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灰燼與鑽石--Ashes and Diamonds

灰烬与钻石/Popiolidiament/AshesandDiamonds

7.7 / 13,514人    103分鐘

導演: 安德烈華依達
原著: Jerzy Andrzejewski
編劇: Jerzy Andrzejewski 安德烈華依達
演員: 齊紐塞布斯基 Ewa Krzyzewska Waclaw Zastrzezynsk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蒙多

2012-10-18 02:09:10

只有灰燼,沒有鑽石。


這部被瓦伊達自認為其首席代表作的影片以華沙起義為背景,展示了波蘭解放前的國內外各種複雜勢力的明爭暗鬥。影片從從戰爭臨近結束的最後一天開始,右翼抵抗組織的殺手馬奇卡接受了刺殺黨組書記茨祖卡的任務,但卻誤殺了水泥廠的兩個職工。馬奇卡離開教堂之後,隨後到來的茨祖卡向憤怒的民眾解釋此事,後來兩人又在酒店相遇。在偶然碰到女服務生克里斯蒂娜後,看似冷血輕浮的馬奇卡逐漸顯露出矛盾的另一面,開始了內心偶然的醒悟。他去請求上司允許他離開這一令人恐懼的工作,但遭到了拒絕。馬奇卡最終殺死了茨祖卡。影片以一個富有表現主義意味的場景描述了這一刺殺事件:茨祖卡帶著滿身的鮮血撲向馬奇卡,而開槍的兇手竟然抱住了他;此時,背後幽暗的天空出現了絢麗的煙花,人們開始慶祝波蘭解放。再次完成刺殺任務的馬奇卡還希望自己能夠獲得自由,他洗淨雙手去尋找上司,但卻在逃跑時意外被警察擊斃。瓦依達以一種巨大的幻滅結束了他的《戰爭三部曲》,影片結尾以交叉蒙太奇的方式表現了酒店中跳舞的木偶一般的人們和死在郊外荒野的馬奇卡,時間是同一個慘澹的清晨。

安傑依.瓦依達是波蘭最年輕的導演之一,在《灰燼與鑽石》中導演對蒙太奇的運用美輪美奐,形成強大的視覺圖像,用一些蘇聯的舊照片來反映一個政治集團的衰敗,運用特寫鏡頭突出人物的面部表情,身體動作的迅速和激烈,反映了戰後波蘭人民的浮躁,不安和意識形態的混亂。片中有幾個畫面是值得人記憶的,對死去戰友的懷念;一個藏匿於酒吧的殺手,斟飲這白蘭地回憶過去;在廢墟中徘徊不定的戀人,在一個殘破的十字架前低著頭;年輕的英雄在一堆垃圾里抽搐,痙攣,最後死亡。

整部電影充滿了絕望的情緒,同時也諷刺了共產主義的虛妄和浮誇。片中對於演奏家的刻畫深人人心,他的謀殺是錯誤的,或者說是被現實所逼迫,從而導致他成為以為悲劇英雄。史達林時期對波蘭這個國家來說是一段恐怖的歷史,酷刑,死亡,以及蘇聯式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的強勢入侵,使波蘭的文化藝術被禁錮。直到波蘭建立起獨立的共產主義整體藝術才從蘇聯強加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解放出來。《灰燼與鑽石》這部片正是對文學和戲劇的一次完美結合。白色的馬,倒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詩歌,破敗的教堂,通過畫面將波蘭戰後的慘澹光景展示在觀眾面前。雖然是對立陣營,Szczuka和演奏家有很多共同點。 兩個奮勇反抗納粹,解放自己的家園。 在西班牙,他被打傷,Szczuka面對法西斯,然後加入蘇聯在二戰中,演奏家參加了在華沙起義。 兩人都記得他們豐富的鬥爭,為更美好的時代, 儘管他們會時不時的懷念但是,Szczuka和演奏家更希望自己可以擺脫過去。

結尾,在波蘭舞曲中,反動派,叛徒,和共產主義合作之後,歡呼慶祝新政權的誕生。各個政治團體的妥協使波蘭一步一步走向黑暗的深淵。

作為」二戰三部曲之一「,《灰燼與鑽石》可以說是二戰後波蘭歷史最好的一段佐證。

任何偉大的藝術取決於它是如何能夠解決衝突,《灰燼與鑽石》,試圖把衝突的個人困在兩個極端,用強烈的故事衝突來打動觀眾,安傑依.瓦依達做到了。

( 史達林雖然波蘭軍隊,這是以前被關押在古拉格系統中解脫出來,同時也釋放了一般瓦迪斯瓦夫·安德斯在莫斯科盧比揚卡監獄,他們並沒有被遣返波蘭,更不用說回到歐洲的土壤。 它們的退出點是故意很遠很遠從波蘭。 他們離開了蘇聯,在蘇聯和伊朗的邊境,在那裡他們收到了由英國的力量,通過所謂的波斯走廊。 這些流離失所的波蘭人成為波蘭第二軍,後來成為了的指揮官蒙哥馬利的英第8集團軍的一部份。 蒙哥馬利,而不是史達林,誰也極不利於任何被送到義大利,波蘭II軍團。 史達林唯一沒有幫助的是波蘭人。)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