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even

2012-11-05 08:31:43

《死亡詩社》,既是浪漫的、理想的,也是現實的、深刻的


與其說這是影評,更應該說這是在記錄看電影時的感受,沒有像看完《放牛班的春天》和《三傻打鬧寶萊塢》這兩部主題有點想像的電影那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而是更多的無奈和思考。

當看到「死亡詩社」這個電影名,本以為是懸疑、驚悚類電影,看電影時才知道是青春校園電影,也有人歸類它為心理學電影、勵志電影。其實按照戲裡的意思「Dead Poets Society」應該是「已故詩人社團」,這個由男主人公Keating老師當年學生時代在學院成立的社團,志同道合的同學在山洞中朗讀梭羅等已故詩人的詩句,在那古印第安石山洞中讓詩發揮出魔力。一群年輕人在山洞裡輪流念詩,這有什麼趣味啊,於是我懷著這個疑問來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與我同樣的歲數,我出生那年就有的老電影,如今才看確實有點相逢恨晚的感覺。如果是與故事中那群男孩同樣是高中生時看,而不是剛剛大學畢業了才看不知道會不會對我的想法有什麼改變呢?雖然是23年前的電影,但是電影的開頭確實讓我想起了高中那段日子,每天準時上課,每個老師都抓緊時間講課佈置作業,每週都有各樣的考試,上課時有的同學在認真抄老師寫在黑板上的每個字,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放過,有的學生在書上畫畫,有的學生自以為聰明地在偷吃,有的學生則是無聊地發獃。而Keating老師的到來打破了這個一直重複著的機械式場景,他吹著口哨進入教室,帶著學生走出教室,告訴學生們要「Seize the day」抓緊現在,令人生非同凡響。從此刻起,這些學生們每天被父母和學校灌輸只要努力學習的日子產生了改變。

《死亡詩社》似乎是由對比和衝突組成的電影,學校的傳統教條和學生的反叛思想、現實主義者和浪漫主義者、兒子和父親、嚮往自由的學生和墨守成規的學生……很多在學生們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的矛盾和衝突都能夠由此體現。
第一個笑點來自於那幾位學生把學院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而一群學生惡搞為「模仿、恐怖、頹廢、污穢」。(這裡開始就有共鳴了,相信大家的學生時代試過改寫校歌歌詞、給校長給外號等等的小惡作。)
Neil和父親的關係給人感覺有點畸形,更像是長官和下屬士兵,永遠只能是長官交代任務,士兵只有服從「軍令」,毫無發言權,每次對話的結尾都是不甘心的一句「Yes,Sir」。
一開始給人感覺最放蕩不羈的Charlie卻是那個最有義氣的,而那位雀斑男「果然不負眾望」這位書獃子成為那個「二五仔」,為了自己的前途毫不猶豫地出賣他人。每部電影的集體中似乎都少不了這樣的背叛角色,更顯其他人的堅定的信念或者兄弟情誼。這位一開始就是對Keating的教學最沒有共鳴的學生,想當然地會成為這個角色。
……

雖然是完全不同的國家,有著差異極大的文化背景,雖然已經是二十多年前的老電影,但是你總會在裡面找到共鳴,找到你自己的身影。

Neil的死讓之前點滴建立的一切瞬間破滅,讓人難以接受,這應該是他用來維護自己夢想的最不應該的做法,甚至倉促得連一封信、一句話也沒有留下。令他那個頑固的父親,注重名聲和傳統的學校把他的死都歸咎於Keating。如果那個大雪紛飛的晚上,他是決定離家出走,而不是離開人世,或許他能守護自己的夢想,某天成為一個演員,他的父親能靜下來思考他心中的想法。也許他已經再沒有力氣告訴他父親他心中的話,他已經厭倦了跟父親為了自己的夢想作抗爭。或許是一直以來,父親的打壓不斷積累,才讓他如此絕望。或許這是他對一直扼殺他夢想的父親最殘酷的報復。或許能從Neil舞台劇里最後的一段台詞找到線索。

