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74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靜靜的生活

2012-11-19 21:30:04

武漢女人的幸與不幸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北京為數不多的電影院裡排映,一天2場,早上和中午,我和好朋友作為武漢人一起看,影院裡加我們一共8個人,其中一個男的當成了方言喜劇在看。而後排的2個姑娘一直在吐槽。

如果今年拿去沖奧的不是《搜索》,而是《萬箭穿心》,我想希望會大一點,相比之下,搜索的故事尚可,主題不算新,但是演員的表演比起顏丙燕那瞬間讓人淚下的功力,簡直差得不是一點二點,但是《萬箭穿心》也難獲得奧斯卡的口味,作為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拍出來的片子,地域風格又過於強烈,主題又不是國家,民族,文化這樣的深度,恐也難沖奧有戲。

儘管我一直感嘆今年沒有好看的國產片,直到《萬箭穿心》出現。太喜歡顏丙燕,儘管她太低調,有好的作品卻一直不紅,也喜歡方方,她的作品就像李碧華,對愛情的悲觀,對生活的執著,對道德的不堅持。甚至影片裡除了顏丙燕和焦剛不是武漢人所以口音偏四川味,其他配角全部是武漢人,台詞不多,但是鏡頭感非常強,從導演給的大量人物特寫,都感覺毫無缺失感。

嘗試著給身邊的非武漢朋友推薦,完全失敗了,沒戲。大家對武漢文化,武漢口音,下崗中年婦女的故事也不感冒。

我想說,和電影本身一樣悲劇,可能票房會很慘澹,甚至比《鋼的琴》還慘澹很多,口碑也一定不如《鋼的琴》,畢竟《鋼的琴》有一個更大的主題,更好的編劇,導演,演員,也有著大量東北文化情結的人會喜歡(東北文化的確比武漢文化在中國擁有更廣大的受眾)。

但是比起在影院裡看《鋼的琴》低聲抽泣,我看《萬箭穿心》的時候幾乎是淚流滿面不能自己。我盯著大螢幕一直在看,甚至有段時間腦袋放空,聽不到電影裡的話,也聽不到旁邊的聲音,就感覺內心一直在哭,就如同影片裡陰雨天氣裡的漢口,低沉,壓抑的一排排老房子。

如果留心看一下,會發現電影大概有3-4處漢口緊密的居住區像磚瓦房的俯拍,是我感覺最文藝的幾個鏡頭,把武漢陰鬱朦朦之美拍得畢露無疑。

然後,我想說說電影本身。

看過的人都感覺得到,李寶莉這樣的典型的武漢女人,刀子嘴豆腐心,倔強不會說好聽的,外表強硬內心柔軟,很愛丈夫卻從來不會表達,嘗試著妥協卻坳不過自尊心,甚至不是個有心計的女人,這就是武漢女人,但是男人從來不喜歡,幾乎毀掉了男人面子,尊嚴上所有的一切,所以李寶莉的婚姻不可能幸福。

也許在現在的社會看來,抓到老公出軌,無非2個結果,一是自己也出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二是鬧離婚,分財產。但是她選擇了接受,卻又不願意白白忍受,所以不明智的報了警。當一個沒有文化的市井女人和一個有文化卻懦弱的鄉下知識分子結婚,就形成了一種女強男弱的強烈反差。電影裡也有台詞:「當年我那麼多人追,我跟了他一個鄉里人,他早就該謝天謝地了(原話大概是這個意思)」。多少武漢人瞧不起武漢以外的人,以前甚至漢口都瞧不起漢口以外的武漢人,當成鄉下人。這點跟北京多麼像。

但是她一直在努力,堅持著始終不讓家散掉。甚至去做女扁擔,都不願意求朋友,當李寶莉跟小景說:「我覺得這樣蠻好的」,她的眼角擠出了幾絲皺紋,勉強露出了笑,鏡頭上的那個特寫,讓我瞬間淚崩。這絕對是顏丙燕影后級別的演技啊。

當然,當她撞見老公出軌想鬧事,卻想到孩子的時候放下了滅火器;當她跟另一個女扁擔在街邊吃蛋炒飯,而兒子卻喝著牛奶;當她在街邊抱著扁擔磕瓜子,瞄著周圍的賺錢機會;當她為了不影響兒子高考,在奶奶的勸說下,笑著卻尷尬失落的離開家;當她以為可以跟著建建生活,卻被建建的話傷到的時候痛哭。。。。

顏丙燕的每次表演都讓我深深感動,因為這些鏡頭,我都忍不住哭了。因為很明白,她倔強的背後,背負著被丈夫出軌傷害,背負著養孩子的艱辛,背負著不讓整個家散掉的重任,背負得太多,都沒有想到怎麼樣讓自己蒼涼的心有個依靠。

所以結尾處我覺得很好,當她上了建建的車,不知道未來的生活會不會更艱辛,但是至少卸下了重擔,終於有所依靠。也許不幸的人生終於有機會幸福了。其實我認為,建建並不是真的玩過就算的壞人,在錢這件事上,他太不會表達才會傷了李寶莉,他說出了武漢男人常說的話,你曉得我的,我就是嘴賤。

所以說,生活就像那輛車,雖然偶爾會熄火,但是推一推,還可以繼續走。

作為一個武漢姑娘,看完這部電影,有種很接地氣的感覺,婚姻,出軌等問題是全世界共同談論的主題,但是這樣的故事,情感,結局,也許加上了濃濃的武漢標籤。

我一直認為,如果有一天,你愛上了武漢女人,一定不是因為她的背景家世,她的乖巧伶俐,也許只是因為她的直率和真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