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大獨裁者落難記--The Dictator

独裁者/大钝裁者(港)/大独裁者落难记(台)

6.5 / 336,527人    83分鐘 | 99分鐘 (unrated version)

導演: 賴瑞查爾斯
編劇: 薩夏拜倫柯恩 亞歷柏格
演員: 薩夏拜倫柯恩 安娜法瑞絲 班金斯利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最後尼采

2012-11-15 03:22:16

獨裁不是最差的制度


      獨裁不是一個絕對的政治概念(實際上,在政治學中,沒有絕對概念),獨裁是權力集中制的一種方式,只是,它是最極端的方式。
 
      獨裁不是最差的體制,在人類社會的需求中,實際上沒有最差這個概念,有的只是因時機而異。克倫威爾時期的英格蘭被歐洲專制王朝圍而攻之,因而他獨裁化了英國,並讓這個議會制國家通過軍事強權的手段倖存了下來。拿破崙時期的法蘭西,用獨裁的高效來運行革命性的軍隊,解放了歐洲多數處於封建專制下的國家,並根本性的衝擊了歐洲的封建制度,使其避免在日後淪為先進、議會制的英國的單極統治之下。
  
  當然,人類政治的最終訴求,往往都是民主,而非獨裁。但獨裁,作為人類歷史社會演進中一個環節,是有存在必要性的。一個政治實體進行社會制度轉型的過程中,往往會遭到外部守舊勢力的圍攻,如蘇聯、如克倫威爾時的英國,如法國大革命後的法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獨裁製度在一個政治實體進行社會制度轉型的過程中(如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型的秦國,封建制向議會制轉型的英國),是起著集中全部力量來反抗外敵、鞏固轉型成果的作用的。

       這個世界上,不單有採用了獨裁製度而導致國家轉型走向成功的正例,也有沒有採用獨裁、或權力集中的制度而導致國家走向滅亡的反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不是荷蘭,也不是美國,而是波蘭-立陶宛聯邦,它雄極一時,曾佔據過今天俄羅斯、德國、和曾經的奧匈帝國的大片領土。但是,它的權力制度非常鬆散,地方貴族瓜分中央權力,在強鄰環繞的中歐,波蘭-立陶宛聯邦最終被專制國家如俄羅斯、瑞典等相繼削弱,最終衰落、被瓜分。

  對待政治學,最忌完全道德化概念,和以靜止的眼光看待政治制度。獨裁,在人類歷史中,發揮過舉足輕重的積極作用。它不是追求,但它有時是無奈而必要的手段。

      看待政治制度的正確方式,或說真正的普世價值,應該是以結果為導向(最大化政治實體的利益,或,政治實體內成員的幸福),使用動態評價(什麼樣時期怎樣的政體能創造出最好的結果,就用怎樣的政體),但堅持最終追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