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哈利波特:阿玆卡班的逃犯--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逃犯(港/台)/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逃犯

7.9 / 690,989人    142分鐘

導演: 艾方索柯朗
編劇: J.K.羅琳
演員: 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艾瑪華森 魯伯葛林特 蓋瑞歐德曼 邁可坎邦 艾倫瑞克曼 瑪姬史密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北北

2012-11-17 00:44:09

幾個錯誤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部片子上映的時候哈利波特已經非常火了,為了一些商業效果編劇加入了大量喜劇元素和相當大膽的改編。但有一些細節處理不當導致了嚴重的邏輯問題。

開篇哈利在床單下練習螢光閃爍咒語,違反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使用魔法的規則。(這條規則在所有七本書里都被反覆提及,在第五本書裡面起著非常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哈利差點因為校外使用魔法被撅斷魔杖。)讓我們假設編劇本來就是想在這一部里忽略這條規則,可是哈利吹漲姑媽後費農姨夫就不應該威脅說「你不能在校外使用魔法」,哈利回應說「try me」,費農說「他們不會再讓你回去了,you have nowhere to go」這說明了未成年人不得在校外施魔法的規則還是存在的。電影裡面這麼自相矛盾的邏輯就算沒讀過原著也會發現的。

隱形衣對攝魂怪無效,電影裡開學的校長講話沒有說明,這就很容易造成誤解,為什麼哈利在第一次拜訪霍德莫德村的時候沒有直接穿上隱形衣溜出去。在原著里正是因為隱形衣是幫不上忙,twins才大發善心把地圖給了harry。

書裡面盧平上課的時候,是在博格特變成攝魂怪之前先擋住哈利的,他以為會出現伏地魔。電影裡博格特都他媽已經變成攝魂怪了,哈利問為什麼不讓他練習的時候,盧平卻說「這不是很顯然麼,我以為會出現伏地魔」,都已經變成攝魂怪了啊!怎麼想的啊!

理論上阿尼馬格變形後衣服不會保留的,這點書里沒有寫,但是第一部電影裡面麥格教授從講台上由貓變成人的一幕說明了這點。同時蟲尾已從斑斑變成人也沒有裸體,不知道為什麼人變回老鼠的時候那身衣服就脫落了。狼人變身的時候衣服被撐破了倒還是可以理解的。書里對阿尼馬格是什麼還有必須登記這兩點進行了說明,電影裡沒有,我覺得細細推敲還是有漏洞,沒看過書的觀眾不知道阿尼馬格的性質,可能會以為他們還可以變成別的動物什麼的。

原書里盧平帶著哈利練習呼神護衛的時候,哈利選擇的最強有力的愉快回憶不是來自父母,而是來自他被告知自己是一名巫師。我不覺得電影裡做這樣的改動有什麼好處。因為哈利本來就想不起來任何有關父母的事情了,只有恐怖的尖叫和綠光。不過這個不是邏輯錯誤。

同樣在本集沒有造成邏輯錯誤但對其他集有影響的情節還有:三把掃帚禁止未成年人入內。原書里三把掃帚是很多聚會的主戰場,哈利在第四部接受採訪就是在三把掃帚。

三把掃帚老闆娘rosmertta為什麼要和麥格教授和部長一起喝茶?原文是一群老師在gossip,老闆娘在插話。

哈利穿著隱形衣在霍格莫德橫衝直撞地走,又留腳印,又撞到人的,第一不是他性格,就算生氣了他也不會這麼做。第二隱形衣雖然不是人手一件,但不是特別稀奇的東西,(他的只不過最好而已),他那麼魯莽,人們不可能猜不到是有人穿了隱形衣。他從蜂蜜公爵出來手裡拿著紅色棒棒糖。你說你是不是傻,你不把糖放在斗篷下面你怎麼吃?這不是bug麼難道?然後大家看到還不懷疑嗎?

哈利波特從第一部開始晚上出門就會帶隱形衣的。學校有宵禁。偏偏這一次他不穿隱形衣,這是bug。只是編劇為了安排他的地圖被發現,從而符合書裡的劇情。而書里本來寫的是他在霍格莫德打馬爾福的時候隱形衣掉了,他的頭露出來了,馬爾福回去告訴了斯內普。

電影裡為什麼盧平不用哈利教就會使用活點地圖,而哈利卻從來不問。書里在結尾盧平說了自己就是月亮臉。電影裡明明有這個機會,編劇卻偏偏不讓盧平在告別的時候說出真相。電影裡大腳板蟲尾巴尖頭叉子月亮臉的名字出現了兩三次,其中有一次還羞辱了斯內普。如果沒有看過書的話,電影又沒有給出解釋,這四個名字就毫無意義,還不如不表現。尖頭叉子作為詹姆斯牧鹿形象的化稱,又是哈利守護神的形態,其實是父子關係的一種神秘輪迴,不說出來,實在是遺憾。畢竟後面書里還反覆提到四個人的友誼,與哈利父母的死,哈利對斯內普的看法,都有影響。

哈利在水晶球里看到了小天狼星,這也不是邏輯錯誤,只是不尊重原著。羅琳在小說里反覆質疑預言可以被學習的可能性。這是天分。茶葉水晶球什麼的都是扯淡。特里勞妮無論在小說和電影裡都被塑造成不靠譜的騙子形象,偶爾做的兩次預言卻都對情節發展有著莫大影響,這是因為她曾祖母是偉大預言家,她被雇用的原因也只是作出預言後她生命就有危險了,鄧布利多相當於把她保護起來了。

電影中能讓時間倒轉的項鍊是有鋪墊的。書里和電影裡赫敏在這學期都表現得神出鬼沒,ron說了好幾次「where did you come from」。書里我們讀到赫敏有這麼個東西,所以可以同時修幾門課的時候,回過頭可以聯想起來羅琳的鋪墊,而電影裡卻很難回想導演的鋪墊,因為大概只有兩三次,ron問了這句話,觀眾很容易以為是喜劇效果就給忽略了。

鄧布利多全7部電影裡都不夠好,鄧布利多的關鍵詞絕對包括幽默和優雅,兩個演員都沒有抓住他的神韻。太嚴厲了。鄧布利多這個角色幾乎每一部的電影裡都有漏洞。他是絕對不會在學生當中喊move!move!的。

但這一部對於熟悉原著的人來說其實也有很多驚喜,開學晚宴的合唱,全部電影的配樂,風景鏡頭,特里勞妮的演出。

書變成電影,肯定有細節缺失。說實話,只是書看得太多人都迂了,在這吹毛求疵而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