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74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mbrian™

2012-11-20 07:56:50

說說《萬箭穿心》的幾處改編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昨晚睡前一口氣讀完了方方的原著中篇小說,今天趕著去看了電影,只怕這樣的小片子看完了影院給下檔了。下面,就電影對原著的幾個重要的改動談談自己的看法。
人物設置上,原著小說有李寶莉父母和馬學武的父母,且四位老人在故事的發展線索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導演只在片中留下了奶奶一位。
方方的原著更像是女人的一種悲劇,可以說,指向性很明顯的,李寶莉的性格(尤其是自己的任勞任怨這方面)來自於她的母親。原著里印象很深刻的是,李寶莉的姆媽在馬學武走後,對李寶莉說,要忍。
片中強調李寶莉父母走得早,在這裡斷掉了人物性格的一種源起。
兩位父親被剃掉,個人比較贊同,因為片子的氣氛里,不存在「男人」這個形象,剃了也罷。馬學武不是男人,他窩囊,他的死是種無奈、絕望,更多地是妥協;小寶更不是男人,他是個孩子,孩子氣的選擇了將自己的母親趕出門去;也難怪,小寶的成長環境裡缺失的正是教他做男人的那個人,所以,馬學武父親這個角色剃得好;健健算是片中最男人的角色了,但是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對這個角色本身的著墨都不多,但是電影裡的健健用得更加接地氣了,沒有了小說中那種飛來的餡餅的感覺。
再就是健健和小景有曾姐弟關係,這個拿掉了也不影響,劇情脈絡都沒有問題。

幾個重要的細節的改動。
房子在風水上是萬箭穿心,在原著里是故事的最開始,搬進新屋前,以李寶莉父親的口說出來的,李寶莉當場接話說,我看是光芒萬丈。電影裡馬學武跳江後,借萬小景的口在江心遊輪上說出,回答是一樣的。
這個改動個人也比較贊同,一個是一旦電影一開場就給「萬箭穿心」了,後面的戲不好寫,再一個後面李寶莉再說「光芒萬丈」對角色本身的品質有加分。
奶奶生病的細節,電影給放到了小寶的高考前夜,這個改動目的很明顯,為了增加戲劇張力,讓衝突來得更劇烈。與此同時,犧牲掉的小說情節是李寶莉為保護挑扁擔的何嬸打架弄傷了自己的腿。小說里塑造的李寶莉始終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即使這個人物本身那麼多的不完美(沒有文憑、脾氣不好、說髒話、素養不高),但李寶莉夠義氣,人善良,刀子嘴豆腐心,把漢正街的大大小小都照顧得周到。為了凸顯李寶莉的不易,原著裡的李寶莉為了去照顧生病的婆婆還在後面差點截肢。
看得出,這個細節剃掉也毫不削弱李寶莉形象的塑造。
原著裡的特別不成功的一個地方就是小寶,小寶這個孩子實際上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角色,然而原著塑造的一般,小寶的成功來得太容易,25歲趕走母親這一點有點情理不通。電影把這個情節改到了他的18歲,然而,電影對這個人物的塑造也不成功,人物特別的平面化,臉譜化。整個人物的邏輯方式處理得和小說一樣的弱。
幾個殘酷的段子的刪節,李寶莉賣血,差點截肢,這些悽慘的東西,都沒有在片子裡出現,顯得片子更加的接地氣了,尤其是手持攝影,始終都讓我們有生活在其中的感覺。
當然,出於小成本製作,許多細節都沒有顧及到,例如家裡的裝修風格不符合90年代啊,類似的很多。出於成本考慮,這個可以不去深究。
下面扯個題外話,婁燁的《浮城謎事》也是在拍武漢,而且有個和本片異曲同工的地方都有安排一場還魂,這很有趣。但個人都不太喜歡這個細節,覺得刻意了。
還是題外話,必須提顏丙燕,演得真棒,整部電影后半部有點塌的意思,幾乎都是顏丙燕的演技撐住的。據說她還不是第一人選,虧得最後是她。

幾個出彩的閃光點。
李寶莉被小寶趕出家在大橋上遇到一群年輕的孩子找她幫忙拍照,李寶莉由此有了那段話,她也想看著自己的孩子如他們一樣笑。
這個梗特別棒,好在重視了人是種情感動物,人物的行動變化往往來源於一個不經意的細節。
最愛結局的那個俯拍鏡頭,健健的車開出去,又停了,李寶莉下來推車,一如既往的罵了句婊子養的。
這個拋錨特別棒,很像李寶莉一生的生活,總是信心滿滿的去做某事,然後就拋錨了,她罵一句,然後生活繼續。
是啊,生活總要繼續。該下來推一把的時候,就推一把吧。
往前看,走下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