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萬箭穿心--Feng shui

万箭穿心/风水/FengShui

7.7 / 686人    120分鐘

導演: 王競
編劇: 吳楠
演員: 顏丙燕 陳剛 焦剛 李現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UltraNeo

2012-11-22 03:20:31

詳談為什麼這個故事「虐心」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看電影最重要的是個人的真實感覺,無論別人怎麼說,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如果你確實被某件作品感動激勵,那它就是優秀的,如果你內心深處並不喜歡它,也不必太在意別人是不是都在說好。

看完電影后,我去把原著小說看了,小說不長,6萬字左右。從寫實性的角度來講,小說和電影都做的非常好,這會成為很多人被它感動的原因。技術出色又不顯做作,台詞自然質樸,尤其是表演非常逼真且富有感染力。和很多邏輯不通,隨意扭曲現實的作品相比,這部電影具有毫無疑問的優勢。但捫心自問,我在看這部電影或者小說的時候,感覺更多的是壓抑與不快。仔細考慮了很長時間,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故事本身。要是你看電影的時候覺得非常好,便很難認同我後面要說的內容,但如果有人和我一樣,覺得這部電影雖然真實但又讓人看得不那麼舒服,對劇中人物更多的是同情而非感動,或許我後面對於這些問題的探索會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故事對生活做了極其真實的還原,但個人不滿意的就在這個地方,它做了太多刻畫而缺乏挖掘與解釋。作者把生活畫面原封不動地呈現出來,而少有合理的延伸,不知道是不是等著觀眾自己去發掘其中的問題,它太接近生活以致於很難說高於生活。這要部份歸結於劇中衝突的設定,幾乎就是日常生活級別,是市民自己可以感受到的。對於情節的發展,觀眾能夠猜到大致趨勢,所有的表演感覺更像是在複述觀眾腦海中的故事,看完了會讓人覺得非常真實貼切,但如果沒有更加強烈的戲劇衝突,沒有更加深入的對話,就很難產生對生活更為深刻的見地。這些生活中的慘狀,大家不會不知道,故事所能帶給人的啟迪,恐怕不會超過觀眾平時已有的見解。

可能我的觀點有點苛刻,不過考慮到下面這幾個問題,為什麼李寶莉和馬學武的婚姻會是那個樣子,李寶莉捉姦在床之後的內心矛盾,李寶莉丈母娘失子之後的心理等等,如果觀眾有答案,也主要源於自己平時的理解。懂的人以前便有體會,不懂的人看了電影也難有突破,就在於這些矛盾表現出來時都不過它們平時的樣子。舉個例子,李寶莉的兒子那麼恨她,我就希望看到母親去跟兒子交流,等到母親把自己的苦衷真正表達出來時,我相信觀眾都會期待兒子的反應——面對母親理由充足的解釋和內心常年累積的憤恨還有社會價值觀的影響,兒子是反思自己的行為還是為自己辯護。是的,像片中那樣,兒子不給母親解釋的機會,母親也不申辯,也許更貼近生活中的情況,但這樣處理就沒法對母親報警這個行為進行探討了。難道母親報警的是非對錯不值得討論?在我看來,原著小說中對於可能出現的更深一層的討論和衝突,大多採取了迴避的態度。雖然主人公是個沒受教育的下崗女工,但任何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把苦衷說出來並與別人形成辯論不是嗎?

電影本身的選材可能也是一種限制。雖然對原著小說的很多情節進行了刪改,選取了其中的主要矛盾,但要呈現的問題依然太多了,以致於對這些問題只能羅列而無法解剖,就像劇情簡介裡面說的,「本片講述了李寶莉跌宕起伏的一生」,卻很難幫助觀眾去理解生活中悲劇的根本緣由。

不妨仔細想一想馬學武的死到底是誰的錯,因為這是故事的核心衝突之一。重新理一下這個角色的發展路線,大致如下:李寶莉在生活中瞧不起他並總與其吵架導致他生活的壓抑,升職搬家使他有底氣反抗,反抗的手段是提出離婚並且有婚外情,因老婆報警而被警察捉姦,在工廠被人恥笑,由於這個問題而下崗,與小三談話得知是個女的報警,自己追查發現是老婆報的警,跳橋自殺。整個過程基本上合情合理,不過我認為馬學武和小三被捉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有人陷害他們,要調查就一開始調查去了,而不會等到馬學武要下崗了跑去和小三談話得知是個女的才想到是自己的老婆,這裡將下崗與查證放在一個時間點上略顯刻意,因為情節上李寶莉需要一個為自己解脫罪責的理由。

