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巴頓將軍--Patton

巴顿将军/铁血将军巴顿/Patton:ASalutetoaRebel

7.9 / 109,501人    172分鐘

導演: 法蘭克林沙夫納
編劇: 法蘭西斯柯波拉 Edmund H. North
演員: 喬治史考特 卡爾馬登 Stephen Young (Ⅰ) Michael Strong (Ⅰ)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羅亭

2012-11-11 00:26:04

巴頓與美國精神


最近為了查點東西,又過了一遍電影PATTON。
 
這是我最喜歡的戰爭片。就像我最喜歡的黑幫片始終是教父一樣。巴頓是美國精神的體現,所以美國人喜歡他,他是美國人的英雄。有種種缺點,他自我評價說不懂政治、只懂打打殺殺、嘴上沒有把門的、喜怒無常。其實巴頓骨子裡的是古老的英雄主義情懷,德國人甚至將他形容為唐吉坷德。巴頓的宗教信仰虔誠,但相信輪迴(認為自己前世就是軍人,包括參與拿破崙從莫斯科的撤退);他是一個詩人,但是滿嘴髒話(every god damn day);他是一個軍事史家,治軍嚴厲(不以受部下歡迎為目標);他反對俄國人、爭強好勝(與蒙哥馬利的競爭)、說話隨心所欲。
 
但是,誰沒有缺點呢?他開場的獨白正是美國精神,競爭和戰鬥的精神。這讓我想到了JACK WELCH的那本書WINNING。美國的文化,就是贏的文化。
 
兩個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他們的共同點一是傑出,二是美國人。另外一點,他們揭示出美國的一個精神特徵,就是崇尚實力、崇尚戰爭。本來戰爭應該是人類爭端的一個最後的解決方案,但是美國人一開始就把它擺在那裡作為裝飾,或是擺在後面作為背景。這是由美國今天的強大地位所決定的。強大,就是背景。
 
巴頓就是一個典型的美國人。我們看電影開場的一段獨白,是作為他給士兵的一段訓話。這裡他是為了鼓舞士氣,讓他的士兵像他一樣,熱愛戰爭。他說:Americans traditionally love to fight. All real americans love the state in battle. ...Americans loves a winner and will not tolerate a loser.
 
他列舉了美國社會生活人們喜歡和讚美各種體育運動的贏家(要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美國人喜歡體育運動的原因,他們將之作為成為贏家的重要途徑,因此可以從體育運動中獲得比我們中國人更多得多的樂趣。
對於中國人來講,如果不是今天的奧運金牌能帶來那麼多的實際利益,我們大多數人對於劉翔或是姚明都會不屑一顧:跑得快或是蹦的高又能有多大用處呢?)。
 
巴頓將競爭與戰爭混為一談。不過對於巴頓而言,戰爭就是美國的競爭,而且必需要贏。他還代表了美國人不喜歡俄國人的情緒。
 
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THE NEXT 100 YEARS,作者更是直接統計了美國人處於戰爭的時間比例,總體而言,它有十分之一的時間處於比較重要的戰爭之中,沙漠風暴什麼的都不算在內。在整個20世紀內,15%;在20世紀的後50年,22%。二十一世紀,一直都處於戰爭狀態。
 
可以說,戰爭是美國影響和制定世界秩序的主要手段。他的觀點和巴頓驚人地相似:The United States is, historically, a warlike country....America was born out of war and has continued to fight to this day at an ever increasing pace.
 
如果這個作者生在巴頓的時代,巴頓一定會親吻他的額頭,就像他親吻他的士兵一樣。巴頓自稱不懂得政治,只知道打打殺殺。但是他知道美國的核心利益所在,那就是要在所有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美國充滿了這樣的專業的、甚至狂熱到可怕程度的實幹家。我們中國人還在侈談和平,但是戰爭實際上已經來到了家門口。
 

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坐而論道,把你忽悠贏了就算是一場勝利。我們談論未來的發展,卻不建立能夠保證這種發展發生的機制。好像我們的領袖和官員們就特別傑出、或者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一樣。談GDP不談人民收入,談人民收入不談購買力,談物價不談房價,不談教育與社保。

 

中國人必需要學會獨立思考,從而學會面對現實。否則我們無法同崇尚實力、求真務實的美國人以及意志堅定、追求完美的日本人競爭。我們既要看自己,更要看他人。看他人的目的,還是更深刻地了解自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