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末代皇帝/末代皇帝溥仪(港)

7.7 / 111,670人    163分鐘

導演: 柏納多貝托魯奇
編劇: 柏納多貝托魯奇
演員: 尊龍 陳沖 彼得奧圖 黃自強 坂本龍一 鄔君梅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韋蝠王

2012-11-13 07:11:16

千萬孤獨


有一種戲謔的說法,把先今的中國比作天朝。我不捨得用這個詞,今天的人民共和國遠還不比當年的天朝上國波瀾壯闊,紙醉金迷,轟轟烈烈,悽慘悲落。有人恨慈禧,我不很恨,歷史的功過也不是我來評論。這個女人做了第二位女掌權者,敢跟十一國同時宣戰。有人可憐末代皇帝傅儀,我抑制我的內心,我不能可憐他,我要在心底留給他最後一點末代皇城君主的尊嚴。
兩年前,我曾經驚喜地在一個舊書架看到過一本叫做《我的前半生》的自傳,傅儀以交代罪過重新做人的口吻寫了這本書。我沒有看下去,我翻了幾頁,就輕輕一笑,再也沒有打開過。這不是我想看的愛新覺羅•傅儀。
看《末代皇帝》,我突然比任何時候都冷靜,我面無表情坐在電腦面前看了將近兩個鐘頭。開頭的那種色調,現實的那種色調,讓我想到安東尼奧尼鏡頭下的中國,我獵奇這種顏色,也厭惡這種顏色。傅儀自殺,在痛中回憶他一生悲劇的開始。歷史上都說大清做著「天朝上國」的美夢。是啊,天朝上國是個多美多富麗堂皇的大夢,任誰也是不肯輕易醒來。
可最終到了電影結束,1967,遲暮的傅儀買了一張故宮的門票,空曠的紫禁城只有傅儀一個人走進去,宮牆上的月亮和昏鴉,正是千年以來的中國傳統意象,「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他跨過圍欄,像小時候一樣走在臺階上。一個門衛的孩子攔住他,他告訴孩子「我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孩子問他「有什麼證明」,他笑了,帶著驕傲、自信、溫柔、憂傷、無奈,給孩子拿來了小時候藏在皇帝寶座下的蛐蛐籠。
我的眼淚突然慌亂地劃下來了,來不及收拾。曾經的一代皇帝,只能拿一隻藏在金鑾寶座下的蛐蛐來證明白己,證明白己真實存在過,真實活過,真實是一位末代的皇帝,被關在紫禁城裡金鑾座下,在監獄裡,在人們的心裡,在一個黑黢黢的蛐蛐籠里。然後,他消失了,像一個傳說,也許將是大清最後殘跡的標本,一個供人可憐的末代皇帝。
我不能夠說可憐他,我無法抑制的是我的心酸。我到現在都無法相信幾千年的王朝時代竟然是這樣就匆匆退場,一百年前那個世界太迅猛,太殘酷,太革命。可不是嗎?不是人推著時代發展,是時代推著人蹣跚向前,從來都是這樣,從來都是。世上絕無僅有的大皇宮紫禁城,她承載著歷代明君昏主的治國理想,到了這時,竟也落下一片荒涼,空空蕩蕩。
電影那音樂,悠悠遊游,雖然好聽得很,卻是一派亡國之音。電影配樂由日本音樂家完成,因為他們骨子裡的悲世傷懷情結比中國人更強烈,電影語言用英語,因為英語比中文更能直抒胸臆,電影由歐洲導演拍攝,因為電影技術嫻熟,全新的政治立場。中西合璧的創新,西方人道主義的視角,對東方傳統文化的深刻研究與刻畫。這是大家普遍稱頌這個經典電影的原因。
我感嘆的,大概不是這個電影的精良,不是愛新覺羅傅儀這個人物,也不是愛新覺羅傅儀本人。我家裡的房間有一面貼滿圖畫的牆,離我枕頭最近,睜眼就能看到的,是一張張從歷史課本上剪下來的歷史圖片。每天睡前看著它們,我感覺親切和孤獨,感覺憂傷和悲痛,那是歷史,是千千萬萬的倒下和站立。
站在時光洪流的面前,我感到無法抑制的孤獨。他們轟轟烈烈,嗚呼哀哉。在監獄裡,傅儀甘心承認一切罪行,包括與他無關的罪行。我想起穆旦先生的詩:為了他 我要擁抱每一個人,為了他 我們失去了擁抱的安慰。
一個同學曾經說,俄國沙皇一家在接受了新式思想之後,沒有獲得人民的寬恕,仍然滿門遇害。納粹元首希特勒最後樹倒猢猻散,他躲在地下室開槍自殺。不得善終卻死得俐落。而在體制的傅儀做不了最後的自己,他既是蛐蛐籠裡的老蛐蛐,又是無枝可依的烏鵲。他活著,就像他從來沒有活過一樣。
一千多年前,一個詩人被貶到永州,寫不絕句,自比一個蓑笠翁,獨釣江雪,釣的是一片空。千年來人類的心靈是相通的。一個沒落君王和一個謫貶小官竟落下同樣的心境。道是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