對於一個連續事件造成的悲劇,一般是往前追溯,這裡很有理由把問題歸結到李和馬的婚姻上去。電影中李寶莉和她的閨蜜萬小景在廚房的那段對白是為數不多的觸及核心的談話,李寶莉說自己當年那麼漂亮卻嫁給了馬學武那個「鄉里人」,萬小景說就是因為她這樣想才抓不住馬學武,李否認是自己的問題而怪罪於男人心花,萬說那也是李自己逼的。這裡隱隱顯現了時代背景下,外來人口湧入與本地市民的心態問題,以及普遍存在的婚姻結合特徵。這裡借萬小景之口批評了本地市民對外地人口的歧視,這種歧視及不正當的優越感導致了馬內心的憤恨與報復。當李否認自己的錯誤並且推卸責任時,談話到此結束。這一段寫得演得都很好,問題就在這樣激烈卻又合理的爭辯中逐漸顯現。儘管馬的出軌本身毋庸置疑是錯誤的,但更值得探討的應該是什麼東西導致了人的罪責,畢竟人內心很多難以消除的惡若不是社會環境的刺激與推動是不會顯露出來的。

不過,上面這樣的對話在電影中並不多見。很多矛盾都值得認真審視,卻只是作為簡單的情節給帶過去了。馬學武因為這件事而下崗,很符合現實,但是合理嗎?廠長說這種事情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被警察抓到,這不是很諷刺嗎?自己偷情被抓到而丟臉,自己為傷害老婆而愧疚,發現是老婆報警而絕望,哪一個對他的打擊最大——第二個很可能是現實里對馬來說傷害最小的,但這難道不是又一個諷刺?李寶莉對於自己尊嚴與家庭現實的艱難選擇是不是該被馬學武好好考慮?探討這些問題就是在探討誰造成了馬學武的死,也就更深刻地反映了李寶莉的悲。但電影和原著小說少有衝突和爭論來展開這些問題,大多只是對生活的復刻,它把生活的悲劇儘可能真實地描繪了一遍,然後等著觀眾自己去反思。剖析這些問題很困難,需要極其精巧的設計,但觀眾總是更期待作者啟發自己去探尋矛盾的根由,而不僅僅是在大螢幕上重現生活矛盾。

這就是個人認為這個故事不夠好的一個重要原因,電影同小說一樣,展現了很多問題卻又沒法引導觀眾更深刻地理解這些問題,導致大家看得時候覺得有話卻說不出,滿心的抑鬱不知導向何處。

再一個可能讓人不太舒服的地方是故事的正面力量太弱。這個正面力量肯定不是胡編人物的幸福生活,它應該來自於通過對人物內心的挖掘而顯現的人性光輝,和對事物的探討所流露的人文關懷。這一點與之前說的電影衝突太生活化也有聯繫,人物雖然真實可信,但是不將他們放在兩難抉擇下進行考驗,就無法揭示人物內心不可磨滅的正義感。所有人做的都不過是生活中可以預料到的事,給人的感覺便是 「啊,這些就是武漢人」,竊以為真正優秀的文藝作品應該是這樣「看,這些武漢人身上展現的不正是人類身上最美好的品質嗎?」或許,這也是國內很多文藝作品多少顯得有些狹隘的原因,他們期望展現特定人群身上的特殊品質,而不是人類所共有的美好。

以主人公李寶莉為例,她的幾個關鍵舉動,報警抓夫,忍辱負重反映的是社會底層人物的艱難和堅強,但都沒有足夠的正面力量。因為她別無選擇,所以她體現出來的更多是面對困苦時的迫不得已。儘管我們佩服她,但也不得不承認,在那樣的情況下,大部份人都會做出類似的選擇。比如說挑扁擔,幾乎所有人在那時都會去找份工作,不是挑扁擔也會是別的,而無論這個人原本具有怎麼樣的性格。談到報警這個更加關鍵的環節,她當時如果不這樣做,也只有把門砸開,或者忍住然後回家大吵等幾個不多的選擇,而不管是哪一種,她的婚姻都會破裂,即使馬學武不死,她之後的生活也很難好到哪去,只不過可能沒那麼悲慘而已,但生活的實質是不可能改變的,從這個角度而言,李寶莉無論做出哪個選擇對於生活都不會有太大影響。這個故事呈現的就是一個被生活折磨的人物形象,而人物本身並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和施展空間,如同一個牽線木偶,儘管這個木偶很頑強。觀眾看到得更多的是生活投在一個人身上的反射,而不是人內在品質的主動抗爭,相比之下往往後者更值得去表達和頌揚。

