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巧克力情緣--Mary and Max

玛丽和马克思/巧克力情缘/玛丽和麦克斯

8.1 / 189,036人    92分鐘

導演: 亞當艾利特
編劇: 亞當艾利特
演員: 東妮克莉蒂 菲力普西蒙霍夫曼 艾瑞克巴納 Barry Humphries Bethany Whitmore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胡二

2012-10-22 07:54:46

選擇同你一起為心中的荒島種棵樹


當資訊變得愈發便捷,當聊天、購物可以隨時進行,當陌陌、微信這樣的約炮利器一炮而紅,還記得那些年寫過的那些厚厚的信嗎?明信片都容易被郵遞員蜀黍弄掉,賀卡都需要掛號信或者快遞的時候,拉開抽屜見到一疊厚厚的信件,似乎是拉開了哆啦a夢的時光機,回到了那些歡樂的年少時光,回到了與同學好友今天鬥嘴明天和好的時代。
搬家前整理東西時,偶然翻到一疊放得規規整整的信件,不同顏色和圖案的信封與信紙,初中同小學同學兩年多異地通信的舊時光,就這樣浮現在眼前,恍惚間,以為是在重溫《瑪麗與馬克思》的畫面。
古希臘神話說,人類生來就是一個球體,只是被神靈劈成兩瓣。故而人類一生的追求便是尋找著屬於自己靈魂中的另一半。
我們總以為自己的心靈是一座孤島,不斷完成著一個人的狂歡。而事實上,我們忘了,其實我們還有友誼——鏡像中的另一個自己。
一個澳洲的平凡小女生,一個紐約的孤僻老宅男,因為同樣愛看阿諾一家的動畫片,因為同樣愛吃巧克力,因為同樣害怕被人嫌棄,一個機緣巧合,一封封溫暖的信件將他們聯繫起來,這樣單純美好,二十年未曾斷絕。
瑪麗因為自己長相平凡,外加額頭的胎記而倍加自卑,沒有朋友,被別人欺負,更不敢向鄰家男孩表示自己的好感,手指上的心情戒指始終是代表著抑鬱的灰色。酗酒吸菸小偷小摸的母親,只喜歡和地下室死鳥待在一起的父親,瑪麗彷彿被遺棄在角落,無人問津。她有著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著自己的小小的夢想,卻未曾真正努力去實踐。
馬克思因為自己的肥胖症和強迫症,不能辨識旁人的面部表情,時常焦慮和不安,只能跟虛幻的人和金魚做朋友,這在外人看來著實古哩古怪。
然而瑪麗的一封信,卻讓這兩個看其來彷彿是兩條平行線一樣的人有了交集,「你知道在美國孩子是從哪裡來的嗎?」「你被人戲弄過嗎?」「你有過妻子們嗎?你有過愛情嗎?」一系列的問題,逼迫著馬克里挖開自己的沉痛記憶。他幫瑪麗想辦法擺脫惡小子的捉弄,他鼓勵瑪麗存錢完成自己的夢想;瑪麗給他列減肥餐食譜,瑪麗給他織毛線球。他們不停地通過信件傾訴著自己對於社會、愛情、友情以及精神世界的看法和理解,不斷訴說著自己的喜好和興趣,彼此的通信成為生活中最值得期待的事情。他們在通信中完成了對對方也是對自己的認知,畫面一冷一暖,他們之間跨越了地域、年齡,成為了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份。
她手指上的心情戒指由灰變紅,他帽子上戴著她做的紅色絨球,他們之間書信來往,彼此交流心中對生活的困惑和好奇,以及新鮮事和進步,不斷向前流逝的時光必然會有挫折和打擊,所幸,瑪麗和馬克思在彼此的來信中得到了最大的慰藉。
本以為溫馨的故事就此結尾,多年之後,她結婚生子,他的社交障礙症治癒,念及這段二十餘年的通信經歷,都是彼此人生不可磨滅的幸福時光。
然而,瑪麗去掉了自己引以為恥的胎記,順利畢業,嫁給了自幼喜歡的鄰家男孩,婚姻美滿,並把最重要的朋友馬克思當成了自己的研究對象,成為了出版界的寵兒,拋棄了自己曾經的孤獨症患者的身份,也拋棄了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因而馬克思憤怒地選擇了和瑪麗的絕交。
對馬克思的憤怒感到受挫,進而徹底否定了自己,瑪麗銷毀了自己的著作,自斷錦繡前程,一蹶不振。最後深愛過她的丈夫也選擇離開她,去和自己的同性戀對象種草餵羊幸福生活,整個世界,似乎只剩下瑪麗一個人終日酗酒消沉。
她拋棄了自己曾經的孤獨症患者的身份,卻被同樣是孤獨症患者的馬克思所拋棄,她否定了曾經的自己,又被鏡像中的另一個自己——唯一的朋友所否定,這才是最孤單的時刻了吧?
幸好,經過一番思索,馬克思還是選擇了原諒瑪麗:「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人……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生活,只有椰子和我,他說我必需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我的全部,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份然而我們必須適應它們。……希望你我的人行道會相交在一起,到時候我們可以分享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們生來具有缺陷,我們不夠完美,不夠讓人百分百滿意,然而那又怎麼樣?正如片中瑪麗自殺時的歌曲中所唱:「無論將來怎樣,未來不是我們可以窺探」,也正如片中馬克思收到的那個巧克力上面刻著的「愛人先愛己」。認識到我們自己的缺點,接受我們自己的不完美,我們便會像故事中說的「大腦在微笑」。
好不容易,瑪麗帶著自己的孩子,越過大洋來見這位二十年來素未謀面的朋友,當她推開門的剎那,才發現馬克思已帶著微笑在等待中幸福地死去。
難過嗎?不。為他們重逢卻生死相隔遺憾嗎?不。他開著電視看著阿諾一家,身旁放著的是自己用來識別表情的小冊子,他已然做好了迎接她的準備。如若彼此相見,他會因為激動而又變得焦躁導致住院種種呢?那故事不如就此打住最為美好。
她環顧房間週遭的一切,馬克思在信中告訴她,會將她的每一封來信都熨燙平整收藏起來,滿滿的信紙牆讓人不禁再次感動。
他們接受了彼此之間的種種缺點,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的不可更改的痕跡,即便生死隔離,然而又怎會覺得孤單?
朋友是另一個我們,在彼此相知相識中,我們和朋友一起接受彼此的缺點,在彼此生命中的歲月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我們,不是孤獨的,因為心中的荒島始終有樹的陪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