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浪蕩世代--On the Road

在路上/浪荡青春(港)/浪荡世代(台)

6.1 / 36,993人    124分鐘 | 137分鐘 (original version)

導演: 華特薩勒斯
編劇: 荷西里維拉
演員: 山姆萊利 蓋瑞特荷德倫 克莉絲汀史都華 克莉斯汀鄧斯特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陳令孤

2012-11-02 03:37:47

被弄垮的垮掉一代


從第一次讀《在路上》開始,我就期盼小說能被改編成電影,成為像《逍遙騎士》那樣的精神沸騰之作。但是現在,當電影真的被拍出來後,我卻極度悔恨。不是因為電影拍得不夠好,而是我發現這本書根本不適合改編成電影,尤其是在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沒有了特定時代的狂亂味道,電影就像刻意埋在土裡讓其生鏽的仿製古董,看似古老,實則經不住法眼的檢驗,終歸會被砸碎,只剩一地惆悵。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書籍走紅之時,凱魯亞克就準備將其拍成電影,但是在好萊塢的金錢博弈中,一直未能付諸實踐。七十年代末,大導演科波拉買下了版權,但是在寫劇本的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無法達到電影的敘事要求,於是一直拖到現在,最後才由《中央車站》和《摩托日記》的導演華特•塞勒斯執導。塞勒斯對拍攝公路片很有經驗,其作品也獲得了廣泛認可,但正是這種經驗限制了他對《在路上》的把握。他之前的兩部公路片都是走的溫情路線,人物與世界的關係是善良的,有勵志的意義。而《在路上》的精髓恰恰是頹廢的、濫情的、叛逆的,可是塞勒斯還是按照他固有的模式去創作,在鏡頭處理上過於唯美,對人物的塑造不夠殘忍,便使得電影看起來很平淡,沒有將垮掉一代的氣質豐滿地突現出來。

當然,這也與凱魯亞克的小說風格有關,《在路上》的成功不是因為它的文學性,而是因為它所講述的事情中蘊含的時代跳動的脈搏。小說中沒有連貫的敘事,也沒有戲劇衝突的主線,只是以散文化的筆調和日記的形式記錄了幾個年輕人的自助遊行為,這也是科波拉沒法將其改編成一個成熟的電影劇本的原因。塞勒斯的電影基本上遵循了小說的風格,在情節上以城市和公路之間的跳動為結構,用紀錄的態度客觀審視人物的言行。但是,沒有了生機勃然的浮誇和深入心扉的痛苦,兩個多小時的片長只是流水帳式的重復和找不到高潮的乏味,最終我們也沒有真切地看到垮掉一代的風貌。

在這一條縱觀東西海岸的路上,薩爾是記錄者,迪安是精神領袖,當他們坐在車上出行的時候,氛圍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一旦車子停了,腳步停了,矛盾與爭吵便會出現,人物頓時陷入頹喪中。所以,他們不能停止,只有始終行走在路上。這便是那個時代青年的心理狀態,他們是在一戰中或一戰後出生,又經歷了二戰炮火的洗禮,心靈受到極大創傷,在年少的時候就對人性充滿了懷疑。戰爭結束後,他們又匆匆忙忙地去尋找生存的意義,可是再也無法建立起像傳統一樣穩固的秩序,於是只有隨心所欲地釋放,就像迪安一樣——「他為了麵包和性愛在社會上使勁拚搏」。因此,他們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被弄垮的一代。

電影中出現的青年人在一起吸毒、亂交、跳舞、飲酒、同性戀的鏡頭看起來非常自然,毫無罪惡的感覺,似乎生活的常態就是這樣。演員的表演儘量內斂,在妝飾上也毫無誇張和頹廢的痕跡,沒有長髮、大鬍子和邪惡的神情,一言一行都很有紳士范兒,但是他們的行為卻與道德原則背離很多。電影重點展現了他們對性的態度,這是典型的「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的狀態,迪安與女友做完愛後,又很大方的把女朋友讓給兄弟,一女侍三人的現象多次發生。特別是在汽車上,女孩和兩個男人全身赤裸,她同時用兩隻手給坐在兩側的男人手淫,而車子繼續在路上疾駛,這種情感的喧囂與自由的宣洩正是垮掉一代的沒有垮掉的人性訴求。

作為公路片,自然環境和佈景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由於時隔太遠,電影已無法複製五十年代的美國大陸風情,只能選擇似乎的景緻進行拼貼式展現。《在路上》的劇組在拍攝時碾轉於蒙特婁、墨西哥、阿根廷、智力等地,尋找壯觀樸素的風景。從電影成片來看,這些山水的確充滿了原始的靈性,尤其是農夫在原野上摘棉花和薩爾隨著波濤翻滾向前行走的鏡頭很具美感。但有一個問題是,這些景觀都太乾淨了,水泥路上一塵不染,天空清澈如洗,城市和現代一樣規整,人物雖長期流浪卻依然神采飛揚,看不到落魄和睏倦的樣子,這就無法烹飪出久遠的味道,歷史感沒有了,也就描摹不出垮掉一代的樣貌了。

凱魯亞克在書中說:「不過沒關係,道路就是生活。」而我們也可以對這部電影說,不過沒關係,拍出來了就是成功。電影藝術也像垮掉一代的年輕人一樣,它始終在路上,沒有終點,一旦停止便是倒退。(文/陳令孤)2012/11/1

部落格@陳令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