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工頁的衣刀

2012-10-26 18:00:25

麥克柯里昂的選擇


回去看這部片的動機是想追尋一個答案——麥克柯里昂(阿爾帕西諾)在軍隊服役回來之後到完全接手家族生意,經歷了怎樣的思想變化?有一天我腦子裡突然冒出麥克柯里昂對他女友Kate說的一句話「It’s my family, not me。」 我就自然而然的想他當初那麼堅決的要走「正規」的道路,怎麼後來變得比誰都心狠手辣?
看完電影我似乎得到了答案。從表面上看是老教父遭人暗殺激發了麥克復仇的火焰,他主動要求單刀赴會,近距離幹掉已被收買的警長和策劃謀害老教父的紐約另一幫會的大佬。去之前,家族裡的所有人包括他親哥哥都不相信他能做這件事,桑尼說:「這不像在戰場上殺人,你是面對面看著他們把子彈放進他們腦袋裡。」而且,他在進廁所拿到槍之前要淡定的毫無痕跡。
麥克做到了,這一場單刀會證明他不但是一個天生的killer胚子,還是一個冷靜的策劃者。後者才是做一個教父真正需要的。
麥克思想轉變更深層面的答案是他看透了所謂「正規」系統的骯髒腐敗。作為一個帶著榮譽歸來的大兵,他的心裡是充滿正義和榮耀感的。他也希望從事正統的事情,在政界或者商界有所建樹,比如說成為參議員(後面老教父臨死前和他的談話也能看出老教父一直希望讓他「乾淨」)。然而這些光榮和夢想在老教父遭暗殺時完全被撕碎了。警長故意把人支走還暴扁了一頓火速趕來保護父親的麥克。最後是麥克急中生智的「空城計」才保全老父一命(這裡想到前段時間看的視訊說歐洲最像中國人的是義大利人,真服了,空城計都會)
年輕的教父看明白了這一切,在「正統」「正規」的國家機器那些警察法官參議員和他老父以及他們家族乾的所謂「黑幫」生意之間,沒有那麼分明的界限。我們說的「黑」和「白」, 原來是個圓,在黑的那一頭接著白,在白的這一頭接著黑。
作為一個離開大學不久受過所謂「良好教育」的職場新人,即使在21世紀初,在很多時候,我看到的商場也不過是找到那個對的「教父」——一個能把事情擺平的人,尤其在那些文化經濟政治中心。當然在表面上我們做著所有那些裝飾工作,筆挺的西裝和厚厚的文案。 教父說的Business is business. 那麼多年過去了,這個本質一點都沒有變。
麥克柯里昂從西西里島回到紐約時,已經別無選擇。老教父的去世註定家族的所有重任都壓在了他身上,和紐約五大家族的廝殺不可避免。年輕的麥克沒有給敵人機會,他選擇了先發制人,電影裡史詩般的平行蒙太奇——麥克給妹妹的女兒洗禮同時佈置了數場暗殺——赤裸裸的展現了一場聖潔的宗教儀式背後血腥的你死我活。(很多年以後《無間道》第二部使用了同樣的蒙太奇手法,作為對《教父》的致敬).
麥克柯里昂沒有放過出賣他哥哥桑尼的親妹夫。當她妹妹哭喊著找上門來說他是謀殺者時,已為麥克生有一子的Kate認真的問他:她說的是真的嗎?麥克說不要過問他生意上的事,但是只破例這一次,然後他看著Kate的眼睛說了一句:No。這個「no」意味著麥克將向他父親一樣扛下所有的血腥,然後把門一關,全鎖在在自己心裡;也意味著他從此決絕的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成為新一代教父的路。
電影裡有一段很溫馨感人的戲,老教父臨死前和麥克的最後一段對話。老教父哆哆嗦嗦的說我一直希望把你隔離在家族生意之外,我希望你有一天能成為參議員、州長,希望你不再是被他們操縱的人而是坐到舞台的那一邊。麥克動容的說這一切都會的。老教父又想叮囑幾句要注意的事情,又覺得自己說多了。所有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平常的父親很自然的感情流露,對兒子寄予的厚望和對家族興衰的揪心。在這樣一部充滿內在血腥的男性電影裡面,這種普通家庭才有的溫情極具殺傷力,也很好的平衡了電影的情節。(馬龍白蘭度在教父中中風老父的形象也只有《秋日傳奇》里安東尼霍普金斯的形象可與其媲美,都感動的小生淚花滾滾)。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這部電影,我會用「厚重」。即使一段及其普通的橋段在影片中都讓人感覺到人性的重量。曾經有一個姑娘跟我說她喜歡厚實有份量的東西,因為這樣的東西才讓人能沉下心來。影片教會我的是承擔。命運把麥克推到了風口浪尖,讓他別無選擇。而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繼續做個孩子,做些小孩子的天真夢想,幹些沒心沒肺的事,是因為有人在那裡替我們罩著。為什麼父母早亡的孩子異常懂事,因為TA知道一個浪過來,就是硬生生的打在自己身上。
感謝父母,辛勤掙來的麵包和安身之處。換來我們可以喊「鬱悶」,「無聊」的奢侈。一切其實來的不那麼容易。每一個家族都會有一段血淚史和奮鬥史,輪到我們的時候,給力是必須的。
後記:在動車上看完這部電影的後半部份,旁邊的大叔一開始就湊過頭來,我就把螢幕轉了一個角度和他分享。看完的時候我問他:好看嗎?他說:老外拍得電影還真是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