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的奇幻漂流/漂流少年

7.9 / 667,355人    127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大衛馬季 揚馬特爾
演員: 蘇瑞吉夏爾瑪 伊凡卡漢 瑞夫史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海盜豚

2012-11-04 02:09:11

李安的巔峰:自然與人文最美的交響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以前,我最反感那些人說「一生必看的100部電影」或「如果你2011年只看一部電影,它必須是…」,但是我現在真的很想用這樣的字眼把《少年Pi的奇幻漂流》推薦給你們。以下的業餘影評不是廣告,僅僅是出自一位電影愛好者發自肺腑的喜愛。在最近評獎季看的幾部好評如潮的電影相繼讓我不同程度失望之後,我在看Life of Pi之前居然很緊張。但影片開始五分鐘後我就知道它絕對不會辜負我「預告片就看哭了」的期待。

看完的第一感覺就是片中採訪Pi的記者聽完Pi的故事後的說的第一句話「I don't know what to say」(我不知道說什麼好)。感動與震撼不在某一個瞬間,而是心靈從始至終沒有一刻是平靜的,這兩個小時包含了太多的內容,讓你享受也讓你瘋狂,當你安靜下來,那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襲來,又有太多的感慨。

首先,畫面、特效和配樂是做到極致的美輪美奐,讓電影重新成為一件「藝術品」。其中主要的角色花斑大貓(我現在認為是全世界最帥氣的一隻老虎)還是使用真老虎拍攝與CG效果相結合,無縫銜接。你將看到的3D不再是一種撈錢的手段,而是真正地提升了觀影效果。

說起老虎,有人開玩笑說李安一定又會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理察帕克(老虎的名字)」。(因為李安說過「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斷背山」)確實,電影上下處處都是李安導演的手筆,還有他思想的沉澱,這也是我覺得他能笑傲好萊塢的地方。在我眼裡,他已經遠遠甩開很多大商業導演幾條街了。

我題目說這是李安的巔峰,因為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集中了拍電影最臭名昭著的四大挑戰——孩子,動物,水景還有3D,他不會再拍一部這麼高難度的電影了。而作為一部改編自暢銷小說的電影,據說它還做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還原。我看了時光網上一位影迷在2009年寫的書評,其中她摘錄了書里最愛的一段描寫,也剛好是我看電影時頓時淚流滿面的地方,相信那位影迷現在看了電影后一定很欣慰。不出意外,此片將包攬奧斯卡的所有特效獎項,至於最佳影片,我現在也沒有發現任何一部今年的電影有實力和它一決高下。

最後再值得一提的是主人公Pi的演員Sharma。對於一個新手來說,這幾乎是完美演出。他自己在採訪中也表示,到後來,他完全不覺得自己是在演戲,李安導演輕而易舉地把他的感情調動出來,喜怒哀樂出入自如。

一個16歲的少年,一隻老虎,一艘救生艇,一片浩瀚的海洋——這個故事說簡單很簡單;三種宗教交織,信仰的力量,夢幻冥想,要說複雜也確實比較難懂。總之,你對其中的宗教和一些人文思想看沒看懂沒有關係,你一樣可以感覺到心靈的震撼,你一樣會哭會笑,你一樣在走出電影院很久很久之後都還會記得當時的感覺。在電影紛紛走向純商業、好的講故事的人逐漸消失的今天,你無法想像我看後激動的心情。就像一篇英文影評說的,「Pi的漂流記能不能讓你相信上帝我不確定,但這部電影能讓你重新相信電影。」看到這裡,我的眼淚又下來了。

當然《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不是完美的,美國媒體也表達了一些對劇本和結構上的不滿意,但沒有人質疑它是一部殿堂級的電影,是電影愛好者願意默默珍藏在心中一輩子的電影。

(劇情分析我這裡先不說了,劇透可恥。等上映後,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我在亞馬遜上買了一本製作這部電影的書和一本原著小說,對於一部擠入我個人十大電影榜單的片子,我得好好品味一下。)

*內容部份的影評已經刊登在11月17日的南方都市報娛樂品鑑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我的新浪部落格@海盜豚 上找來看,或試一下下面的連結:
http://photo.weibo.com/2011874330/wbphotos/large/photo_id/3513290594551561?refer=weibofeed

以下是劇情討論的分割線:(11月20日更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會講故事的人講最動人的故事》

李安的電影往往會比簡單的故事情節有著更深一層的思想積澱。你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時就準備好跟隨少年派出發,踏上一段追訴人生意義的旅程。

