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的奇幻漂流/漂流少年

7.9 / 667,355人    127分鐘

導演: 李安
編劇: 大衛馬季 揚馬特爾
演員: 蘇瑞吉夏爾瑪 伊凡卡漢 瑞夫史波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何勁濤

2012-11-10 20:45:01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觀後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有幸參加了李安導演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首映禮,觀看完影片後深有感觸,震撼許久,情動以書之。
本片開場的時候出現了許多動物,動物的背後是人工畫的牆壁,配合著獨具印度特色的歌曲,將故事帶入一個印度動物園的背景環境當中,為主角的家庭出生以及後面對其姓名來歷的介紹作以鋪墊。當我聽到清脆而歡快的豎琴聲隨著鹿群得跳躍而律動時,我便開始注意到這部影片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之間的契合。在後面的劇情里,場景的變換和音樂的配合,不斷地將觀眾的情緒帶入主角的內心世界中,感受著主人公pi的心態發展。
本片剛開始以口述的方式,講述了pi在少年時遇到一次船難,家人在那場船難中都喪生了,只剩下他和一隻孟加拉虎隨波逐流的故事。雖然故事中有許多漏洞,但因為場景多有玄幻色彩,故事更是離奇古怪,所以我便將這個奇幻漂流的歷程看作理所當然的科幻之作。那時我認為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求生的渴望,人與猛虎友情的美好,以及面對危難時的勇氣。後來少年pi向調查人員講述故事的另一個版本的時候,我有了一種錯愕感,開始思考到底哪個故事才是真的,以致於我才漸漸明白,這部電影講述的其實遠不止這些。
從第一個故事,能發現很多漏洞。船員不可能在船發生故障即將沉沒的時候,離開救生艇,老虎和其他動物在籠子裡關著不可能跑出來,救生艇的生存手冊中不可能告訴倖存者如何馴服猛獸,香蕉不可能漂在水面上,老虎為何不在和豺狼同處棚下的時候就吃掉豺狼,人在船上不可能看到海洋深處大王烏賊吃鯨魚,植物吸收了人類的屍體不會把牙齒留在果實里,還有那個食人島存在與否等等。倒是第二個故事顯得合情合理,船員沒有跑出救生艇,動物也沒有跑出籠子,他媽媽可能是看見孩子一個人出去不放心所以跟出去暫時倖免於難,後來拿著香蕉游泳上了救生艇。對於一個只吃肉食的廚師來說,壓縮餅乾根本不算是食物,所以他寧可吃老鼠,寧可吃人,直到他看到pi的母親被鯊魚分食才心有悔悟,所以任由pi殺了自己報仇。第一個故事似乎有意設置這些漏洞讓觀眾們明白那個故事是假的,它虛擬卻美麗,而第二個故事現實卻殘忍。而這兩個故事都是pi的親身經歷,可見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pi的主觀內心世界,而第二個故事卻是真實發生的血淋淋的事實。斑馬是水手,猴子是他的母親,豺狼是廚師,老虎是Pi,那「pi」又是誰呢?
