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紅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红色小提琴/红提琴/

7.7 / 29,109人    130分鐘 | France:140分鐘

導演: 佛朗科斯吉哈德
編劇: Don McKellar and 佛朗科斯吉哈德
演員: 卡勒洛謝奇 Irene Grazioli Anita Laurenzi Tommaso Puntell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雨

2012-09-28 03:17:06

一個好故事值這麼多



很喜歡穿插敘述的剪輯方式。
造琴大師,小神童,激情演奏家,紅衛兵,拍賣五個故事。每一個都清晰,流暢,情節曲折離奇,跌宕起伏,形散神不散,全部都圍繞著小提琴展開。

記得海上鋼琴師是從當鋪開始,一直到最後故事講完,老闆沒有要小號,而是說,一個好故事值這麼多錢。
這把小提琴,經歷的故事顯然更多。從一件文物中,能夠還原歷史,跟隨它一起見證我們的發展歷程。這之中,除了展示,還有一些人性的思考。我想,這就是影片的主題吧。

遺憾的是,影片終究不夠大氣。既然我們跟隨小提琴走了這麼漫長的時間旅途,我們當然想感受不同時代的不同氣息。這一點,只有在中國表現得淋漓盡致。說實話,這一部份在文革內容上並沒有任何摸黑或者過份地渲染,已經相當中規中矩了。此處雖然沒有太多的音樂演奏因素,但是依然將時代,將人性,將人們對音樂的熱愛變現得很充分。為什麼要選擇中國,選擇文革,我猜想,導演一定是看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從毛澤東到莫扎特》。美國小提琴家作為文革後第一個來中國的外國人,帶來了交流,也讓西方人了解了文革中大環境的瘋狂與個人的理智。因此才會有本影片中文革的故事。

但是對於其他幾個故事,比如激情演奏家。他處幹什麼年代?有什麼時代特徵?比較容易混淆。這段故事完全退化成了關於演奏家個人的微電影。放到無論哪個時期都會有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這樣的角色,因為要有普遍性。但是顯然不適合本片的思想。
對於拍賣的故事,也比較普通。所以,我感覺採取多次重複的講述方法更多的是一種技巧。一是讓這段故事與本片更加融合,二是將普通的段落變得有趣。

結構上來說,雖然很多人在沒看完的時候都已經猜到,塔羅牌的預言是針對靈魂附體的小提琴而言,而小提琴的紅色就是孕婦的血。但謎底總是要到最後一刻揭開,所以這一幕無論如何也是要放到影片最後的。
這樣的剪輯無疑是及其耗神的。其中,測試儀器中穿插胎動的鏡頭真是很妙。

有待繼續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