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歲月神偷--Echoes Of The Rainbow

岁月神偷/1969太空漫游/EchoesOfTheRainbow

7.4 / 2,445人    117分鐘 | Germany:120分鐘 (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Germany:120分鐘

導演: 羅啟銳
編劇: 羅啟銳
演員: 任達華 吳君如 李治廷 蔡穎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滬上芬芳齋

2012-10-06 05:26:12

1969太空漫遊:記一段回不去的舊時光


1969的香港,一條雜亂的小巷,一個普通的四口家庭。
電影《歲月神偷》導演羅啟銳以60年代的舊香港為背景,以一個八歲孩子的獨特視角,以真實細膩的拍攝手法,重現了當時香港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活。我們彷彿在倒流的時光里見證他們的悲歡離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扎與堅持、希望與絕望,重塑了香港人60年代的集體回憶。
為了家庭背負生活重擔卻充滿希望的父母,花園街里令人眼花繚亂的金魚,突然掛起的十號風球,無處不在的上海口音,那些懷舊的英文老歌,馮寶寶的電影還有像永利街一樣的香港老街……電影中的每一個細節,無不勾起香港人對那個時代的回憶,還有對那個時代溫暖人情的回望。
影片中歲月這個神偷,無聲無息地偷走了一個少年16歲的生命,偷走了一段美好真摯的感情,偷走了60年代香港溫暖的人情味,偷走每個人失去的歲歲年年。星移斗轉,滄海桑田,如今的香港,到處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卻再不見深水埗那條小巷到了晚飯時大家互相夾菜的濃濃溫情。
《歲月神偷》中充滿了60年代香港小市民的無奈,他們勤懇工作,卻苦苦掙紮在溫飽線上,面對趾高氣昂的外國警察、地痞無賴,只能忍氣吞聲。在電影中,中秋佳節,羅太太用鞋店的微薄收入買了4盒月餅,在送給外國警察、地痞、親戚朋友後卻只剩下2個。羅太太安慰小兒子說:「2個月餅,一人半個,正正好好。」小兒子嚎啕大哭後,偷偷賣假冒的明星相片,只為完成他「吃完一盒雙黃蓮蓉月餅」的渺小願望。他很幼稚,幼稚到相信傲慢無禮的外國警口中能倒背出26個英文字母的人很厲害。小弟從此很努力很努力地倒背英文字母,有一天他成功了,而當他擠到警察面前背給他聽的時候,卻被他一次又一次不耐煩地推開。當時生活在殖民地的香港人不知忍受著多少屈辱,流過多少淚水,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也為國家受到的屈辱。
《歲月神偷》籠罩著一種強烈的、不可抗爭的命運感,也體現了導演自己的生命哲學。當颱風驟雨襲來的時候,羅先生與羅太太守著他們破敗的家,與風雨抗爭。當狂風呼嘯著擊碎二樓的玻璃,羅先生羅太太毫不猶豫衝上二樓,用自己的身體當支柱,反手緊緊摳住屋頂,不讓狂風掀翻屋頂,羅先生大喊「保住個頂就好啦」。有瓦遮頭就能保住一個家,這是多少年來中國人最樸素的信仰。在那些動盪的歲月裡,人們對衣食住行的要求都化為虛無,只想保住一個個家。家是心靈的皈依,當小小的鞋店難以支撐一家人生活的時候,羅先生依舊不忘每晚詢問小兒子在學校里學了什麼,也不忘給老婆做一雙新皮鞋。當羅先生舉起那雙鞋的時候,他無比專注地向妻子介紹皮鞋的小羊皮,雙層底,兩朵花還有特地為患有雞眼的妻子開的透氣孔。羅先生托起的不僅是這雙紅色的羊皮鞋,更有他作為丈夫的尊嚴和對家庭的承擔。
