半有人給你扣上個脫離現實、理想主義的帽子。可問題是,像這樣的電影,又有多少人願意看呢?更何況,他們一再強調的「現實」,就是真的現實嗎?這實在是個不好的風氣。
我的看法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是電影這棵樹上結的兩個果子,不能厚此薄彼。就像李白和杜甫,一個浪漫主義詩仙一個現實主義詩聖,你不能因為李白的詩沒有正常反映唐朝當時的國情而把他貶得一文不值。普通百姓對電影的選擇其實也很直觀,和平年代,那些看起來賞心悅目的電影畢竟要受歡迎得多。你不用擔心國難當頭、社會危機四伏的時候人們會不知覺醒,「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歷史已經證明,到那個時候,即使你請別人去看這樣的電影,他們也沒有心情了(中國的抗戰電影,美國的新好萊塢時期,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所以,如果光以是否現實來衡量一部作品(不光電影)的好壞,是一件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而我們,也將失去多少生活的樂趣。
我突然想到,於我而言,最好的生活可能是:躲進小樓看電影,管他冬夏與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