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76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明

2012-11-19 06:04:28

中國版《卡比利亞之夜》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周在看是枝裕和的作品,發現日本導演特別喜歡把鏡頭投射到社會、家庭、人生這些現實主義的話題上,正是由於這些反思的眼光帶出了很多批判性和啟發性的內涵,這也是日本電影給人格局不大但精巧深邃、頗具力量感的印象的原因。反觀中國電影,恰恰缺乏這股中干力量。浮躁而虛空的電影圈製作了太多獵奇性的作品,華麗麗閃過去,嚼嚼爆米花也就忘掉了。

好久沒進電影院,偶然看到某網友以「中國版《卡比利亞之夜》」推薦本片,陡升觀看本片的意願。要知道,《卡比利亞之夜》是我非常之喜歡的電影,雖然我現在看的電影不多,但我已經為其在「此生最愛的十部電影」榜單預留了一個位置。於是乎,週六的大清早爬起來,屁顛屁顛坐一個多小時的地鐵,跨越半個上海去看這部電影。

看完從電影院出來,走在上海某條小巷子裡,看著那些忙亂的小商舖,恍惚間以為自己還留在武漢。這部電影把我對武漢的回憶完全帶出來了,那些市井氣息似乎透過螢幕就能呼吸到。過早的熱乾麵、熙熙攘攘的輪渡、治安混亂經常聽聞有群毆事件的江灘、永遠灰濛濛看不清藍色的天、一直在修的路、擁擠髒亂的漢正街、武漢人暴躁的脾氣……特別是看到那些黏著人追問:「叔叔,買花嗎?」的小男孩小女孩,瞬間覺得這武漢得不能再武漢了。本片抓住了一座城市的關鍵詞,從大環境到小細節無一不在鋪陳這些典型的特徵,而這些敏銳的記錄是融進故事當中的,充當故事的背景板,也作為環境因素影響著故事的發展。同樣是以現實主義的姿態出現,王小帥的《日照重慶》相形見絀。也許是因為王小帥的文藝腔,他的鏡頭飄飄然抓不到根,記錄得相對膚淺而不典型。除去空間這一維度,《萬箭穿心》的時間跨度雖不大,但也足夠典型。從工人分房到下崗,從拆遷到建設,從零散型人工勞力到密集型公司運作,本片的時間因素像一個影子一樣存在,掀開來看得到它的刻痕。通過電視上播放的《新月格格》、《還珠格格》來表現時代背景,也是本片比較巧妙的地方。空間、時間和這個故事纏繞在一起,它是一出情節劇,也是記錄這個時代的文本,現如今大家都在往前趕,類似這樣深刻的現實主義作品實在難得。

如果說《卡比利亞之夜》最偉大的地方,在於它講述了一條頑強的生命,如何悲傷,如何迷惑,如何爭取,到最後如何遭遇失敗而不失希望。它強大的啟示性震撼了我,不順暢的時候想想這部電影都能給自己帶來正能量。而《萬箭穿心》沒有這麼深刻,我不喜歡它對於風水啊宿命的探討,就像理想主義排斥如此冷冰冰的現實一樣。加入風水、宿命論,削弱了本片的情感力度,原本可以直抵人生的深刻命題,卻偏了路撞在一顆石頭上。本片不缺複雜的人物性格,不臉譜化才使得故事豐富有嚼勁。女主人公尖酸刻薄,吝嗇時搶下丈夫給搬運工買汽水的錢,但也熱心借錢給朋友救急;她愛這個家庭,卻對待家人用錯了方法;她不辭辛勞,也希望自己能有所收穫。要說她含辛茹苦當扁擔工支撐起這個家,有多偉大?未必,她覺得這是她應盡的責任,也認為自己該享受被兒子贍養的權利。這才是市井裡面的人,自然而真切,因為人性本就是這樣的,善惡並存。本片其他的人物也是如此,有其可憐的一面,也有其可恨的一面。各色人物搭建起整個故事,細想下來兒子這個角色還是欠缺筆墨,導致最後的反轉說服力不夠。結尾很像《卡比利亞之夜》,淚痕未乾的悲傷被一群年輕的面龐打擾,能感覺到希望慢慢地升騰起來,我喜歡這樣的結尾,事情雖然很糟糕,但是希望仍在。特別是最後一幕在「上天」的俯視視角下,女主人公踹了一腳車子罵了一句「婊子」,瞬間感覺這個人物活了,點睛之筆。

顏丙燕無須多說了,可惜沒去東京電影節,她飽含情感的表演十有八九能拿影后桂冠的。除了顏丙燕,本片最讓人記住的是導演。影片中人物的編排、懸念的設置都挺巧妙的,就像高手下棋一樣,動機在前幾十步就埋下了,不過到後頭才顯露出來,導演能夠把一些片段的東西穿針引線,最終連貫成完整的故事線,其講故事的能力不一般。剛剛了解了本片導演王競的履歷,前幾部作品評價都不錯,相信他後續的作品能夠贏得更多的關注和掌聲。

這種電影在國內市場只能打打醬油,無明顯無名導無大製作,也只能靠一些噱頭博得公眾焦點。比如某款預告片把正片中所有激情戲鏡頭全剪進去了,而海報也是抄襲的,想想也挺無奈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