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遙哥哥
2012-09-27 18:11:48
電影《銅雀台》:為曹操正名之作
昨天晚上將月初規劃的觀影任務全部完成,《普羅米修斯》、《白鹿原》還有當天首映的《銅雀台》。將《銅雀台》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心裡就有一個信念冉冉升起:娘嘞,老子以後再也不來影院看國產片兒了。
想想這幾年所拍的三國戲,從《見龍卸甲》開始,到《赤壁》,到《關雲長》,再到《銅雀台》,除了那《關雲長》私下裡補了一補,其他都給中國電影事業添了人民幣,加了爆米花。
前幾部無一都寫了所謂的影視評論或者叫做觀後感的東西,那麼既然我以後不打算去影院看國產了,所以作為國產片的收尾之作,《銅雀台》還是寫幾句緬懷一下吧。
首先還是說基礎知識,對比《見龍卸甲》這個麻子臉,《銅雀台》也就是長了幾顆痦子,這說明導演和編劇還是有些演義和歷史基礎的。我在寫《關雲長》的評論時候就說過,我不反對導演和編劇去改編歷史,只要改得合理,扯得有邏輯,那便可大肆去編,但是,一些基礎知識必須正確,就像相對論再高深,它的基礎也必須是1+1=2一樣。整部《銅雀台》能夠點出來的硬傷不多,比較明顯的就是靈雎的對白管蘇有朋演的皇帝叫漢獻帝,其實也不說啥了,原諒。還有就是特務頭子吉本,可能他的原型來自於太醫吉平,稍加修改而成了新人物,在此也不說啥,不算毛病。至於用個小日本演穆順,聽到這名字後我倒是嚇了一跳,腦海中隱約記得這是三國里一不太出名的小將,但看到後來這廝竟然被割了雞雞,我頓時混亂了,又覺得是自己記錯了,書上的公公里可能有個叫穆順吧。今天一百度,才明白我原來沒記錯,至於這個穆順,我就當是重名,不深究。
從劇情上講,大體邏輯還是比較合理,雖然最後太監穆順稀里糊塗的被剋夫女劉亦菲一戟戳死有點難以理解,但其他講權謀的戲份還是比較合乎情理。
不得不說亦菲姐姐這角色又有點多餘,其實三國戲如果沒有女人可能會更精彩些。但近期這幾部三國戲明顯都是為了票房而寫的劇本,從《見龍卸甲》裡的曹嬰maggieQ,到《赤壁》裡的小喬林志玲,再到今天的靈雎劉亦菲,花瓶的戲份一再擴充,造成劇情拖沓。靈雎本來是個刺客,可是自從進了銅雀台卻一刀也沒刺出去,反而演的都是和曹操與穆順之間的感情糾葛,費時、費力、費膠片,亦菲姐姐除了那一裸、一脫、一吻,其他的含金量還真是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劉亦菲近期演的幾部影片《倩女幽魂》、《鴻門宴》、《銅雀台》,無一不是陷入三角戀,也無一不是最喜歡的那男人死在自己懷裡,螢幕上的剋夫女形象活脫脫蹦了出來。雖說人生如戲,但願亦菲姐姐生活中不是這樣子,祝了個福。
其實影片演到七八十分鐘時候我還真不想給它寫東西了,因為實在沒啥可寫,但是最後曹操與漢獻帝那段對手戲明顯給這整部影片加分不少,人家思想昇華了--影片提出了一個新的探討:曹操到底是漢獻帝的仇人還是他的監護人(守護者、保衛者)?
衝著這個新觀點,我決定寫一寫。世人受演義影響頗多,裡面曹操欺凌漢獻帝的確有些過份,殺了一個董貴妃、弄死一個伏皇后、斬了近臣、太監無數,但惟獨在肉體上不傷害漢獻帝分毫;如果來個逆向思維:曹操之所以殺董貴妃、伏皇后以及近臣內侍,都是因為這些人首先想除掉曹操,而曹操也是出於自衛。
就像日本自衛隊一樣,人這一自衛就壞了規矩,做了自己不該做的事兒。曹操的自衛無疑太不給漢獻帝面子,造成了以下犯上的既成事實。
但是如果沒有曹操,漢獻帝能活過30歲的機率還真小。小皇帝遇見曹操時候,那時候文武百官剛經歷李傕郭汜之亂,被董承保護著逃離長安,文武百官餓得連樹皮都啃,這是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罕見的一次政治大災難,是曹孟德給漢獻帝以及朝廷一個穩固的基地,重振皇室尊嚴,雖說歷史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但這其實並非一個貶義詞,幻想如果劉備或者孫策、孫權替了曹操那個位置,也是挾天子令諸侯統一北方,位極人臣之後,那麼漢獻帝絕對比正史危險。
孫權自不必說,自小就有篡漢自立之心,劉備人比較複雜,出於一個搖擺不定的狀態,但他是大漢皇叔,如果真是功垂寰宇,用不到篡位,朝臣門也會勸漢獻帝來個禪讓,或者直接黃袍加身,但這漢室天下也還是劉家的,造反的成本遠遠小於其他人,而且也不會有太多人嚼舌頭根。
但偏偏曹操得了漢獻帝。如果沒有曹操,漢獻帝可能會落入袁紹之手、袁術之手、呂布之手、張魯之手、馬騰韓遂之手,雖不一定會死,但北方依然會戰亂紛爭,民不聊生,正如曹操說的: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但現實,曹操也清楚,他沒有篡漢的心,但也看出漢室的確是一木難扶,所以他也曾對近臣說過:"我當個周文王罷了。"所以曹操一死,他兒子曹丕就廢了皇帝,追封曹操為魏武帝。
窮其一生,曹孟德都在保護漢獻帝這個皇帝的位子,他似乎也想用這份被人詬病的忠誠跟懷疑他的人斗一口氣--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
最後表揚一下《銅雀台》的抗日愛國之情,閹了一個日本人可比打砸搶燒文明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