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真愛伴我行--Malena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真爱伴我行(台)/玛莲娜

7.4 / 112,693人    109分鐘 | USA:92分鐘 (heavily cut) | Turkey:84分鐘 (TV version) | Denmark:92分鐘

導演: 吉斯皮托那多利
編劇: 吉斯皮托那多利
演員: 莫妮卡貝露琪 朱賽貝索法羅 Luciano Federico Matilde Piana Pietro Notarianni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MuyBien

2012-11-02 08:10:43

西西裡的美麗傳說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電影的中文譯名實在是又美好又貼切。整個故事正好似一個美麗傳說,漾著男孩的痴情迷夢,繪著女人的萬千風情。全片帶有濃郁的浪漫主義風格,但卻是在浪漫的語境下,講述了一個頗為殘酷的故事。

電影很巧妙地安排了兩條故事線:故事的主人公Maléna在片中幾乎毫無話語權,她的一切都由旁觀者的視角給出;遠離一切風波的小男孩,則充當了旁觀者見證了故事的發展,而他的成長,也成為影片的核心敘事線索。

影片中,兩條故事線交替上演:

電影一開始,男孩獲得自行車,等於獲得了加入男孩幫的資格,就是從這裡開始,他遇見了美人Maléna;

起初眾人只是議論Maléna有情人,而Maléna選擇對這些流言蜚語置之不理,這時的男孩還是個只能穿短褲的小屁孩,不論晝夜都做著和Maléna親熱的白日夢;

當男孩終於穿上他渴求已久的長褲後,Maléna的生活越來越開始向深淵滑落,喪父之痛加上生計所迫,她不得已選擇了開始用自己的美色來換取生存。此時的男孩,已經不再因為別人詆毀Maléna而作弄他們了,他只是旁觀著一切,默默流著眼淚;

風暴前夜,男孩在俗艷的妓院裡結束了自己的處男之身,也完成了最後一次對Maléna的幻想,隨後,Maléna就慘遭羞辱、黯然離去;

最終,當Maléna在已經殘疾的丈夫的陪伴下重歸小鎮時,男孩早已成為少年,穿上了整身的西裝,身邊還有一個少女相伴。而Maléna終於在經歷種種風波之後,和社會和解,卻終於美人遲暮,傳說不再。

身為全片「觀看者」的小男孩,其成長的歷程,是大多男生都經歷過的:因為青春期對異性的迷戀和慾望的蠢蠢欲動,做著一個又一個不切實際但又美妙至極的白日夢。終於,在意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後,才終於帶著失落感從以前單純幼稚的迷夢里長大。影片中男孩扔掉唱片的一幕很有趣:鏡頭平移,讓人感覺好像唱片會飛出很遠,惹人遐思,可是鏡頭卻急轉直下,唱片像破了的皮球,垂頭喪氣的跌入海里。少年自以為是的愛情幻滅了,那感覺就是如此吧。

全片都處於「被觀看」位置的Maléna,則是給出了影片對於社會和人性的思考。片中最有深意的對比,莫過於兩處Maléna行走的橋段:

大多數時間裡,Maléna都是逆著行人或者說大眾的目光和議論行走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她剪短了頭髮,來到廣場的那一幕,鏡頭特意從她的背後拍去,擁擠的人群看起來那麼疏遠,隱喻著Maléna內心巨大的壓力。但他還是以一種美艷到無以復加的形象,決絕、勇敢的迎接這一切。

而在影片最後,鏡頭更是精心設計過:遠處多了一排行人,Maléna拎著重重的東西,跟隨著他們緩緩遠去。意味著,她終於接受也服從了這個社會。

但這是個美好的結局嗎?我認為不是。在集市上,眾人對她打招呼,不過是想避而不提原來的暴行;給她塞東西,更是一種帶有憐憫意味的補償。在回家的路上,Maléna幾次因為東西太沉而調整拿袋子的方式,也在透露著,她未來的人生不會輕鬆。

本片是導演的「回歸三部曲」之一。Maléna的確是在片尾走回了自己第一次出現的地方——她的家。而作為對照的,則是男孩蹬著自行車,遠離Maléna,遠離他第一次見到她的地方,遠離所有故事的起點:

「...好像逃避似的,逃避渴望,逃避純真,逃避她...」

但他卻不住地回頭張望。這時的鏡頭裡,路邊有許多行人,他們的前進方向全部都和Maléna一致,和男孩相反。畫面中,男孩好像逆著回憶飛馳而去,Maléna卻漸漸走向記憶的暗處。女人歷盡磨難後的回歸,和男孩長大後對年少往事又難堪又眷戀的心理,就在這樣一組頗具匠心的鏡頭裡,得到了最詩意的呈現。

女人的美貌和苦難、男孩的騷動與成長,構成了西西裡的美麗傳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