他的名字叫做Pi

首先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主角的名字有些奇怪,叫做派(Pi),讀法和數學符號 Л一樣。有人在書評中還說差點因為從題目看來是在普及數學常識圓周率而錯過了這個精彩絕倫故事。其實作者揚·馬特爾給少年起這個名字是有特別的意義的, Л自身永遠不重複也永遠不會結束,以此來隱喻人生的未知性與變化無常。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總是會用週遭無形的各種條條框框來約束自己——社會準則、道德規範、親朋好友的愛與束縛、宗教信仰等,那就好比是把自己關在了籠子裡,就像動物園裡的動物一樣。自由被限制了,但也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自己,把外面世界的危險隔絕開來。在常人看來,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的不可捉摸,那麼的危機四伏,人討厭不確定性。而選擇相信三重宗教的少年派正是被逼迫地與家人分離,獨自踏上面對未知的太平洋的征程,而且他更不知道的是危險不僅僅在外面,也在自己的救生艇上。信仰能不能救他?到底哪個神可以幫他度過難關?

老虎的名字叫理察帕克

跟隨派一起流浪的還有一隻老虎,叫理察帕克。對於一隻老虎來說,這也是個奇怪的名字。這個名字是有來頭的,理察帕克是幾位真實的或者小說中的沉船遇難者的名字,其中一位帕克先生還在愛倫坡的小說被同船的人給吃了。電影裡的老虎自然也一位沉船遇難者,而少年派需要生存下去,必須不休止地與老虎帕克做鬥爭,救生艇上的生存指南手冊中既然不可能有介紹「如何與同船猛獸和平相處」的一章,那派能仰仗的只有他自己的智慧了。一開始少年派需要日夜保持警惕,與老虎拉開距離,後來為了不讓老虎餓死,他還需要捕魚餵養老虎,再後來他都自己琢磨出一些馬戲團馴獸的方式來「教導」帕克如何與他一起生活。影片中印象很深的一幕是派在暴風雨生還過後的一段心理描寫,他想知道此時此刻站在船頭望著平靜海面的老虎帕克 在想些什麼,那個特寫鏡頭下的帕克不再是平時威風凜凜讓人望而生畏的猛獸,卻彷彿多了一絲人類的睿智與慈祥。至於同時落入救生艇的其他幾個動物,斑馬、猩猩和獵狗都發生了什麼,就需要你自己去看了影片才知道。

另一個故事?

這是我們看電影時所看到的故事,而在影片的最後部份,在日本交通局派來的沉船調查人員的要求下,坐在椅子上的成年派又娓娓道出了一個「更好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沒有動物,救生艇上是一個水手,一個廚師,還有派和他的媽媽。這個版本的故事很殘酷很血腥,廚師吃了水手,殺了他媽媽,後來他又殺了那個廚師,最終一個人生還了下來。到底哪一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呢?成年派並沒有說,他只是悠悠地問來採訪他的作家喜歡哪一個故事,「喜歡有動物的那一個」。然後派告訴作家,現在這個故事是屬於你的了,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有人解讀說,天呀,難道理察帕克和其他動物們從來就不存在,老虎指的就是少年派內心深處最大的敵人——對未知的危險恐懼的自己?在文學作品裡,猛獸總是用來代表原始的人性,那麼漂流中派與帕克一系列的搏鬥、適應、相濡以沫到分別其實都是其心理變化的隱喻?就像派一樣,我現在也想告訴你,看了電影以後,這個故事就是屬於你的了,你願意如何理解都隨你。

因為電影是由小說改編的,據稱製片公司高層因擔心觀眾反映曾表示書里關於哲理的闡述部份點到為止就好, 但是李安導演卻始終在堅持,他說「我們需要把故事講好(storytelling),否則人生就只會循環往復下去,像數字Л一樣。」所以他的電影總是有著極高的普世價值,而同時也讓影迷津津樂道。在很多糾結的情節處理上,李安導演都選擇了把辯證的機會留給演員和觀眾,是喜是悲、是真是假、是難是幸,都是看完電影后你自己留下的念想,值得再三回味。他還在採訪中表示過有段時間他曾想乾脆拍個最貴的藝術片名留青史,但後來轉念一想,「不能把人家胃口勾起後,只做自我感知,對社會沒有集體啟發性。」所以李安導演不斷地在挑戰自己,以實現商業與藝術的平衡,而放眼全球,他也的的確確是中西合璧、商藝交融的第一人。

「這個海灘如此柔軟、堅實、廣闊,就像上帝的胸膛,而且有個地方,有兩隻眼睛正閃爍著快樂的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