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消失的子彈--The Bullet Vanishes

消失的子弹/奇案风云之消失的子弹/TheBulletVanishes

6.5 / 2,335人    USA:108分鐘

導演: 羅志良
編劇: 羅志良
演員: 謝霆鋒 劉青雲 楊冪 井柏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方聿南

2012-10-04 06:46:15

比偵探更業餘的是槍手


很多商業片都會設置一個「偽結局」,力圖在觀眾最鬆懈的時候上演大逆轉。事先得知影片長度最影響這種懸念效果。冒險片裡幾乎已逃出升天,但只要抬表一看時間未到,主角肯定還會遇到點波折;恐怖片裡大魔王明明已被打死,但離散場還有十幾分鐘,就知道他還會再跳出來。這種與編劇鬥智的偏方,正點中不少推理偵破片死穴。比如《消失的子彈》,眼看兇手伏法,水落石出,主創卯足了勁製造結案假像,但只要觀眾瞅一眼手錶,發現遠遠不足108分鐘片長(影院售票處都大字標著片長呢),就知道真相絕不止此,等於搶先一步洞悉了二次揭凶的局中局。

此問題在小說中更為嚴重,讀者一看偵探揭凶後還剩下不少頁數,就能頓悟真兇另有其人,比看電影算時間更直觀。很多鐵桿偵探迷都覺得《柯南》小兒科,其實柯南在這方面做的相當不錯。20分鐘一集,篇幅卡的死死的,最容易讓人留意「時間還未到,真兇是他人」,但青山剛昌早意識到這個問題,每次有雙重揭凶,要嘛放在同一次攤牌中連續爆出,要嘛就索性隔上整整一集,很少出現只間隔幾分鐘的業餘做法。單論推理詭計,《消失的子彈》做的還算不錯,未能在劇作上解決這個困境,是個遺憾。建議,若對將看的破案片水準沒有十足把握,看片過程中儘量避免看錶,如果是電腦播放,務必把進度條隱藏起來。

影片有一條副線是郭追和王海爭奪最快槍手的頭銜,但他們的終極對決卻十分業餘。槍手比快,比的是拔槍和開槍的動作,但再怎麼快也達不到子彈出膛的數量級。一場典型的拔槍對決過程是:快者搶先拔槍,在慢者開槍前已擊中他,受到子彈衝擊力和傷口的雙重影響,慢者或者已無力開槍,或者勉強扣下扳機而準頭大失,從而使快者得以保命。本片拍郭追和王海的開槍用了正反打,本來分不出先後,卻畫蛇添足的用CG加了一個子彈在空中交叉而過的慢鏡頭,這便十分荒唐,表示兩人是同時開槍。一個爆頭,另一個皮外傷的結果,只能說明兩人準頭有差距。換言之,用這個結果來區分誰拔槍快,毫無意義。

把國外賣座片的成功元素分析一番,改頭換面組裝出一部國產片,很多華語電影人都是這麼幹的。雖然有違創作精神,但並不等於給成品判了死刑。寧浩就把蓋•里奇的《兩桿大煙槍》學的有模有樣,以「瘋狂系列」成功戳中中國觀眾的笑點。筆者不知羅志良是否出於眼紅才看上了同是蓋導的《大偵探福爾摩斯》,就片論片,雖本土化水準不如寧浩,但可以看出還是死了腦細胞的,把脈絡一梳理,是個不坑爹的破案故事,比《密室》之類標榜本格的玩意兒強多了。

可惜講故事的手法實在糟糕,敘事時快時慢,本該言簡意賅的地方拖拖拉拉,也有幾處情緒還沒走到底就生硬切走;角色不多,名字也不難記,可劇本硬是沒介紹好,幾具屍體一併排,還得觀眾費點腦子才能跟誰幹了什麼對上號;和同類作品相比,劇作BUG既不多也不大,可不但沒遮好,還被無限制放大,導致大家看完不是恍然大悟,而是滿腦子問號,越和人討論,問號越多,一流的偵探片要嘛不結案,要嘛結案後一目瞭然;「默片演奇案」,「腦袋撞郵筒」等精巧設計,引發此起彼伏的笑聲,這些耍弄小聰明的橋段在片中鶴立雞群,只能說明其他地方太拼湊、太平庸了。其實羅志良應該是對剽竊行為供認不諱的,片裡有句台詞是他的自白書,設計槍械的工人說他們「整天不幹什麼,就找些外國槍,修改加工下」。

文/方聿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