所以,我不禁重新思索這整個故事的脈絡。Pi小時候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他信奉神靈信奉愛來得到心安,後來他餵老虎的事情驚醒了他爸爸,讓他爸爸感覺到應該早點讓他孩子認清現實,不然說不定以後會遇到危險。所以從看到那隻孟加拉虎捕食的時候開始,那隻老虎——也是一種現實主義思想便深深植入了pi的腦袋裡。所以從那時起他的精神世界便產生了分歧,兩種思想在他腦袋裡面鬥爭,所以他一直很迷茫,一直不快樂,所以他後來在救生艇上才會問猴子,你的孩子呢?是啊,老虎,「pi」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呢?後來他遇到了一個心愛的女孩,他從邏輯的角度去理解女孩的舞蹈,那女孩笑了。這一笑可能是笑pi跟蹤她的理由居然是為了知道她舞蹈的含義,可能是被pi理性理解舞蹈的方式給氣樂了,也可能是覺得pi善于思維與眾不同挺有意思,也許每種都有吧。後來pi給女孩看老虎,女孩的一句話重新點燃了pi童年時的那份感性思維。也許那一刻pi覺得自己小時候也許是對的,但現實在這時候給了他重重一擊,他不得不離開印度,離開女孩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他的感性思維也不得不接受理性的現實。
後來遇到船難,殘忍的現實尤其是廚師殺死了他母親的時候,pi的現實徹底擊潰了他感性的一面,他拿起刀子殺了廚師,這個時候他心中的那隻深藏已久的孟加拉虎徹底出籠佔了上風,這正合第一個故事中為什麼孟加拉虎在豺狼咬死猴子後才突然出現的疑問,也就是說,那隻「老虎」其實是pi內心中現實的殘忍的理性的一面,「pi」自己則是感性而有信仰的一面。
在「老虎」出現後,「老虎」一直處於上風,他想馴服卻一直一籌莫展,即使後來和「老虎」也算和平共處,卻也僅限於此。生存手冊當然不會告訴「pi」如何馴服猛獸,那只是「pi」的感性一直企圖征服理性的過程,不過從「老虎」的表現來看,似乎最終還是理性佔了上風。甚至鯨魚出現的時候他只是悲哀自己的事物被捲走了,卻不是如觀眾般感嘆鯨魚的美。這種反差也從側面表現出這個階段的「pi」的理性心裡。
於是就這樣漂流若干天,直到有一天「pi」看到了一艘船,他努力與那艘船取得聯繫,但卻最終眼睜睜看著那艘船消失在海平線,那時的「pi」失落,無助乃至絕望。可能是人在絕望的時候最需要信仰來給自己帶來新的生命,就這樣,幾天後的一個夜裡「pi」看到「老虎」在望著海面,「pi」也望向如鏡子般寧靜的水面,那裡他看到了回憶。大王烏賊吃鯨魚是他想像中的畫面,鯨魚甩出那些動物園中的動物,是「pi」看到海裡的生物所產生的聯想,聯想帶動回憶,回憶不斷出現,他甚至看到了他的女友,那個勾起他年少時感性思維回憶的女孩,「pi」從女孩的印堂也是東方文化中「點慧」的慧心進去,感受她的靈魂。後來他回憶起了那場讓他失去一切的海難,也許他這時終於明白其實他失去的不只是財產,動物,家人,更重要的是他失去了他最初的信仰,也就是這一刻,「pi」的感性重新發揮出作用甚至一直影響到現在的他。導演讓那艘船始終出現在畫面的中心,乃至第二天朝陽升起卻始終不消。表現出這個念頭在「pi」的心中烙印之深,也許也就是從這時起,「pi」才在心裡產生了與老虎,猴子,斑馬和豺狼在船上的幻覺吧。長期的孤獨和現實帶來的無助和絕望,容易讓人沉浸在自己的主觀意識當中,他寧可相信這幻覺是真的,世界是美好的,也正因此他才有希望活下去。
於是在他遇到暴風雨,看到天上出現的神光後,他對天膜拜,這時他的感性徹底打敗了理性,所以在那次暴風雨後,「pi」安然無恙,而「老虎」卻遍體鱗傷。
然後「pi」莫名其妙的登上了一座島,李安導演在這裡對「pi」的行為和心態描述得特別細膩,「pi」看到島嶼後,第一個反應不是「我獲救了」,而是看到什麼吃什麼,到了水潭,一邊游泳還一邊不忘順便喝幾口淡水,老虎也有充分的鼬可以吃,這對於他們來說正如人間天堂。可到了晚上,清水變成毒潭,森林暗藏殺機, 「Pi」稱之為「食人島」。