這部電影十分注意意象和細節鏡頭,所以足以讓人再三欣賞,細細品味。
例如學院外飛翔的群鳥這個意象,似乎與Keating讓學生列隊在中庭繞圈走這個橋段相呼應,Keating告訴學生們不應該像那群沒有思想的鳥兒,麻木跟從別人的步伐,應該為自己而走。

在Neil自殺的那個晚上,他父親睡覺時把鞋像有強迫症般放得十分工整,可以看出這位父親不允許他自己的生命出現一絲不工整不完美,一切都必須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他兒子必須讀醫科學院成為醫生,不管他內心究竟想要成為什麼。
再回想起那個Neil決定要報名舞台劇時,興奮地和大家頂著天花板在房間追逐,那個旋轉仰角的鏡頭,這些少年的臉上的笑容是如此令人難忘,如此的自由。這是我最喜歡的一組鏡頭。

或許Neil的自殺和Keating的被迫離職是導演想告訴我們這不是一部理想主義、浪漫主義電影,沒有忘記現實的殘酷。在現實面前,但是仍存在這一絲希望,那位浪漫主義者Keating雖然必須離開校園,但是他得到了那個曾經反對他的現實主義者拉丁文老師的微笑認可,還有那個曾經是最沒有自我、最軟弱的Todd勇敢地站上桌主子喚「O,船長,我的船長」,班裡一半的學生陸續站上桌子,一個個堅定的眼神告訴Keating他們懂得了,與另外一半低著頭坐著背對的學生形成強烈的對比, 「謝謝孩子們,謝謝!」Keating微微顫動的嘴角,欣慰感動的目光已經說明了一切:在這裡,再也沒有什麼遺憾留下了,因為孩子們,早已經體會到了他所教的一切!風笛和鼓聲漸漸響亮,這首背景音樂《Keating's Triumph》讓人熱血澎湃、感動萬分的情緒持續昇華。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裡有點煽情,但是我認為在一連串現實的打擊中,讓希望之光再次重燃,正是在告訴人們要懷抱理想積極面對現實,正是一部好電影應要傳遞的資訊。

這是第一次想要認真寫影評,卻發現異常難下筆,因為感悟太多,很難整理自己複雜的想法,甚至不斷出現自相矛盾,所以唯有把能夠用文字表達的想法都先拼湊出來。如果當年有一堂課,老師問我們將來究竟想做什麼、成為怎樣的人,而不是進入哪所重點高校、哪個專業比較好找工作,或許今天不會有那麼多的困惑和後悔。這部電影告訴我一個最大的是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記錄一下我最喜歡的幾句台詞)

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Boys, you must strive to find your own voice. Because the longer you wait to begin, the less likely you are to find it at all。

CARPE DIEM 及時行樂,孩子們,讓你的生命超越凡俗。Carpe,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ordinary。

我們都非常需要被接受,但你們自己必須相信,你們的信念獨一無二。縱使別人可能認為他奇特 不流行。縱然庸俗的大眾可能會說 好爛。勞勃弗洛斯特說過 樹林裡兩條岔路。我選比較少人走過的那條路,那裡有天壤之別。現在我要你們找到自己的步態,你自己的闊步 調正步伐,任何方向 隨心所欲。不管是洋洋自得或傻里傻氣隨便。你們自己不用表演 為自己走路。
Now,we all have a great need for acceptance_
But you must trust that your beliefs are unique,your own_ Even though others may think them odd or unpopular_
Even though the herd may go,That's bad_ Robert Frost said,11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_ And I,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_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_
Now,I want you to find your own walk right now_ Your own way of striding,pacing_
Any direction.Anything you want_ Whether it's proud,whether it's silly,anything_
Gentlemen,the courtyard is yours_
You don't have to perform just make it for yourself_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