羅太太有一句口頭禪「人只要有信就好啦」。她相信羅記皮鞋的生意會一天天好起來。一個信念,就算明知不可能實現,也堅持著,不願放棄,這是底層小市民對生活的熱忱,不願放棄的希望。當得知大兒子患有白血病時,羅先生和羅太太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甚至當醫生說他不能再操勞時,羅先生說「那怎麼行,他還要唸書,怎麼能不操勞?」羅太太從沒有在家人面前紅過眼睛,只有一次,她摸著丈夫典當掉結婚戒指的空蕩蕩的手指時,流淚了。她說「鞋」字半邊是個「佳」,人生也是這樣,一步難,一步佳。大兒子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護士對待這些患有絕症的病人已毫無半點尊重可言。他沒有奢望自己能重返課堂,每次從昏迷中醒來,都會對家人說自己好點了。可是最終,他沒有逃過命運這個神偷的魔爪,在醫院的陽台上猝然離世。倒下那個的蒼白、年輕的身影,沒有等到初戀女友帶來的那條金魚,也沒有等到父母買的那碗及第粥,更無法實現以後和小弟一起跑步拿金牌的承諾。那束跌落在地的白玫瑰,濺上了殷紅的血。那個貓著腰在閣樓上做功課的少年,承載著父母鄰裡的巨大期望,承受著與女友家巨大貧富差距的壓力,無數次輕輕和著收音機唱著「I wanna be free」。不知道他死後,靈魂是不是乘著歌聲,獲得真正的自由。大哥死後,小弟想起奶奶說 「只要將最心愛的東西扔進苦海,將苦海填滿,就能與彼岸的親人再重逢」。他帶著自己以前偷來的夜光杯、紅白藍旗和孫悟空像來到海邊,流著淚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扔進海里,卻發現「苦海」無邊無際,根本無法填滿。小弟這個小偷,偷來自己的愛物,但歲月這個神偷偷走的是他最愛的親人。「苦海」這個深刻卻不悲觀的隱喻,告訴我們人生的苦難無邊無際,你不能奢望跨越它。而每個生命、每段時光也會像小弟的愛物那樣慢慢沉沒,留下一圈圈的波紋,最後了無痕跡。它是每個人終要面對的「必然」。
《歲月神偷》沒有一擲千金的大製作,沒有炫目新奇的後期效果,更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但它被稱為「最美最感人的香港電影」,因為它的樸實無華恰恰直擊人們心底脆弱的地方,不僅僅勾起了香港人的集體回憶,更引起每個觀眾的共鳴。草根階層在艱難歲月中的堅守,在命運低谷中的奮力拼搏,鄰里之間的真情,無奈且無法改變的歲月……這部影片帶給我們久違的感動。電影的結尾,是長大後的小弟陪母親去給大哥、父親掃墓。墳頭的杜鵑依然開得燦爛,就像命運無情的壓迫中,卑微的人依舊能開出絢爛的生命之花,這是他們的真情和生生不息的生命的熱忱。當年頑劣不堪的小弟考進了哥哥讀的那所名校,羅太太的雙鬢也早已斑白。掃完墓回家的路上,小弟仍然滔滔不絕地提著哥哥生前說過的話,羅太太試著學他倒背26個英文字母。他們撐著傘走過的天空,正掛著大哥生前提過的罕見的雙道彩虹。雙道彩虹是不會消失的,它像徵一種不曾放棄的信念,象徵著不滅的希望,永遠在人們的心中閃耀。
《歲月神偷》緬懷了香港逝去的60年代,一幕幕畫面像一幀幀黑白的照片,在時光的塵埃里靜默著。影片中多次以小弟戴著金魚缸假扮太空人的視角來拍攝,小弟眼中的世界因為金魚缸而扭曲變形,純真的兒童視角淡化了故事的悲傷,讓人哭過後感到溫暖與力量。因此影片有個別名為《1969太空漫遊》。或許這段逝去的歲月,正如一段太空漫遊,離我們是如此遙遠,那時的經歷在現在看來又是不真實、迷離的。正如影片的插曲《歲月輕狂》中唱到:「水一般的少年/風一般的歌/夢一般的遐想/從前的你和我」,這段帶著導演濃重的自傳色彩的影片,也是香港人一段難忘的回憶,它是我們回不去的一段歲月,是對純真情感的回望。
影片的最後,出現了一幕從太平山上往下望,維多利亞港畔萬家燈火的畫面,點點燈光如同漫天的星光閃爍著。「在幻變的生命里,歲月,原是最大的小偷。」歲月這個神偷能偷走年華,偷走生命,但它偷不走的是純真的親情、愛情和生命里萍水相逢的人之間的溫情。1969太空漫遊,或許是我們生命中一段感動的旅程,一段懷舊的集體記憶的重溫,一次穿越時空的美好人性的體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