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lementine.

2012-10-27 19:39:26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學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講述是1949年發生在法國鄉村一所專為「再教育」兒童設置寄宿學校——「池塘之底」裡的故事。在這裡,一位失意的音樂家馬修用自己音樂和寬容拯救了幾十名孩子的心靈,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春天,帶來了希望,教師馬修的教育哲學也在幫助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展示的淋漓盡致。
一、陰森的「池塘之底」
學校名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這四個字,一方面反映了學校的學生不是普通學生,他們有的被父母放棄,有的雙親在二戰中戰死,他們頑劣,甚至冷酷。另一方面呢,這四個字也反映了這所學校的教育——黑暗、壓抑、永無天日。校長哈珊秉著「行動——懲罰」的原則來管理這所學校,如果有人犯錯,就得被關禁閉,還得做學校服務,不幸運者還得被校長帶到辦公室暴打一頓。
對校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維持一種表面上的紀律,以達成其「陞遷」的願望。對孩子們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學習,而是如何在犯錯之後躲避懲罰。殊不知,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這種強制性的教育而違抗師長,校長及其它教員們越是壓制他們,他們的心理就越反抗。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都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兒童的大多數學習發生在社會環境中,兒童通過觀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為而學得社會行為【1】。在「池塘之底里」里,學生的來源五花八門,他們身上存在著各種需要被矯正的行為,他們的相互模仿則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在這種情況下,校長及學校的其他教員沒有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在「行動——懲罰」的原則下,通過關禁閉,暴力體罰的方式來制止他們的錯誤行為,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給孩子們樹立了反面的榜樣。
二、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
學校的現狀因一位新學監——克雷蒙•馬修的到來而改變。克雷蒙•馬修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在其人生的低谷到了這所 「池塘之底」學校,但他的到來卻為這所學校帶來的希望,帶來了春天,他像對待音樂一樣對待這些幾乎被所有人放棄的孩子——「永不放棄,前方總有希望在等待」。
馬修老師在第一次上課時,不小心滑倒,手提包掉在了地上,學生撿到後相互傳拋,他狼狽地想搶回他的包,教室亂成一團。這時,校長進來了,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校長要懲罰鬧事的學生,可是馬修卻說是要找這名學生上去答題,校長走後,教室裡一片唏噓,學生從沒想過在這所學校里老師在才被他們捉弄的情況下,會幫學生解圍,而馬修老師也將他對學生這種寬容的態度堅持到了最後。
1.每位學生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有七中基本需要,由低級到高級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前四種的需要為缺失需要,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它們對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須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認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是生長的需要,它雖不是我們生存所必需的,但對於我們適應社會來說卻是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但它們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1】。
但對這些孩子而言,他們可能只有生理需要得到了勉強的滿足,更別說認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了。他們幾個禮拜才能夠見一次家人,有些可能好幾年甚至永遠見不到父母,有一些還要被周圍的同學欺負,他們犯錯誤後要被關禁閉,甚至會被校長暴打一通,他們不被尊重,當然也不尊重別人;他們不被包容,不被理解,也就無法體諒那種被寬恕被體諒後的感激。
但馬修老師不同,他給了學生最大的寬容和保護,他尊重每一位學生,不放棄每一位學生。在馬修老師為了組合唱團將大家分組時,出現了兩個特例,一個是不會唱任何歌曲的小佩皮諾,另外一位是老走音的郭邦。馬修沒有讓他們做在教室的一角觀看,沒有將他們置身事外,而是分別任命他們為「合唱團指揮助理」和「樂譜架」。影片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在任命馬邦為「樂譜架」時,他側過身,樂譜進在伸手的地方,可他特別對坐在講桌一側的佩皮諾說「佩皮諾先生,把樂譜給我」,「佩皮諾先生,指揮棒,非常感謝」。如果說「樂譜架」還有些必要的話,「指揮助理」就純粹是為了讓佩皮諾參與進來而設的職位。他沒有讓這兩個孩子感到被放棄或是被拋棄,他鼓勵每個孩子,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到了音樂和集體合作的快樂,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價值【2】。
2.兒童是自己道德觀念的塑造者