這個島很有可能是「pi」在選擇跟隨信仰之後幻想出來的,是他對現實世界的理解。它正預示著現實社會,島上的鼬就好像我們社會中的人,每個人都瞪著大大的眼睛好奇得看著外來的事物,卻對這外來事物的危險絲毫不知。老虎吃了鼬,其他的鼬就在旁邊卻不聞不問,似乎與自己無關,這象徵著人類社會的冷漠。人們辛辛苦苦創造了財富,卻經常被別人窺覷乃至掠奪,正如「Pi」在樹上搭了床,卻被鼬鼠不斷侵佔,「Pi」很反感的想趕走這些鼬鼠,卻無奈百趕不絕,看似滑稽可笑卻獨具諷刺意味,發人深省。這島上動物和植物的食物來源都是別人的屍體,所有美麗的只是表象。遠遠望去這個島如同一個巨人的屍體躺在海上,這座島的本身也許就意味著死亡。這就是現實,讓人沉淪,令人迷失,美麗而殘忍,人多卻冷漠,繁榮昌盛是以森森白骨為代價,充滿誘惑卻殺機四伏。但人不是非要依賴於那些虛榮,慾望,利益才能活得更好,其實我們還有主觀世界的精神追求。所以pi最終選擇離開這座島,離開那所謂的現實主義。
最後「pi」終於到了岸上,來到了墨西哥。他看到「老虎」站在森林觀望,然後自己就暈倒了。「pi」醒來後當然看不到老虎,因為救他的人送他去醫院,這時的他已經回歸現實當中了,「老虎」不過是他幻想中另一個自己,其實自始至終他只有一個人。那時的「pi」嚮往美好,重回信仰,所以當調查人員問他漂流經過的時候,他很自然的把腦海中的幻想當成現實告訴了調查人員,直到調查人員逼人,他才不得不接受那殘酷冷漠的現實,含淚痛苦的說出那段不堪回首的經歷。Pi被救海岸的拍攝地點其實不在墨西哥,而是墾丁。畫面中,墾丁近乎完整的拍錄下來。加上整部影片那獨具東方特色的夢幻的場景,含蓄地透露出李安導演的歸根之情。
本片把大量篇幅用於刻畫和描寫pi幻想中的那個故事一,讓觀眾對那個故事充滿認同感,而最後那短短幾分鐘對故事二簡單的敘述卻是神來之筆,引導人們去對比,去反思,去發掘。這樣的劇情安排,讓觀眾們感受和認同主觀世界的美,找到那失去已久的童真,可謂匠心獨運。
劇場結束後,我一時不願離去,久久不能釋懷。作為3D影片,新科技給觀眾帶來的全新體驗雖然很吸引人,但我卻覺得這種所謂吸引,比起電影本身的設計和內涵來說可謂小巫見大巫,一味追求3D和特技效果無異於舍本求末。不過《少年pi的奇幻漂流》卻很巧妙的利用了這種3D影片的真實感,比如老虎撲向豺狼的那個鏡頭。導演利用3D特效讓全場觀眾震撼,在回顧這段劇情的時候都心有餘悸。用這樣的效果來表現,pi在現實中情緒的爆發,恰到好處。同樣的,因為3D效果的真實感,讓觀眾在猛虎與少年pi的對峙過程中,時刻心懸一線,這樣的情感其實也正是主人公pi當時的感覺,讓觀眾身臨其境,令人欽佩。電腦特技則在描述第一個故事的幻妙場景中用來渲染和烘托場景氣氛。給觀眾帶來一種極其華麗的玄幻感,而這樣的場景正符合pi的幻覺世界,在表現主題,推動劇情,渲染情感的同時,雖然也悄悄暗示著故事一的不真實性,但卻令人難忘甚至寧可信以為真。
可以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給人的是一個全方位的立體的思索
主人公pi,由π而來。π是圓周率,是圓的直徑與周長的關係。它約等於3.14,我們卻永遠無法計算出π到底等於多少,就好像用科學永遠不能完全描述這個世界。但由π我們卻能聯想到圓,從而聯想到地球,甚至聯想到人生,人的一生有時候便是在畫圓,往往走了一圈最終又回歸原點,Pi是在漂流,也是在回歸。他的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在不斷地掙扎和鬥爭,但最終還是聽著心的聲音從現實回歸信仰,從海洋回歸大陸。也許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隻「孟加拉虎」,也都有一個「少年pi」。只是在我們心裡的「老虎」往往佔據上風。我們甚至心甘情願留在「食人島」享受著美食與清泉的誘惑而葬送其中,這部電影卻點醒著人們當我們迷茫的時候,要能試著聽聽心的聲音,當我們孤獨無助的時候,要追隨自己的信仰,在紛亂複雜而充滿誘惑的現實社會中,要能夠適時地回歸我們內心的美麗天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