造成故事缺乏正面力量的另一個因素在於沒有通過深入探討事件來表明積極向上的觀點。最明顯的就是馬學武的死這個問題,劇中人物包括李寶莉自己都認為她報警的行為是要負部份責任的,這很符合現實。但如果我們以更為開明的態度來看待這件事,李寶莉不想親眼看見丈夫偷情,自己又忍受不了這口氣,同時還考慮到離婚的一系列後果,她選擇報警實是迫不得已,值得同情。如果社會不能接受她的行為,那一定是社會的錯誤,而不是她的錯誤。故事作者從頭至尾都在說明這個矛盾的真實性,但根本沒有擺明態度來批判這個事件。可能很多觀眾也像劇中人物一樣,認為李寶莉的報警確有不可取之處。不過我堅決認為,這正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陷,尤其是她兒子把這看作是母親害死了父親的理由。觀眾覺得兒子這個角色不可信或者說令人討厭,可能考慮更多的是母親辛辛苦苦這麼多年,如此付出兒子卻不為所動實在說不過去。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兒子那句「你這個陰險的人,是你害死了爸爸,爸爸跳江是因為她的老婆讓他出盡洋相,丟盡臉面」是個多麼荒唐多麼愚昧的理由,這背後是長久以來積習的嚴重的男女不平等,是一個需要被消滅掉的落後觀念。可是電影到最後也沒有表明對這種「妻子讓丈夫在外丟臉」的觀點的指責。萬小景叮囑她報警的事不能說出去,這個不能說出去的理由合理嗎?兒子為報警而恨她一輩子,這種恨是不是完全忽視了對母親的理解?李寶莉自己也可能會認為報警不對,但這又不對在哪裡?一個女人在那種情況下還能怎麼辦?馬學武自殺是因為老婆報警這個表面原因還是因為社會陳腐觀點的影響?劇中沒有一個人物在這件事上能清楚地給予李寶莉以同情,最後與兒子的爭吵也以兒子的憤怒告終,借用原著小說對最後爭吵的描述「李寶莉突然知道,人生原來是有報應的。」或許,作者從來就沒想著要對這種觀念進行批判,便讓主人公以這種真實卻又低級的想法結束爭論。這樣的事情看起來是如此貼近生活,以致於讓人忽略了它是多麼的不合理。

諷刺的是劇中對於兒子成為高考狀元的這一設定。即使觀眾沒有意識到兒子的仇恨是如此愚昧,也會因為他完全不體諒母親而討厭這個角色,故事在無意間形成了對以武漢為象徵的中國教育的嘲弄。

電影採用了小說的原名《萬箭穿心》,英文名叫做Fengshui(風水)。故事中多次提到這段迷信解釋,但理智的人肯定不應把李寶莉的人生悲劇歸結到這些東西上去,電影要傳播現代人文精神,就有責任對於這類觀點給予明確否定,而不是模模糊糊地處理。李寶莉面對苦難與不公時的堅韌頑強讓人感動,但她的無助又看得人揪心,最後還得恐懼於萬箭穿心這樣的解釋,觀眾自然看不到希望。而希望在哪裡呢?它應該來源於對社會矛盾的理性認識,以及人物內心永遠不會被環境所左右的美好品質。

寫得有點多,以致於有些內容我自己都不能百分之百地被說服。不過,如文章開頭所承認的那樣,我寫這些主要是為了向自己解釋為什麼這個故事會讓人有不快之感。也即是說,我不喜歡這個故事才刻意尋找自己不喜歡的原因。聽起來有點滑稽,但評論也許本該如此,不過是觀眾為了自己的主觀感受所尋求的主觀解釋罷了。
評論