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燈下的小魷魚
2012-10-17 05:18:25
線性時間-平行故事-環形悲劇
一部好電影也許不在於它所描述的故事,而在於這個故事帶給觀眾的思考。
在這一百年的線性時間,20世紀前期倫敦、中期洛杉磯、後期紐約,分別有三位女人在這一天中因為一本書而產生了對話,如同平行世界中的三人。最後以作家的自殺似乎象徵著後面兩位女人即使看上去已經逃離了社會人際束縛怪圈達到自由,卻仍等不到真正內心的平靜。
初看The hours是完全不能理解它要表達的是什麼。唯一的印象就只有Nicole Kidman那帥氣的作家形象。待到剛剛上完的《電影文化》,和老師在課後討論了一下關於這部片的主題把握,才發現這部片更吸引我的不是生與死的問題,而是女性身份何去何從的問題。
也許以前也會不自覺地接觸了一些女權主義理論,但是一直不大系統。唯一印象最深就是對激進女權主義的反感,雖然我作為一名女性,但是卻對「女人就是要戰勝男人」的行為並不讚成。我覺得這種試圖在社會所有方面取代男性角色的思想無疑在另一方面宣告弱勢地位,把自己定位成「弱者」而去反抗。不斷地把雄性元素往自己身上套,男人可以穿褲子我也要穿,男人一天搬十袋泥土,我一天就不能少於8袋。片面地追求絕對平等其實是一種抹滅自身存在的行為。但不可否認,近代女權運動取得的進步就是靠當初那批覺醒者爭取而來。The hours里第一位女性維吉尼亞·Woolf就是第二代女權主義的著名作家。她們的思想也許很激進,可有時候就是要靠極端才能推動發展。她們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部片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是一部女權主義的電影,而導演編劇等背後班子都是男性,這就導致了它電影中一些安排就會不自覺地透露出男性對女權主義的看法。為什麼要安排Laura的兒子理察是一名患有愛滋病最後跳樓自殺的詩人?為什麼要安排在21世紀已經獲得女權運動帶來的一切成果的娜蕾莎生活仍是如此徘徊空虛?
開頭到結尾三個女人的命運再一次重合,在這種環形的結構中,表面上似乎享受著女權運動帶來的改變的娜蕾莎內心也還是一如的空虛,是不是暗示著百年間女權的爭奪到底還是沒有讓女人獲得幸福?導演的安排是不是有所暗指?導演會不會給觀眾一種邏輯就是理察的悲劇就是Laura追求個人自由而放棄幸福家庭破壞社會結構的原因?因為女人為了掙脫妻子母親的角色帶來社會制度的解構從而引起千千萬萬類似詩人理察的悲劇?這種隱形的批判是不是帶有導演本身立場的影響?
從依賴男人到尋求自我完善,這一百年女人是在進步還是在原地踏步。
如果說兩性之間的矛盾是不可消磨的,那是不是一定是你消我長不可共贏的局面?還是說這種局面是由社會本身千古以來的制度造成的?男人生來就為統治者,而女人則是生來被賦予了妻子母親的身份,這是不是不公平?如果說制度的本身就是一種揭示統治與被統治,那能不能還有第三方作為兩性之爭的被統治地位,而讓男人與女人不再處於一種鬥爭的關係而是變成一種合作?
That『s what I want to figure out.
而這片子另一個命題就是關於生與死的問題。但是想不到更簡潔的一句話可以概括:「You can'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隨著鏡頭停留在維吉尼亞·伍芙輕輕地挽起有點疲累而微微彎腰的丈夫時,我雙眼濕潤。沒有比她更勇敢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