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壞教慾--Bad Education

不良教育/圣·教·欲(港)/毁灭性教育

7.4 / 63,612人    106分鐘

導演: 佩卓阿莫多瓦
編劇: 佩卓阿莫多瓦
演員: 蓋爾賈西亞伯諾 費雷馬丁內斯 丹尼爾葛梅茲卡丘 路易斯赫馬 哈維爾卡馬拉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燕子李三

2012-11-19 23:49:20

宗教框不住的人性大爆發


      《不良教育》中的故事可謂人性超越神性的絕佳範例。
    西方教會極力抵制同性戀,就像抵制自殺一樣。於是,一所所教會學校在慷慨的富翁及善良無助的民眾捐助之下有了大筆資產可供支配,培養一批批有志於神學事業的年輕人。可大家知道,在徹底剔除異性的情況下,往往會發生同性之間的吸引,久而久之,性傾向發生環境性扭曲,於是,本該正常的生活被打破了。
    教會神父對男孩的愛發展到性索取,性要挾的程度,這使得披著教會服裝的他一次次在禱告知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聆聽天籟時候的激動更溢於言表。那一刻,多少年的修為化為烏有,對男孩的愛,佔據了一切,那種痴迷於癲狂才是他的真實一面。恰如伍迪艾倫所言:「不要批駁手淫!那才是跟你最愛的人做愛。」到最後,他終於走出了宗教帶來的枷鎖,成為一個正常人,娶妻生子,更要漁獵男色。
    而恩里克和伊格萊西奧則處於一種懵懂狀態下的嘗試,當然,這嘗試更是就伊格萊西奧被猥褻而引出,可見,即便教會學校的強制性約束之下,一種對性的渴望,探索仍舊佔據了他們的內心,越是年輕,越容易釋放人性,最終導致一個乾脆不相信天主,一個逐漸信仰崩塌。而伊格萊西奧的弟弟,則處於對自己的愛,名利,聲譽的追求,屈從與同性戀導演,可見一種社會利益的不斷追逐中,性傾向的定位往往更容易偏差,利益高於一切。
    影片中所涉及的人際關係,利益,欺騙與掙扎,不服贅言,僅想就影片所側面反映的人性與神性的鬥爭闡述些什麼。從宗教誕生以來,同性戀似乎一直是個很大的禁忌。就人類的延續,男女之欲保證了生命的正常繁衍,個別的斷袖之癖,也不足為懼,可當社會以所謂進步為理由開始逐漸增大同性戀規模的時候,我們似乎該說些什麼,又基於某種所謂的開明意識形態刻意規避著什麼。個人的性傾向別人無可指責,可當別人強加於你一種意識形態或行為方式,這種外界所輸入的能量是否經過了本人的允許呢?伊格萊西奧對恩里克的好感,原本可能僅僅是惺惺相惜的哥們情意,可在神父的誘導下變成了基情四射,而被強拆的倆人,更是不僅沒有扼殺,反而激發出其內心的強烈吸引。
    正如小俞所言,本片中所講的話題,很好的避開了政治危險,這其中所犯「眾怒」,更多是從信仰上所辯解,用不著上綱上線直接搞成政治問題,可正是這樣的一個比較寬泛的所指,卻恰恰觸碰到很多人的內心。因為政治是一時的,人性是永恆的。意識形態有盡頭,人性輝煌無絕期。於是,一種對同性戀的拷問,一種對他人的容忍,一種對名利的追逐,一種對宗教的質疑,都以一種似乎荒謬的戲中戲的方式呈現,而原作者的身份,則在被拆穿的一剎那讓人憤怒,驚恐,並產生一系列懷疑。而此時,人性凌駕於生神性,因為個人慾望的膨脹打破了一切界限,可以殺人,可以冒名頂替,可以為個人利益最大化拋棄廉恥和最基本的價值,而神啊,你到底在哪?我看不到你的存在。
    我不想執著的討論影片中誰愛誰這一話題,更願意討論誰害誰這一話題,因為從希臘神話到莎士比亞,悲劇是最具力量和毀滅性的。正因為恩里克和伊格萊西奧的分離,才引出了後續的話題,也正因為神父的精神枷鎖並未牢牢禁錮其惡的爆發,才使得真正的伊格萊西奧變性,吸毒,直到毀滅。愛這一光明的話題,在影片中始終被畸形的愛所籠罩,一種折磨人的干預性強加於主人公身上,導致鏡頭語言和畫面色彩始終難以彌補觀影者內心的不適感。
    人的個人屬性往往會凌駕於社會性之上,而神性的介入則從最早的自然崇拜,發展到一種心理成熟期的集體歸屬意識。而不論哪種狀態下人性的激發是最擋不住的。記得水均益所寫的《前沿故事》中描述黎巴嫩真主黨也販賣走私車和槍械軍火等,不論你哪裡人,宗教如何管你屁事,人性,或者說個人利益才是真的。而愛,這一人性的至高表現,更是會成為一種任何力量都難以框定的爆發因素永久存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