兒童的不良行為如暴力行為若不得到及時的糾正或教育,這種行為便會保留下來甚至不斷被強化。既然不倡導體罰,那究竟要如何讓兒童認識並改正錯誤呢?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源於主體(即兒童)與社會環境的積極的相互作用。
皮亞傑認為,兒童是一個「哲學家」,是自己的道德觀念的構造者,道德發展史兒童自己積極思維的產物,成人在兒童道德發展中的角色應是一個協助者而不是主人。成人和權威的影響只有通過兒童自己的道德思維和道德活動才能發生作用。因此我們在對兒童進行德育時英青島兒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充分發揮兒童的自主性、能動性,以促進兒童道德觀念的發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1】。在糾正學生不良行為時,馬修老師做的恰到好處。
在處理樂格克弄傷馬桑大叔的問題上,馬修老師讓樂格克去照顧馬桑大叔。在與馬桑大叔相處時,樂格克發現馬桑大叔其實是一個很善良、和藹、寬容的人,也認識到自己,當馬桑大叔因病情惡化被推走時,樂格克不安地問馬修「他會死嗎?」可見樂格克從心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衷心地希望馬桑大叔好起來,這種希望不是因為他可以不用再照顧馬桑大叔,而是因為他從心底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識到自己給馬桑大叔造成的傷害是多麼的不應該,在之後也自然會主動克服和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
在莫杭治因一時衝動用墨水丟了馬修老師後,馬修老師通過取消其獨唱的方式讓其明白:只有尊重別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莫杭治在之前是很被馬修老師看重的,馬修老師欣賞他的才能,並對他進行了特別的輔導,而現在他失去了馬修老師讚許的眼神,失去了自己引以為傲的獨唱。但這只是懲罰,懲罰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行為。因此,在為伯爵夫人演唱的那天,馬修再次轉向莫杭治,向他做出了「請」的手勢,讓他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莫杭治完美的契合著馬修的節拍,在莫杭治的眼睛裡,他讀到了莫杭治的自豪、被諒解後的快樂以及感激。這些都為莫杭治日後成為一名偉大的音樂指揮家做了很大的貢獻。
3.用鼓勵讓夢想飛翔
莫杭治的成功與馬修老師的鼓勵和輔導有著密切的聯繫。這馬修老師對莫杭治聲音的讚美,對他歌唱的肯定,讓莫杭治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尊,讓他從一個愛偷竊、內向,因逃學被公立學校開除的學生,變成一個受人崇拜和尊敬的著名音樂指揮家。這不又是「皮革馬利翁」效應的例證嗎?
鼓勵和肯定在兒童形成積極勤奮的人格時有著重要的影響,這點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也有體現。埃里克森認為在6~12歲,兒童追求的是周圍人比如教師和家人對自己活動的成就的認可和讚許,從而培養勤奮向上的個性品質,否則兒童則會發展出自卑的人格【1】。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莫杭治在被馬修老師發現之前,會趁大家都不的時候在教室唱歌,正是因為他不自信,可見鼓勵和肯定在兒童成長中的重要性。
三、回味春天到來中的故事
因蒙丹縱火事件,馬修被解職離校,校長不許馬修見學生最後一面,但在馬修經過教室樓下時,從教室的窗戶飛出了一個個寫有祝福的紙飛機,學生用歌聲為他送行「風中飛舞的風箏,請你別停下, 飛向大海飄向高空, 一個孩子在希望著你呢⋯⋯」這是學生對他的不捨,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工作的肯定。馬修的行為符合了羅傑斯提出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的三個基本條件:
首先,真誠一致。在獲知將馬桑大叔眼睛弄傷的孩子就是樂格克後,他將樂格克扭送往校長的辦公室,在聽到被校長體罰的學生的叫聲後,他決定私下了結這件事情;在發現郭邦偷了校長的十萬法郎,而目的僅僅是為了買個夢想的熱氣球時,他答應幫他保守秘密【3】,當然他做到了,雖然這更加增進了校長對他的不滿。他對他的學生真誠並且寬容。
其次,他做到了對學生的無條件積極關注。在知道學生調皮甚至冷酷後,他對每個學生也報以積極的態度,即使是智力低下但卻有邪惡傾向的蒙丹也不例外。他覺得他們如同音樂一樣「前方總有希望」。在第一節課上他讓孩子們寫下了自己將來想做的職業,他認為每個人都是有理想並應該有理想的。孩子們的答案五花八門「3個消防員,2個牛仔,1個馴虎員,4個亡命徒,2個間諜,一個熱氣球駕駛員……」,他覺得所有人的夢想都沒好極了,我們可以認為馬修老師是在了解學生的情況,也可以說他在促進學生的學習動機,但無論如何有夢想都是好的。
此外,他具有同理心。他設身處地,感同身受地為學生考慮。在莫杭治因畫了「校長吃屎」的漫畫被關禁閉期間,他沒有告訴這位可憐的母親莫杭治在關禁閉。反倒說莫杭治牙疼,去拔牙了,為一個有戀母情節的孩子保住了在母親面前的尊嚴。在小佩皮諾被校長提問時,為了避免其被罰抄,他在校長背後做手勢告訴他答案,此外在處理樂格克弄傷馬桑大叔眼睛和發現馬邦偷錢的事情後,他都替學生考慮了很多。因為他知道,教育的最終目是為了促進孩子的發展,在哈珊校長的體罰下,是不能幫助學生改正的。因此,為了達到糾正孩子們的錯誤行為及教育的目的他採取了獨特的懲罰方法。
     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正確看待人生,真誠寬容地對待學生,那一張張之內的面孔上閃現的笑容是一名教師最大的幸福和光榮。
主要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2005.教育心理學[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劉石磊. 淺談從《放牛班的春天》中收穫的德育啟示.新課程研究[J].2009(12).
[3] 郭愛芳. 懲罰需要藝術——法國電影《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意蘊[J]. 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09).


不是本人寫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